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周公诫子[1].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86676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周公诫子[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周公诫子[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周公诫子[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周公诫子[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周公诫子[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周公诫子[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周公诫子[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周公诫子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曹操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关于周公的这个故事,后世就演化成一个成语:握发吐哺。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题目解说:明确:本文是节选自韩诗外传,题目是编者加的。本文是周公教育儿子伯禽的一段内容。诫,告诫,警告劝诫之意。2、作者简介:明确:韩婴,又被尊称为“韩生”,燕(郡治在今北京市)人,其生卒年月已难详考。 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治诗经,兼治易。文帝时,任博士。景帝时,为常山王刘舜太傅。著有韩诗内传和韩诗外传。南宋以后,仅存外传。清赵怀玉曾辑内传佚文;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韩诗外传二卷、韩诗内传一卷、韩诗说一卷。3、关

2、于周公:明确: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姬姓,周武王之弟,名旦,亦称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称为周公。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不服,联合武庚和东方夷族反叛,他出师东征,平定反叛,大规模分封诸侯,并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作为东都。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主张“明德慎罚”。其言论见于尚书的大诰康诰多士无逸立政等篇。4、学习生字:守以畏者(wi)睿智(ru)桀(ji)纣(zhu)欤(y)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句,交代周公诫子的背景,突现诫子的必要性、重要性。主体部分:周公诫子的肺腑之言。这部分内容可分为四个层

3、次。第一层:以“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的首句构成,是周公诫子内容的总起,即中心句,也可看成是这段话的论点。第二层:从“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至“由此德也”。这一层从正面阐述,围绕“子无以鲁国骄士”这一问题从两个方面论证:首先用实例证明,周公以自己辅政“握发吐哺”的切身体会诫子;其次周公又用圣言相劝,介绍自己所听到的圣言,并警示: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是遵循六种“谦德”的结果。这一层论证详尽,从事实和道理两方面阐发论点。第三层:“不谦而失天下”至“桀、纣是也”。这一层是从反面阐述,与前面的正面论说相辅相成。第四层:最后一句。以反问句呼应首句,加强肯定语气,同时也起到了总结问题的作用,突出了中心论

4、点。四、古汉语知识:1、古今异义词:(1)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宽裕:德高望重、受人尊敬。今义:宽绰富余。)(2)桀、纣是也(是:这,这样。今常用语判断词。)(3)夫贵为天子(夫:句首发语词,不翻译。今常用于名词,指成年男子,或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2、词类活用:(1)一饭三吐哺(饭:名词用做动词,吃饭。)(2)守之以浅者,智(智,形容词做动词,显示出明智。)五、小结:这篇文章,周公告诫儿子要礼贤下士,尊重人才,善待人才;贵为君主,更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做一个“谦德”之君。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周公提出的“六德”又是什么?明确: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

5、心内容是“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即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六德”就是六种谦虚的美德,即“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二、翻译课文周成王将鲁地分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一辈子的重任,我在天下地位,也不能算轻贱了,尽管这样,我还常常洗一次头中间要停三次,手握未洗完的头发来招呼客人,吃一顿饭中间要停三次来接待客人,还惟恐因怠慢失去

6、天下的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持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佑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知识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为君王的,之所以能拥有天下,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行。不谦虚谨慎而失掉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三、品味语言:1、“成王封伯禽于鲁。”首句交代背景,指出周公诫子的必要性。2、“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中心句,阐明周公的观点。视为“起”句。3、“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

7、士。”用“然”一转,表明尽管身份地位如此,却也“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强调自己对人才的尊重,“一”和“三”两个数字的对举,“犹恐”两个词的运用,都表现了周公的求贤若渴。4、“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进一步从正面指出:那些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的人,都是因为遵从了这六种谦德,强调了奉行六种谦德的重要性。5、“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从反面阐说。与前文对比。由此说明不谦导致失天下的结果。6、“可不慎欤?”以反问句结尾,语气肯定,发人深省。全句虽简,却起到了总结问题的作用,突出了中心。四、合作探究:1、周公为什么要诫子? 明确:周公为了让儿子到鲁国不怠慢人才。2、文中的“一沐

8、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有何意思?明确:沐浴一次,要多次停下来,握着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形容求贤殷切。3、你认为文中提到的六种“谦德”有何现实意义?明确:这六种“谦德”,对现在仍有借鉴意义:一个人尊敬别人,宽以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国家再富有,仍需提倡勤俭节约,这样国家才会更发达,局面才能更安定;如果一个人身居要职,就仍要有一种谦虚的美德,不能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这才是真正的高贵;一个国家,科技发达,兵强马壮,别国才不敢侵犯,自己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人学识渊博,聪明睿智,但仍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不可狂妄自满,骄傲自大,这才叫真正的聪明。 点拨:能根

9、据现实,变换角度指出六种“谦德”的现实意义,言之成理即可。4、你是如何看待“礼贤下士”的重要性的?明确:首先要了解 “礼贤下士”的意思。礼:以礼相待;贤: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下士:降低身份结交有见识有能力的人。语出新唐 书.李勉传,指尊待贤人和结交群士。在本文中,周公诫子的观点是“子勿以鲁国骄士”,也就是要儿子做到礼贤下士,并且指出自己辅政“握发吐哺”,做到了礼贤下士。古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刘备的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方能建立蜀国等等。我们不难看出,古代明君都是能做到礼贤下士的,骄士多是昏庸之君。所以现在的领导者,更应该礼贤下士,只又尊重人才,善待人才,我们的事业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5

10、、请概括周公的形象特点?明确:从本文人物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周公是一个懂得如何守业,能做到礼贤下士,大智若愚;对晚辈能够进行谆谆教导的一个长者形象。五、小结:文章的主体部分以首句为中心论点,作为全文的“起”句;然后在“承”的部分中先用现身说法为正面事实论证,再以六种圣言用作道理论证,充分展开论证;第三层又以桀、纣不谦而失天下作为反面事实进一步阐发,起到“转”的 ;最后一句又一次呼应首句,深化论点,全文“合”得既简约又严丝合缝。课文练习1、生字识记相( ):辅助。如:吉人天相。 另读( ) 互相。如:相识。哺( ):喂。如:哺育。 咀嚼着的食物。如:吐哺。睿( ):看得深远。如:睿智。桀( ):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纣( ):商(殷)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欤( ):古汉语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用法跟“乎”大致相同。2、词语识记诫: 封: 相: 德行: 宽裕: 守: 恭: 荣: 俭: 尊盛: 聪明: 睿智:愚: 哲: 由: 慎: 3、讨论在周公大段诫子的话中,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得出了什么结论?周公为什么要诫子?这六种“谦德”,对现在有何借鉴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