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分子材料期末复习重点整理.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868032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高分子材料期末复习重点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学高分子材料期末复习重点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学高分子材料期末复习重点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医学高分子材料期末复习重点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医学高分子材料期末复习重点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高分子材料期末复习重点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高分子材料期末复习重点整理.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概论1、生物材料:能直接与生理系统接触并发生相互作用,能对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诊断治疗、替换修复或诱导再生的一类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特殊功能材料,也称作生物医用材料。2、生物材料的特征:生物功能性;生物相容性。第二章 高分子化学基础(小题)1、高分子化合物: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由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2、单体:能够进行聚合反应,并构成高分子基本结构组成单元的小分子,是合成聚合物的原料。3、给出一个化合物,知道它的重复单元、结构单元、单体单元是什么。4、高分子的基本特征:相对分子量很大;:组成简单,结构有规;:分子形态呈多样性;:分子量具多散性。5、一般高分子的分子量在 1

2、04 106 范围。6、7、均聚物:由一种单体(真实的、隐含的或假设的)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共聚物:由两种以上单体(真实的、隐含的或假设的)共聚而成的聚合物。第三章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来源1、生物惰性(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乙烯、聚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四氟乙烯、硅橡胶、硅单体、聚氨脂。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羟基烷酸酯(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己内酯)、聚膦酯、聚原酸酯、聚碳酸酯、聚酸酐、聚氨基酸。2、天然高分子医用材料:天然蛋白类:胶原、白蛋白、明胶。多糖:甲壳素、 壳聚糖、海藻酸、透明质酸、肝素。生物合成聚酯(可降解):聚羟基烷酸酯(PHA)、聚b-羟基丁酸酯(PHB)。3、高分子医用复合

3、材料(两大类):结构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4、基体:起到粘接增强体成为整体并转递载荷到增强体的主要组分之一。(起黏着作用) 增强体:为复合材料中承受载荷的组分。(起支撑作用) 5、高分子凝胶:最大的特点: 体积相转变 分类:对非特异性刺激敏感的高分子智能凝胶:PH敏感型凝胶;温度敏感型凝胶;光敏感型凝胶;电场敏感型凝胶。对特异性刺激敏感的高分子智能凝胶:葡萄糖敏感型凝胶;抗原敏感型凝胶。第四章 蛋白质吸附与生物相容性1、生物相容性:生物材料在宿主的特定环境和部位,与宿主直接或间接接触时所产生相互反应的能力。包括:血液相容性、组织相容性。2、当生物材料与生理环境接触时,首先到达生物材料表面的是

4、水分子和无机盐离子,其次是体液、血液或培养基中的蛋白质分子,最后才是细胞到达材料表面。3、Vroman效应(解释):是蛋白沉积和置换结果的一部分。蛋白质按照尺寸与浓度的先后次序吸附于材料表面,然后被浓度较低但和基底材料有更高亲和性的蛋白质所取代。4、简答:亲水性材料比疏水性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5、宿主-生物材料的相互作用,即材料反应和宿主反应。材料反应是材料对生物机体作用产生的反应;宿主反应是生物机体对植入材料的反应,包括组织反应(最受人关注的两个问题是炎症和肿瘤)、血液反应、免疫反应、全身反应。6、组织修复中的炎症细胞:中性粒细胞:是早期出现在材料表面的主要炎症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

5、在多种炎症介质的趋化下转化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肥大细胞。7、组织修复中的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表皮生长因子(EGF)。第五章 血液相容性医用材料设计1、凝血:血液凝固的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成不可溶的纤维蛋白的过程。2、凝血因子激活途径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接触活化阶段、磷脂胶粒阶段、凝胶生成阶段血栓生成。3、(简答)血小板在材料表面粘附过程:血小板内效应酶的激活;血小板在材料表面黏附、聚集;血小板聚集并从内部释放ADP;形成血小板血栓导致凝血。4、生物惰性表面设计方法:微相分离表面:合适的微相分离结构表面;具有适当的亲水-疏水平衡;表面富集PEG。涂层

6、表面。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及表面接枝。负电荷化表面。5、生物活性表面:肝素、NO、磷脂。6、伪内膜化与内皮化:提高了材料的血液相容性。7、导管:聚氨酯相对于聚四氟乙烯、硅橡胶效果最好。8、血管内支架作用机理 :将血管内支架于闭合状态下经导管送至血管病变部位,再用气囊扩张等方法使之张开,从而起到支撑血管壁的作用。9、带药血管内支架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支架、基质和药物。10、血液相容性的应用:人工肺的作用:气体交换人工肾根据作用原理可分为:透析型,过滤型和吸附型。根据结构可分为:平板型,盘管型、中空纤维型和微胶囊吸附型。第六章 细胞相容性医用材料设计1、生物材料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生物惰性材料;生物

