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862731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生物一、单选题:共 25 题1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蚊媒叮咬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性疾病,寒卡病毒是一 种能引起婴儿脑部存在严重缺陷的病原体,下列有关寨卡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寨卡病毒能够通过增殖延续子代,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 寨卡病毒、蓝藻、酵母菌都具有核糖体C. 寨卡病毒的核酸中含 5种碱基、2种五碳糖D. 寨卡病毒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答案】 D【解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错误;病毒不具有细胞器, B错误;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一种核酸中含4种碱基、1种五碳糖,C错误;寒卡病毒是一种能引起婴儿

2、脑部存在严重缺陷的病原体,其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D正确。2下列细胞中,与小球藻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 酵母菌细胞B. 蓝藻细胞C.水绵细胞D.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答案】 C【解析】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 属于真核生物, 酵母菌是一种真菌,虽然属于真核 生物,但是不是植物,两者结构有一定的差异,A错误;蓝藻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水绵属于植物,水绵细胞与小球藻的结构最相似,C正确;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属于植物细胞,但是细胞中不具有叶绿体,D错误。备注】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细胞的种类的相关知识。3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抗体分泌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B. 只有含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

3、光合作用D.性激素是在内质网中合成的C. 溶酶体的存在是自身组织更新的需要【答案】 B【解析】抗体是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A正确;蓝藻细胞不含叶绿体,也能够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有利于自身组织的更新, C正确;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其合成是在内质网 中进行的,D正确。4碳是构成生物体化合物的基本元素,下列关于“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每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B. 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C. 碳元素在生物体各种细胞鲜重中的质量百分比最大D.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只有二个碳原

4、子的是甘氨酸【答案】 C【解析】 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 每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 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由于碳原子在组成生物大分子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家才说“碳是生 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B正确;在生物体各种细胞鲜重中的质量百分比最大的是氧元素,C错误;甘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R基是H,只有二个碳原子,D正确。5下列关于“主要”的表述正确的是A. 发菜细胞中的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少量分布在细胞质B. 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C. 大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D. 人细胞呼吸产生的 CO主要来自有氧呼吸答案】 B【解析】本题综合考查遗

5、传物质和细胞呼吸,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与分析比较能力。发菜是原核生物,不具有细胞核,A错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在细 胞质基质中也进行一部分反应 ,B正确。大豆的遗传物质就是 DNA,C错误。人细胞呼吸产生 的CO只来自有氧呼吸,因为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不产生CO,D错误。6.下列有关组成细胞化合物及细胞有关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磷脂是组成高尔基体膜等生物膜的成分,原核细胞不含磷脂B. 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 N元素时,需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参与C. 分泌蛋白在核糖体初步合成后,由囊泡运输到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D. 核膜是细胞核的界膜,真核细胞的绝大多数遗传

6、信息贮存于细胞核中【答案】D【解析】原核细胞有细胞膜,含磷脂,A错误;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N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参与,B错误;分泌蛋白在核糖体初步合成后,直接进入内质网,然后由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等结构,C错误;核膜是细胞核的边界,真核细胞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贮存于细胞核中,少部分在细胞质中,D正确。7食品安全是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下表有关实验设计正确的是选项卢探究主题实验试剂,预期实验结果结论某“早卷奶是否含 有蛋白质*政摘碾试剂彳被检测液休出现 不专红色屛含有蛋白质.但含量少Bp某“无糖无色饮料 中是否含有葡萄耦厂蚌试剂申被检测液休出现砖红色匸定含有还

7、附肌但不 定是葡萄糖*O某“奶片”是否添加 淀粉+被检测液体岀现 蓝色臼含有淀1孤丕含有蛋白 质卢D-某“色拉油是否含 有脂脈辦IV染液亠被检测液休出现红各丕含有脂肪但可畿含 有固醇匸【答案】B【解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A错误;斐林试剂检测的是还原糖,还原糖不一定是葡萄糖,还有麦芽糖、果糖等,B正确;碘液只能检测是否含有淀粉,但不能检测是否含有蛋白质,C错误;苏丹IV染液与被检测液体反应出现了红色,说明含有脂肪,D错误。&把新鲜的萝卜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细条的

