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书1.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850825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书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书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书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书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书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书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书1.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 大 学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 请 书 学 院 名 称 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计划项目名称 湘西民族特色食品的英译和文化的推广 以湘西苗族地区为例计划项目负责人 * 所 在 专 业 商务英语 所 在 年 级 2011级 联 系 电 话 1507* 电 子 邮 件 6440* 导 师 姓 名 * 导 师 职 称 副教授 填 写 日 期 2014年4月23日 大学教务处制填写说明及注意事项一、申报书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项要填“无”。二、表格中的字体小四号仿宋体,1.5倍行距;需签字部分由相关人员以黑色钢笔或水笔签名。均用A4 纸双面

2、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三、大学生研究性学心和创新实验项目是本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实验方法的设计、组织设备和材料、实施实验、调查、分析处理数据、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四、项目实施原则:参与计划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有浓厚的兴趣,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实验过程;参与学生要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实验;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过程,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五、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学生不超过5人,项目执行时间为1-2年。六、指导老师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每个指导老师指导的项目数不超过2项。七、计划项目必须先由导师提出

3、意见、由所在学院审核后再推荐上报。推荐上报的计划项目表一式三份(均为原件)报送教务处,同时提交电子文档。项目名称湘西民族特色食品的英译和文化的推广 以湘西苗族地区为例项目主持人学号20114185班级商务英语二班年级2011级电话150744909E-项目组其他成员学生姓名性别学院名称专业年级联系电话合作者签名女 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商务英语2011级154312154女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商务英语2011级150745571女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商务英语2011级188743305女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商务英语2011级187975536指导教师情况姓名性别男民族土家

4、族出生年月1964年1月23日职称副教授专业语言学研究方向语言文化手机号码137874398E-指导老师签名一、前期基础(500字以内)本项目具备了较好的前期工作基础。主要有如下几点:1. 本团队共有五名成员,均是商务英语专业生,掌握了一定的翻译技巧,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并且在研究开始之前,进行了多次讨论,充分考虑到了项目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小组成员查阅了与湘西苗族饮食相关的书籍,并观看了相关的视频(比如舌尖上的中国),对湘西苗族的饮食理解更深刻,这使研究的方向更加明确。 2. 通过图书馆和网上查阅、搜索,知道研究的主要内容属于民俗学的范畴,并且得到了许多和湘西苗族饮食文化有关的信息,比如湘西苗

5、族人民主要的饮食种类(湘西腊肉、葛粉、血粑鸭、姜糖等)。3. 通过实地走访凤凰、芙蓉镇等旅游景点,发现许多具有湘西苗族特色的餐馆和商店中大部分食物都缺乏英文介绍,很多非常受欢迎的食品几乎没有相关英文翻译,游客不能了解这些特产的制作工艺及其文化内涵。湘西苗族的饮食文化就不能更好的走出去。4. 小组成员专门学习了关于食品推广的知识,明确了食品推广的具体方向。5. 明确了这个研究课题的具体内容,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各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6. 通过以上准备工作,本团队意识到应该以英语翻译为基础,进一步挖掘和推广传统苗族饮食文化,使饮食文化和旅游经济得到真正的互动发展。二、项目立论依

6、据(2000字以内)(一) 项目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1. 通过走访各个特色餐馆和某些保留传统湘西饮食比较完整的居民家,收集全湘西饮食的菜谱,并大概了解其制作工艺,我们研究人员本身会有个更详细的了解,之后就能更好的运用我们的翻译能力和对中外文化差异的了解,翻译出各种食物及其制作过程,使更多的外国人知道湘西饮食特色。2. 通过网络和书籍,查找中国各个地方饮食是如何进行翻译,尤其是那些接待外国游客比较多的城市,再与湘西进行比较,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总结出一套适合湘西实际情况的方法,从而使湘西的饮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3. 通过我们对这些湘西饮食的调查,增强湘西人们对自己的特色饮食文化的认同感。研究

7、意义1. 对研究者:通过走访和查阅文献资料,可以加强我们对湘西苗族饮食文化的深刻了 解,同时也可以提升我们的研究和实践能力。2. 对当地居民:通过采访当地居民关于苗族饮食的种类及其制作工艺,引起本地人对其自身的饮食文化的重视,引导他们保护自己的饮食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并推广苗族饮食文化。3. 对外国游客:通过对相关食品的翻译和注释,方便外国游客消费,使其更深入地了解苗族饮食文化,并借此提高湘西苗族饮食文化的知名度。4. 对当地经济:通过普及基本的英语口语,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方便与外国游客之间的交流,从而更好的宣传自己的产品,促进顾客消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5. 对旅游形象:通过更全面更准