7、活性材料;组织工程材料。2、细胞在材料表面黏附可分为两个阶段:细胞首先通过伪足的延伸,与材料表面接触;进而通过黏着斑黏附在材料表面。3、生物材料表面的附着与黏附的区别:细胞先附着,才能黏附。4、黏着斑具有两方面的功能:机械连接功能;信号传递功能。5、细胞迁移的一般过程:细胞头部伸出板状伪足;细胞前端伪足和细胞外基质形成新的细胞黏着;细胞体尾部收缩的时空上交替过程。6、参与细胞迁移的因子:黏着斑, 整合素, 黏着斑激酶(FAK),Rho家族。7、材料表面物理形貌对细胞相容性的影响: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微孔表面;纤维状材料的表面曲率。8、材料表面亲/疏水性对细胞相容性的影响:只有在亲水性适度的表面细

8、胞相容性最好。 材料表面能对细胞相容性的影响:较高的表面能有利于细胞的黏附、铺展和增殖。 材料表面电荷对细胞相容性的影响:电荷密度越大,细胞相容性越好。9、材料表面化学官能团和生物活性因子对细胞相容性的影响:含氮基团不仅能调节表面的亲水/ 疏水平衡,使材料表面带一定的正电荷,还可以与蛋白质肽链发生官能团间的相互作用,能促进细胞黏附。10、细胞相容性表面设计方法:物理吸附或涂层;等离子体、辉光放电和电晕放电;表面接枝聚合;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离子束注入技术;表面腐蚀和可控胺解;材料表面的单分子自组装修饰;LBL技术。11、LBL技术的步骤:基材经过化学处理带上一层电荷;把它浸入含有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

9、溶液中,使其吸附一层相反电荷;用去离子水,洗去游离的聚电解质;进入含有另一种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溶液中,使其表面带上另一层电荷;重复上述过程,得到LBL多层膜。第七章 聚合物组织工程材料1、组织工程基本原理和方法:将体外扩增的自体或异体细胞,种植于体外构建的细胞外基质模拟物(支架)中,形成细胞/支架复合物。将该细胞/支架复合物植入受损的组织或器官部位,通过植入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以及细胞外基质支架相匹配的降解吸收,形成结构、功能与目标组织或器官相一致的新组织或器官,达到创伤修复和功能重建的目的。 2、组织工程的研究内容:种子细胞,支架材料,细胞/支架复合物。3、种子细胞是组织工程的前提与基础。种子

10、细胞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子细胞的来源和种子细胞的体外扩增。4、有两种结构类型支架,被大量用于组织化器官的构建:织态结构型,即“硬支架”;水凝胶型,即“软支架”。5、温敏型凝胶类可注射型支架:一定浓度的溶液,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到一定值时,溶液可迅速形成凝胶。 琼脂是一种常用的降温型水凝胶。6、多孔型支架的10种制备方法(不出问答题,会写出哪几种可用于多孔型支架的制备):溶液浇铸/粒子沥滤;热致相分离法/冷冻干燥法;纤维粘连;超临界流体气体法;聚合物微球聚集;乳液冻干法;固体自由曲面制造技术及快速成型技术;发泡剂法;电纺丝技术;无纺布技术。7、生物微胶囊:将酶、蛋白质和激素等生物大分子或微生物、动植

11、物细胞包封在一层亲水性的半透膜内所形成的珠状微胶囊。9、微胶囊在医学中的应用:人工肝、人工胰、人造血。10、生物矿物:通过生物矿化作用而形成的,即在生物体内的特定部位,一定物理化学条件下,在生物有机基质的调控下,将环境溶液中的离子转变为固相的无机矿物。11、天然生物矿化材料-牙齿:牙釉质和牙本质的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占牙齿总量的96-97%。11、矿物晶体的形成过程:核化作用、生长作用、相变作用。12、模板诱导矿化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最主要的是骨修复和牙齿修复体系。蛋白质诱导牙齿再矿化:成釉蛋白作为釉质蛋白的主要成分,对牙釉质矿化过程起着关键作用;牙本质构成牙齿主要成分;牙本质磷蛋白是牙本质

12、中最主要的非胶原蛋白,牙本质的矿化过程与牙本质磷蛋白紧密相关。13、表面微环境分为物理微结构和化学微图案。影响细胞的究竟是物理形貌还是化学组成:当物理图案的深度低于500nm时,细胞主要对化学图案做出反应;当物理图案的深度进一步加深的时,物理形貌的影响逐渐超过化学组成的影响;当物理图案的深度达到5m时,物理和化学图案对细胞的影响分别占80%和7%。第八章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一般应用(24分,选择或判断)1、牙用修复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应用于假牙、人工牙、填充牙齿缺损、人工牙冠和牙托软衬垫。口腔材料中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一般是指牙科复合树脂。2、天然材料类敷料常用的有:植物类敷料、动物类敷料、矿物类敷料。3、天然可吸收性缝合线:外科羊肠线可分为普通肠线和铬化肠线。 合成可吸收性缝合线:PGA为主要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