8、长 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实验所用蔗糖溶液不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实验前长度A. 实验结束后,d组吸水能力比e组高B. 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C. a组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D. 萝卜细胞液浓度介于 0.4?0.5mol/L 之间【答案】D【解析】对于新鲜的萝卜细条,当实验前长度比实验后长度小于1时,说明萝卜细条细胞实验过程中吸水;当实验前长度比实验后长度等于1时,说明萝卜细条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实验过程中细胞吸水和失水达到动态平衡;当实验前长度比实验后长度大于1时,说明萝卜细条细胞实验过程中失水。实验结束后,d组和e组实验前长度比实验后

9、长度都大于1,但e组比值更大,说明 e组吸水能力比d组高,A错误;f组比值大于1, b组比 值小于1,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应该大于b组,B错误;a组比值小于1,说明a组细胞吸水膨胀,C错误;c组比值小于1,d组比值大于1,可见萝卜细胞液浓度介于二者之间, 即0.4? 0.5mol/L 之间,D正确。9 新采摘的玉米几天后蔗糖的含量逐渐降低,淀粉的含量逐渐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新采摘的玉米放置几天后味道更甜B. 采摘后立即冷冻可以保持玉米籽粒的甜味C. 蔗糖通过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转化为淀粉D. 玉米籽粒中的蔗糖是籽粒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答案】B【解析】新采摘的玉米味道比较甜的原因是籽粒中蔗

10、糖的含量较高,采摘后立即冷冻处理抑制了相关酶的活性,减少了淀粉的生成,可以保持玉米籽粒的甜味。 蔗糖转化为淀粉是由于酶 的催化,不是通过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玉米籽粒中的蔗糖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然后转移到了籽粒中。10如图是在最适温度下所测得的麦芽糖被麦芽糖酶分解成葡萄糖的实验结果,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若X代表麦芽糖的量,丫代表葡萄糖生成速率,则b点以后,麦芽糖酶全部参与催化B. 若X代表麦芽糖的量,丫代表葡萄糖生成速率,则温度上升5C,b点向左下方移动C. 若X代表时间,丫代表生成的葡萄糖总量,则b点以后化学反应停止D. 若X代表时间,丫代表生成的葡萄糖总量,则温度上升5 C,b点向

11、右下方移动【答案】D【解析】若X代表麦芽糖的量,丫代表葡萄糖生成速率,则b点以后,葡萄糖生成速率不再随 麦芽糖量的增多而增大,即表示麦芽糖酶全部参与催化;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最高,升高温度5 C,酶的活性会降低,因此b点向左下方移动;若X代表时间,丫代表生成的葡萄糖总量,b 点以后,葡萄糖的总量不变,即生成速率为零,反应停止;升高温度,酶的活性会降低,反应速 率也降低 ,在底物相同的条件下 ,完全反应需要更长的时间 , 而生成的葡萄糖总量却不变 , 故 b 点向右下方移动。1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A. 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核孔是核质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

12、道C.核膜和细胞膜在组成和结构上完全相同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答案】 C【解析】染色质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A正确;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B正确;核膜没有糖蛋白、糖脂,细胞膜外侧有糖蛋白、糖脂,二者 在组成和结构上不完全相同,C错误;细胞大部分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正确。1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B. 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是: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C.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 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答案】

13、C【解析】细胞学说并没有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C错误。【备注】本题考查细胞学说内容的识记和理解。13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 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湮丧HMD)4004?0500550400670700噪壺光叶嫌秦24G6S51516斗016能耳甘全哥色罩935035457535A. 0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基本一致B. 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时,叶绿体中G的量会增加C. 该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D. 环境温度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

14、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难度中等。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02的释放速率变化可以表示光合作用的强弱,因此O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基本一致;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时,叶绿素a吸收光能的百分比增加,因此产生的H和ATP增多,C3的还原速率变大,导致 叶绿体中C3的量下降;Mg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因此该植物缺乏 Mg时,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 素a吸收的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环境温度降低,酶的活性降低,暗反应受阻,光合作用速率会下降,因此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也降低。14将一片新鲜叶片放在特殊的装置内,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到氧气释放情况如下表所示:光照强度(眼)02468K)121402 ( jjlL rm 叶面 * min1)-0.200.20.40.81.21.21.2对上表数据分析,错误的是A. 该叶片呼吸作用吸收C2的速度为0.2卩L cm-2叶面 minB. 光照强度为2 klx时,光合速度与呼吸速度相等C. 光照强度为8 klx时,光合作用产生C2的速度为0.8卩L cm-2叶面 min-1D. 光照强度超过10 klx时,光合速度不再提高【答案】 C【解析】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等于实验中测得的氧气释放量+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光照强度为8 klx时,光合作用产生 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