8、确地用英语介绍湘西苗族饮食文化,提高外国游客对湘西苗族文化的认知,并提升湘西的旅游文化形象。(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 我国学者对此方面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发展等方面,没有太多关于饮食文化翻译方面的研究成果。2. 传统的湘西苗族饮食口味以“酸、辣、香”见长,但由于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的改善,食物品种多样化速度加快,而今以“酸、辣、香”为主的口味渐渐趋于淡化,这促使了一些传统的食物逐渐退出历史舞台。3. 虽然湘西苗族的某些特色饮食产品,如菜豆腐、鸭子煮血粑、酸鱼、湘西腊肉、湘泉酒等在国内享有盛名,并有着一定的消费市场,但这些产品的市场仍然比较狭窄,还没有形成自身的民族饮食品牌,特

9、别是许多特色民族饮食产品还停留在本地区,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如:苗家米豆腐、苗家米粉、苗家豆腐乳、包谷酸、灌肠、湘西神秘醋等。4. 湘西苗族由于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人文坏境,到目前为止,其饮食文化还未得到系统、全面、科学的研究。如许多传统的加工方法仍然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上,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科学的指导,绝大多数饮食风俗仍然停留在民间传说之上;缺乏专业的收集和整理,特别是传统的祭祀,如祈子嗣,求雨水,祭五谷神等及传统的饮食忌讳,正由于缺乏正确的研究和引导,其饮食文化韵味已逐步丧失。(三) 主要参考文献当代中国民俗学陈勤建 1988湖南民俗文化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赵玉燕 吴署光 苗族通史民族出版

10、社 2007年版 吴荣臻 吴曙光湘西文化大辞典 2000年 岳麓书社 马本立土家族风俗志 杨昌鑫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泸西民族文化 湘西州吉首卫校印刷厂印刷中国行旅游手册 湖南行 易晓春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及其经济特征分析 彭永胜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特点李钟铉三、项目实施方案(2500字以内)(一) 项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目标】1. 通过对湘西苗族饮食文化的翻译、宣传,提高湘西饮食的知名度,带动湘西地区经济发展。2. 通过这次研究更好地提高我们小组成员的英语翻译能力,同时也提高我们的研究能力。【研究内容】1. 走访湘西苗族聚居地凤凰县、吉首市、古丈县。调查研究苗族特色饮食

11、及其制作工艺,主要研究对象为菜豆腐、罐罐菌炒肉、油酥野鸡丁、桃花虾、酸菜鱼、湘西腊肉等。2. 科学研究传统的加工方法,收集和整理基于民间传说饮食风俗,特别是传统的祭祀,如祭神鼓、求雨水等传统的饮食忌讳,使其文化韵味得以保存。3. 查阅相关资料库,了解国内外饮食文化翻译现状,汲取翻译的精华,运用翻译技巧对当地特色食品及制作工艺进行翻译。4. 定位于当地特色民族饮食产品市场,分析其民族饮食品牌及开发现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推广方案。如利用办节日的形式(春节、端午节等)向外推广,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民族饮食文化旅游等。(二)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调

12、研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吉首大学图书馆,湘西州图书馆,中国期刊数据库,中国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文数据库等资料库收集整理具有权威性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文献梳理,为本轮论文的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参考。2.实地调查法对湘西州的大部分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并通过访问当地政府、景点负责人和游客收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采访当地典型的土家族、苗族等地区,然后整理、分析并加以利用。3.访谈法对从事饮食文化研究的专家进行深入访问,征求研究意见。4.问卷法有针对性地在一定范围内发放问卷,对需要了解的信息进行调查,收集好问卷后,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5.逻辑分析法通过运用类比、演绎、归纳、分析、推理等逻辑学

13、方法,结合社科学、文化学、民俗学和旅游学等多学科理论,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以期得到正确的结论。【技术路线】1. 文献资料调查2. 实地考察和走访3. 归纳并记录特色饮食及其制作工艺4. 对食品进行翻译5. 对特色食品进行推广6. 后期的信息处理和综合分析 (三) 本项目的创新之处1. 从民俗与饮食文化之间的关系入手,来推动生态旅游与人文旅游之间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旅游资源的价值。2. 通过分析研究现状,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在促进特色食品消费、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很好的继承和传播民俗文化,让湘西地区走向全中国,走向世界。3. 综合各个学科知识,在民俗学和英语翻译之间建立联系,通过研究和实践,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更好地推广湘西苗族饮食文化。 (四) 项目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4月-6月)1. 开展相关调查活动:资料和数据收集2. 进行资料和数据分析3. 填写、提交申请报告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2月)1. 课题开题2. 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走访3.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实施活动4. 完成中期成果报告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1. 完成课题报告2. 课题组成员交流和总结3. 召开结题会(五) 项目研究的预期成果1. 课题研究报告2. 制作湘西苗族饮食英文包装袋,推广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