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847099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九年级化学.doc(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教初三化学教案 第六章 溶解现象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分散现象。2理解溶液的概念,能说出溶剂和溶质。3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概念以及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4初步分清悬浊液和乳浊液。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重点难点:溶液的概念、特点。会辨认溶质和溶剂,能正确分辨溶解与熔化的不同。学习目标:1能说出几种生活中的分散现象。2背出溶液的概念、乳浊液和溶液,并举出常见实例各两则。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分:通过高锰酸钾中加水,食盐中加水,蔗糖中加水以及泥土(粉笔灰)中加入水中,食用油加入水中得到如下结论:如果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则形成悬浊液

2、。如果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则形成乳浊液。物质的溶解: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称之为物质的溶解。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注】新名词:乳化: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乳浊液的现象称为乳化。教学过程: 设问:海水为什么是咸的?黄河为什么是浑浊的?医院里用的碘酒是怎样制成的?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上述三个例子都是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的分散现象。新课讲授:阅读P153活动与探究1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阅读实验:在14号大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泥土、植物油、食盐和酒精。振荡后观察四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泥土: 变浑浊 悬浮固体不颗粒

3、 (分层)植物油:牛奶状浑浊 分散着液体不止液滴 (分层)食盐: 透明液体 (稳定)酒精:透明液体 (稳定)继续观察: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情况。引出概念:1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举出实例:浑浊的黄河水;固体农药(西维因);石灰浆及墙体涂料。引出概念:2一种液体小液滴分散在另一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举出实例:植物油分散在水中;石油原油;橡胶树的乳胶等。归纳:悬浊液和乳浊液统称浊液。思考:通过上面实验,你可以得出浊液有什么特点?(浑浊不透明,会分层)引出概念:3一个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和溶液。举出实例:生理盐水、糖水、碘酒。配制

4、溶液:学生练习用碘和酒精配制碘酒溶液。分析思考:溶液与浊液相比,有何特点?归纳: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的、久置不分层。巩固新课(方法:练习反馈)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当某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这样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例如:食盐溶液,稀硫酸,而蔗糖水溶液则不能导电。学习目标:1、复述溶解含义,区分熔化和溶解。2、会判断溶质和溶剂,正确说出溶液的名称。3、记住溶解性的含义,说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首先由溶质和溶剂的性制裁决定的,温度等外 界因素也有重要影响。教学过程:复习引入教师设问:什么叫溶液?主要有什么特点?阅读课本P160溶质和溶剂相关内容。思考问题:1、什么叫溶解?与溶化是否一

5、样?2、什么叫溶质和溶剂?溶液有哪两部分组成?讲授新课:1、关于溶质、溶剂(方法:分析讲解)阅读实验:课本P160,药匙取0.1克以下的高锰酸钾晶体,放在500毫升烧杯中,注入200-300毫升水,并不断搅拌,形成色彩鲜艳的溶液。分析:上述实验叫什么过程,其中溶质是什么?溶剂又是什么?思考:是否只有固体才能当溶质,水才能当溶剂吗?归纳:溶质:固体、液体或气体 (1)溶液的组成 溶剂:通常为液体 (2)溶液的名称不指明溶剂叫某水溶液水以外其他某液体作溶剂时叫某溶液。关于物质的溶解性: 问题引入:(1)沾有机油的衣物用水往往不易洗掉污物,而用汽油洗却很快有效,这是什么原因?(2)为什么蔗糖加在热水

6、中比加在冷水中溶解得多且快?引出概念:物质的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的大小。分析归纳: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首先是由溶制和溶剂的性质决定的,温度等外界因素也有重要影响。例题解析:1指出下列各种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A、75%的酒精溶液 B、稀盐酸 C、澄清的石灰水 D、碘酒 E、硫酸铜溶液 F、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形成的溶液解析:本题所考查的都是一些典型且易答错的溶液。题中稀盐酸的溶质易错答为“盐”,溶剂错答为“酸”,也有将溶质答为“盐酸”,溶剂答为“水”的,其实盐酸本身就是HCl气体的水溶液;碘酒的溶剂易错答为“酒”,其实“酒”本身是酒精的水溶液;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易错答为“铜”,

