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一单元导学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862287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上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上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上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上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上第一单元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第一单元导学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导学案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所选文章以亲情为主题,兼顾古今,兼顾中外。学习本单元,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得到多方面的教益。散步题材平凡,意蕴丰富,从中可以感受到亲情的温馨,生命的可贵,理解传统的孝敬观念。秋天的怀念表现了母爱的无私、深沉与宝贵,其中也蕴含了作者对自己生活经历、情感变化里程的回顾与反思。羚羊木雕写到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两代人在处事原则、交友观念上的冲突,其中的是非曲直很值得分析和探究。散文诗两首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是安全的,是幸福的。孩子需要母亲的呵护,需要母亲的关注;同时,他们也会把自己的感动之情,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

2、。咏雪描写了古代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感受到生活的雅趣,体会到交流的愉悦。陈太丘与友期是世说新语里的一则以儿童为主角的故事,表现了陈太丘之子陈元方的聪颖机智。他小小年纪就知道依据交往礼仪,维护父亲的尊严,思维敏捷,语言犀利,确实非凡。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朗读要做到准确、流利,在此基础上,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本单元的写作主题为“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意在强调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并流畅地表达出来。学生基本情况:从学生入学考试的情况来看,本届七年级学生的语文成绩和

3、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语文上优秀率的不到10%,且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因此本期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但即使如此,我们仍将坚持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力求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单元目标: 知识和能力:1. 规范书写,能熟练使用字典、词典并养成习惯,能积累、掌握和运用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出现的常用词。2、能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内容,梳理课文情节。3、能初步品味语言,并初步理解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过程和方法:结合导学稿,养成预习课文的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

4、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丰富多样的情感,感受感人至深的亲情。单元重点:1. 规范书写,能熟练使用字典、词典并养成习惯,能积累、掌握和运用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出现的常用词。2、能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内容,梳理课文情节。单元难点:能初步品味语言,并初步理解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设想:第一单元作为新教材的开篇之作,在初一新生面临人生新的起点之始,选择形式多样的文章,有散文,有诗歌,有古代,有当代,集中阅读以人生为主题的课文,不仅可以有助于激发阅读的兴趣,而且可以从中受到很大的启迪。因此教学时应努力遵循新课标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究,亲身

5、实践,开动脑筋,探求真知,感受学习语文的新途径,初尝自主学习的无穷乐趣,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喜欢这种方式并且乐于实践。 第一单元的教学,应通过课文的例子,一开始就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掌握朗读的技巧,不仅能语音准确、停顿恰当地朗读课文,而且要能读出感情,悟出哲理,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一单元的教学,无论在教学理念上,还是教学方法上,在起始阶段均有定位、定势的意义,影响深远,因此我们要开好头,打好基础。课时安排: 10课时教学过程: 导语: 告别朝夕相处的六年小学,你们天之骄子怀着激动和新奇的心情,迈进了思源学校这座知识的殿堂,开始了紧张而又有序的初中三年

6、的学习生活。走在人生的第一个路口,你是什么感觉?是憧憬,快乐;还是茫然,失落? 有这样一则故事:在非洲,每天早晨羚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要跑得更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的一个念头是,我必须跑得再快一些以追上更多的羚羊,要不然我就会被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羚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去。 生活就是这样,不论你是羚羊还是狮子,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就要毫不迟疑地向前奔跑。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想一想我今天做出怎样最大的努力。其实,生活的快乐,不就是寻找、创造和付出吗?一位哲人说过,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是啊,生命的每一天都是新鲜

7、的,也都是特别的。只要用心留意每一天,你将发现处处有奇迹。至此,你可能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不要让昨天占用今天太多的时间,五彩的梦想不可以挂在明天的风筝上,要把握好每一个今天。 第一课时内容:预习散步秋天的怀念羚羊木雕过程:一、 预习散步自学要求与步骤(一定按照要求做哟!)一、朗读课文,注意标画、识记文章中的重要字词。二、读熟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注意语速平缓、口齿清楚,注意不同人物的语气语调。三、再读课文,能够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语言方面的特点。自学检测一、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分歧 ( ) 一sh( )间 chi( )散 各得q( )所 委q( ) 因为( ) 水波ln ln( )

8、 ( ) 你就背着我 ( ) 我背上的( ) 二、了解作者,把主要信息写在下面。三、每个小组两名学生范读课文,注意上面的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积极发表意见。四、根据原文填空(不要看课本!)1、母亲 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2、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3、我的母亲又 过了一个严冬。4、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 着,有的浓,有的淡;5、小家伙突然 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6、我的母亲 高大, 很瘦, 不算重;儿子 很胖, 幼小, 也轻。但我和都是 , ,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

9、个世界。五、整体感知(在课本旁边做批注)(1)说说散步的人物、地点、季节;散步中产生分歧的原因、经过、结果。(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后 发生分歧,结果我的母亲顺从我的儿子走小路,体现一家人的和睦互敬互爱以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二、 预习秋天的怀念1、了解作者,把主要信息写在下面。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死前把绝大部分的器官捐献了出去。他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

10、之一。本文写于1993年。2、 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抄写在练习本上,并在课本上解释这些词语。 3、理清文章思路并思考:1、课文里几次写到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在课本旁边做批注。) 2、作者的生活态度前后有什么改变?(勾画出作者对生活态度发生变化的语句。) 三、 预习羚羊木雕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犄角( ) 寒颤( ) 树杈( ) 羚羊( )怦怦( ) 恶心( ) 脸颊( ) 挨揍( ) 着落( ) 攥着( ) 咽喉( ) 逮捕(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 ) ( ) 塞 颤 逮 藏( ) ( ) ( ) ( ) 3.根据

11、课文内容,在横线上空格处完成下列情节概括:情节: 妈妈追查、逼迫( )爸爸( )插叙回忆( )我( )4、合作探究: 起因:我送木雕(插叙交待: )。经过:要收回木雕(原因是: )。结局:收回木雕(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词句含义,品读文章的语言。2、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阅读,理解,品味一篇美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心去发现感情,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学习重难点感受文章浓浓亲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透过文章浅显质朴的语言,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蕴。内容:学习散步过程:一、导入有一种

12、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二、交流预习三、合作探究(1)与文本对话说美点(注意文中的两处景物描写)。本文是一篇公认的美文,除了美在文章的立意、主旨外,就文章的文字本身来说,也有许多的“美点”可寻,请同学们找一找,进一步感受文章的美。散步,美在 (友情提示:美在语言、景物、行动、亲情)美在对春景的生动的描写美在文章对称句式的反复运用美在小家伙的话美在用生活的细节表达出一定的道理美在于生活的细节中表达出深爱的感情美在结尾段表现出家庭的幸福、温馨(2)与人物对话评人物。一次散步让我们懂得了很多,想到了很多,这是因为每个人物身上都闪耀着亲情与道德的光辉,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深刻,小组选定两个人物,结合课文内容予以评价。(3)与作者对话悟主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探究主旨。)这篇散文通过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这件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一家人的和睦互敬互爱以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4)与心灵对话表真情。学习了这篇文章,此时的你一定感慨万千。请以“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说说你的感受。四、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