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84647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息》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利息》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利息》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利息》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利息》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息》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息》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百分数在生活方面的具体应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百分数的应用日益广泛,使学生多了解一些百分数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实际问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但是本课讲到的利率、利息税的计算比率跟现在实际情况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中将利用班班通系统适时的进行对现行利率、利息税的计算比率进行搜索了解,使所学的内容和实际接轨。二、教学目的1、通过课前调查与课上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认识储蓄的意义,了解主要的存款方式。2、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2、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教学重点:利息和税后利息的计算。四、教学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五、教学准备1、学生深入家庭、银行,了解有关储蓄知识,完成问卷调查。2、银行的存款凭条。六、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调查归纳、练习比较七、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1、储蓄的意义师: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爸爸妈妈会不会把一大笔现金放在家里?为什么?(启发学生说出各种可能性和原因)师生共同小结: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

3、援国家建设,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2、储蓄的种类。(学生汇报课前调查)活动二、自学课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1、自学课本中的例子,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2、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网络搜索现行存款利率:项目年利

4、率(%)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一)活期0.50(二)定期1.整存整取三个月3.10半年3.30一年3.50二年4.40三年5.00五年5.50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3.10三年3.30五年3.503、利息计算(1)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2)例题:王奶奶要存1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整存整取两年的利率是4.4%)。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讲解“利息税”,网络搜索现行利息税的计算比率,得知现在国家取消了利息税。4、学生完成第100页的“做一做”活动三、实践应用1、李强把2008年春节的800

5、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准备整存整取3年后用这笔钱为自己购买一部价值1200元的电子词典,请你帮他算算够不够。2、李强的父亲做生意急需10000元,于是向银行贷款,期限一年,贷款的年利率为7.20%,到期他应向银行归还多少元?3、帮王大爷出主意:王大爷的孙子今年上高一,学习特别优秀,因此王大爷准备把自己辛苦积攒的20000元存入银行,留给孙子两年后上大学时用,请你帮王大爷想想怎样存款获得利息完成练习时看清题目认真审题,有的要缴纳利息税,有的则不必缴纳利息税,像国债、教育储蓄就不缴利息税。活动四、课堂总结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针对储蓄的意义,利息的计算,利息税的了解) 教学反思学习本节课之

6、前学生已有解决百分数应用题的相关知识,同时课前布置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存款方式和利率情况,从调查中了解对存款方面的感性认识,这是本节课教学的基础。储蓄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本节课是在百分数的知识和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过去的教学,我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认为学生只要能正确计算利息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次教学我努力做到把新理念和教学行为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效果还是可以的。1、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课的开始,我就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情境,从“年终奖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积极理解有关储蓄的知

7、识,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学生在充分感知“储蓄”的益处之后,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2、联系实际重组教学内容。本节课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应用,重组教学内容,将课前调查、课后实践、怎样填写储蓄凭条等知识和本节课教学内容“利息”组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经历了储蓄的过程,充分理解了有关利息的知识。并在相关问题的解决中,相应地获得了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和技能。3、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我们知道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教师在设计练习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体现了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在本节课的练习中,首

8、先设计了存款利息的计算,其次还设计了与生活相关的贷款利息的计算这样既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有何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后,我又设计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让学生探索选择怎样存款所得利息多。本节课我始终以“学生为本”,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归纳出利息的计算方法,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还适时的对现行的利率、和利息税的计算比率进行探究,使学生知道利率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课的开始用的时间较多,学生在谈有关储蓄知识时,有部分学生不会倾听,不会组织自己的语言。概念把握不是很到位,思考的时间不足;出示的利率表格发挥不了作用,没能通过比较让学生分析清楚;在讲税后利息=利息税20%时,没有作进一步的分析,部分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