7、溶剂错答为“硫酸”,而没有考虑到硫酸铜本身是一种物质,溶于水后成为硫酸铜溶液。答案:溶液A B C D E F溶质 酒精HCl气体Ca(OH)2碘CuSO4MgSO4溶剂 水 水 水酒 精水水2下列装置中试管内的水能够沸腾的是( )解析:由于食盐水中水的沸点高于100,而蒸馏水的沸点仍为100,所以A中处于食盐水包围中的试管内的水能够沸腾。【随堂检学】(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汽水 B、泥浆 C、牛奶 D、白酒2一瓶NaCl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 ) A、上面跟下面不同 B、完全不相同 C、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D、完全相同3以下关于

8、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是均匀、透明的无色液体C、正在配制的蔗糖溶液下面更甜,说明溶液中总是下面更浓 D、如果水不蒸发,温度不变,糖水放再长时间,蔗糖也不会分离出来。4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钠5将能起化学反应的两种物质混合,反应最快的混合形式是( ) A、两种块状固体混合 B、两种粉末混合 C、两种溶液混合 D、一种固体投入到另一种溶液中(二)判断题:(请在题后括号里打“”或“”)1溶液一定是

9、某种溶质与水组成的( )2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3冰投到水里,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 4均一、稳定的物质都是溶液( )5植物油加入水中振荡后,植物油是溶质,水是溶剂( )6 食盐水和糖水混合后仍为溶液( )71毫升酒精与10毫升水混合可得到11毫升酒精溶液( )(三)填空题:1分别指出下列各种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碘酒_ ;澄清石灰水_;盐酸_; 消毒酒精_。2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以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实例: 是液体,但不是溶液;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实例: 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 3把少

10、量白磷溶于二硫化碳(一种液态有机物)中制成溶液,其中_是溶质,_是溶剂,这种溶液被称作_溶液。4在盛有等体积水的A、B、C三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物质,充分振荡后,看到A试管的液体里分散着小液滴,B试管中分散着固体小颗粒,只有C试管中看不到加入的丙物质,但试管内透明液体呈黄色,则形成溶液的试管是_。(填试管编号)5某5克物质(不含结晶水)溶于10克水中,得12克溶液,则溶液中溶质为_克。【活用所学】(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1下列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化合物的是( )A、稀硫酸 B、碘酒 C、液态氧气 D、澄清石灰水2一杯食盐水,测得上层溶液的密度为a g/cm3,下层溶液的密

11、度为b g/cm3,则a和b的关系(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3向右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左端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蔗糖 C、硝酸铵 D、食盐4以下属于乳化现象的是( )A、用洗涤剂清理油污 B、将冰块放入啤酒中使啤酒冰镇C、将泥土放入清水中 D、自制冰激凌时使用稳定剂使各种成分均匀分散5严冬,我国北方某些城市曾用食盐融雪,这里食盐所起的作用是( ) A、与坚冰发生化学反应使之融化 B、使冰的熔点降低从而促使其融化 C、主要为了加大摩擦力防止人们滑倒 D、起消毒杀菌作用(二)填空题:1写出下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2、(1)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2)锌和稀硫酸恰好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2a克氯酸钾和b克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混合加热到不再放出氧气为止,得到c克固体剩余物,溶于d克水中,过滤除去不溶物后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其中溶质是_,溶质的质量为_克,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是_。3把a g食盐放入b g水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名称是_,俗称_,溶液的质量_(a+b)g 。(填“”、“”、“”、“”)(三)简答题:1根据溶液的概念,清新的空气和合金能看作是溶液吗?2如何将一小匙蔗糖平分给50个同学?3做过植物油在水中溶解性实验后,试管内壁沾有油污,请你设计洗涤这支试管的方法。4曾有报道,有人站在高土坡上对着输电线小便触电身亡,知道这是何故吗?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学目的:1.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2.掌握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和部分有关计算。重点难点:1.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表示方法及关系式的含义。2.难点:溶液组成的含义。教学过程:引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