《细柳营教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871059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柳营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细柳营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细柳营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细柳营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细柳营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柳营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亚夫军细柳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帮助学生认识周亚夫格尽职守的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周亚夫治军之严的特点,并由此归纳出人物性格特征。 2、感受课文叙述故事时重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教学方法 1学生在自读、齐读、默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2讨论点拨法 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多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有一句歌词唱的好“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近英雄”,在历史长河中,叱

2、咤风云的英雄举不胜举,像诸葛亮、周瑜、岳飞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个好的将军以正确的领导可以使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是战胜敌军的有力保障。今天我们要来目睹一下另一位军事家治军周亚夫。 西汉著名军事家。他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是汉初大将周勃次子,因战功显赫,先后得到汉文帝、汉景帝的器重,官至丞相。后因儿子犯事被牵连,在狱中绝食五天,吐血而死。 二、作者简介 1、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其父司马谈曾任汉武帝的太史令。司马迁早年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岁开始多次出游,考察了许多历史著名人物如孔子、屈原、信陵君、刘邦等的遗迹。岁继任太史令,开

3、始整理史料。汉武帝太初元年(前),司马迁开始写作史记。正当他专心著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他的头上。天汉三年(前)司马迁因替兵败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下狱受宫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凌辱。但他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的宏愿。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这是由宦官担任的掌管文书机要的官,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但他忍辱含垢,继续编写史记,终于在征和二年(前)完成了这部巨著。2、解题:细柳是古地名。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学生朗读课文,其他的边听边在生字、多音字、通假字下作记号。听毕,借助注释、词典自行理解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按辔p

4、i 绛侯(jing)祝兹(c)棘门(j)彀(gu)诏(zho)持兵揖(y)介胄(zhu) 嗟(je)乎曩(nng)者 (二)、讨论句子的朗读节奏 文帝之/后六年将以下/骑送迎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上/自劳军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二)译读课文,理解文意。 学生自渎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如有疑难问题,同桌之间讨论解决。 (1)、翻译课文 (2)请几个同学口头翻译全文。其他学生注意他翻译过程中是否有不当的地方,做上记号,考虑怎样翻译比较恰当。 归纳: (三) 自读课文,对照注释边读句子边了解课文意思。将有疑难的地方做上记号,同桌之间可互相讨

5、论。 (四) 请一位同学翻译课文,其它学生注意他翻译过程中是否有不当的地方,做上记号,各自考虑怎样翻译比较恰当。重点: 1一词多义:军 使 为 持 骑 2古代礼仪:持节、按辔徐行、揖、拜、式车 (五)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课文,加深对文内容的理解。 四、作业:练习册21课“课文品味”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周亚夫治军之严的特点,并由此归纳出人物性格特征。感受课文叙述故事时重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对照注释,通过查字典,了解了周亚夫军细柳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之上进一步来感受一下课文叙述故事时重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以

6、及对表现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提问:汉文帝六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规模非常大形势又非常严峻,请问汉文帝是如何 来对付这种局面的?请同学们把书翻到 (汉文帝连忙派遣得力干将守边,同时亲自出马慰劳部队,以鼓舞士气。) 二、简述汉文帝劳军过程为分析周亚夫特点准备 1、提问: 皇帝亲自到部队慰劳将士,部队一般会有什么反应?如果你是驻守边关的将军你会怎么和你的将士们一起来迎接皇帝呢?(学生回答) 教师:我们来看一下霸上、棘门以及细柳军营分别是如何来迎接皇帝的? 学生:按时间先后顺序简述汉文帝劳军的过程。 至霸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

7、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 上至,又不得入 天子入城,壁门士吏曰:军中不得驱驰 至营: 亚夫持兵揖,以军礼拜见天子 2、 根据以上所列,汉文帝和他的卫队在细柳遇到了哪些意外的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 (没有守将周亚夫的命令不能进入军营;军中不能驱马奔驰;守将周亚夫手拿兵器,以军礼拜见天子。) 三、对比分析周亚夫治军之严 1提问:汉文帝遇到了这些意外后,最后他的态度如何? (为动,改容式车,按辔徐行,他对周亚夫的评价是:真将军,敬劳,善赞赏,敬 重的) 2、 汉文帝为什么会赞赏,敬重周亚夫? (治军严格,可让学生读课外所查的资料) 3讨论周

8、亚夫治军之严究竟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与霸上、棘门进行对比。 文中主要有三处对比: 其一: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的对比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说明军容严整,戒备森严,严阵以待。 “直驰入” 军规松垮,守备松懈。 其二:文帝及随从入营之对比: “不得入” 表明细柳军军纪严明。 “直驰入” 表明霸上军及棘门军的军纪松弛。 其三:三营将领之对比: “持兵揖”、“以军礼见” 表现周亚夫一丝不苟,严守军纪 “将以下骑送迎” 表现了将军带头违纪,无视军规。 4、通过对比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周亚夫治军的严格,细柳军营军容严整,军纪严明,军令 如山,而霸上棘门军营的松懈和涣散。作为一

9、个皇帝他自然需要的是像周亚夫这样的人才,而非霸上棘门那样的“将下骑送迎”。 由此归纳出周亚夫的性格特征:一丝不苟、耿直、威严。 用汉文帝自己对双方的评价就是(齐读) 所以周亚夫后来有没受到重用?查资料证明?学生展示周亚夫画像。 5、从汉文帝对待周亚夫的态度来看他是个怎样的君主?(深明大义,知人善用,明主) 6、四人一组表演汉文帝到细柳营劳军的过程,再次体会周亚夫的治军严格。(用自己的话表演) 四、巩固、提高。请一位同学复述课文内容,其它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以下问题。 (一) 本文主要是通过什么场面来刻画周亚夫性格特点的? 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营的场面来展示人物性格特点的。 (二) 文中哪些内

10、容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第一段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人奉命备战戍边,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为人物展示其性格特点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二) 文中写了几位将军?在汉文帝劳军时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 霸上(宗正刘礼)、棘门(祝兹侯徐历):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细柳(河内守周亚夫):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按辔徐行;以军礼见。 (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周亚夫有哪些特点呢? 治军严整,忠于职守 (四) 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写作方法展示这些特点的呢? 对比和侧面烘托。 五、 教学小结 本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

11、军的对比上,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的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具体表现为:1、文中先写文帝在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与后面写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对比,与霸上和棘门军不同,细柳军中士卒常备不懈,严阵以待。文帝 在军营中两次不得入,并被守营门的士兵告知“军中不得驱驰”。于是文帝按辔徐行。由此可见,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文帝在霸上和棘门军营时,众将士受宠若惊,极力讨好文帝。而周亚夫却“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便拜,请以军礼见。”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2、文中结尾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再作对比,称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称赞周亚夫是“真将军” 六、探究现实意义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周亚夫精神的现实意义 七、板书 板书设计: 周亚夫军细柳 汉 司马迁 军令如山 军纪严明 深明大义 刚直不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