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孔子弟子表序号姓名名字生卒年主要事迹1曾点皙子晳不详中国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临沂市平邑县南武城)人,儒家一代传人 “宗圣”曾参之父比孔子小6岁,是孔子30多岁第一批授徒时收的弟子 与其子曾参同师孔子,曾自言其志,孔子颇叹赏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 元739年)曾皙被封为“宿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改封 “莱芜侯”,明世宗时尊称为“先贤曾子”2曾参参子舆公元前505年 —公元前435年《论语》中称为“曾子”,名参(she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 东嘉祥县)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曾子主张以孝恕忠 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 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 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3颜回回子渊公元前521年 —公元前481年春秋末期鲁国人后世尊称“颜子”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 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历代文人学士 对颜回推尊有加,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历代帝王封赠有加。
元文宗 封颜回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时罢封爵,称“复圣”明陈镐纂清孔胤植重纂 《阙里志•弟子职》:“元文宗至顺元年,加赠‘兖国复圣公'”《明史•礼志 四》:“其四配称: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孔子孙)、亚圣孟子4闵损子骞公元前536年 —公元前487年尊称闵子,世以字行鲁国青州宿国(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闵祠村) 人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之一闵子为人所称道,主要 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 父母昆弟之言”元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中,闵子骞排在第三5冉耕伯牛春秋末年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孔子弟子,为孔门四科“德 行”代表人物之一,受儒教祭祀后患恶疾,孔子亲往探望,见其垂危,深 为叹惜6冉雍雍仲弓公元前522 ―公元前?春秋末期鲁国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冉季载 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人称“犁牛氏”,受儒教祭祀《冉氏族谱》 称离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后公西氏闻 孔子设教阙里,“命三子往从学焉”品学兼优为人度量宽宏,“仁而不佞孔 子称其“可使南面”,即可担任一方长官。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下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 年)封为“薛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冉子”7有若子若公元前518年—公元前?据《孟子》《史记》等记载,孔子去世后,弟子们思慕孔子,曾因有若似孔子, 而群起推举其为师,并以师礼事之但是不久,弟子们先后提出两个问题, 有若皆不能回答,遂被赶下位来8仲由由子路 又字 季路公元前542年 一公元前480年鲁国卞人(山东省泗水县泉林镇卞桥人),“孔门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仲 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 一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卫乱,父子争位,为救其主卫出公姬辄, 被蒯聩杀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结缨遇难,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9冉求求子有后世尊称“冉子”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冉堌集村)人周 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中国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 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 臣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 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
帮助季氏进行田 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冉求是孔子的最得意的门生之一, 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渐完善10言偃偃子游公元前506年 —公元前443年春秋时吴地常熟人孔门72贤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擅文学,曾任鲁国武城 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育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赞 孔子曾云:"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意即我门下有了言偃,我的学说才得以 在南方传播故言偃被誉为“南方夫子”后人配祀孔庙,称“十哲人第九人” 受儒教祭祀唐以后多次追封明嘉靖时改称“先贤言子”清康熙时设置五 经博士一员,由言偃后裔世袭今虞山镇言子巷有言子故宅,虞山东岭有言 子墓,学前街有言子专祠,州塘畔有言子故里亭11卜商商子夏公元前507年 公元前一?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人,一说 卫国人,“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以“文学”著称,曾为莒父宰 提出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还主张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 后才能使其效劳后来孔子丧,孔门乱,子夏到魏国西河教学李悝、吴起 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尊以为师宋人疑之,《诗》《春秋》等书,均是由他 所授12端木赐赐子贡公元前520年 —公元前456年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
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 “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 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 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 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中国 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 界所推崇《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于 齐国,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 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13颛孙师师子张公元前504年 公元前一?春秋战国时期陈国人,孔门十二哲之一,受儒教祭祀颛孙师为人勇武,清 流不媚俗而被孔子评为“性情偏激”但广交朋友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 思义,祭思敬,丧思哀”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 追封为“陈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宛丘侯”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进封“陈国公”,升十哲位不久又称“陈公”明嘉靖九年(1530 年)改称“先贤颛孙子”陞十先哲位,淮阳县祀文庙东庑14宰予 亦称宰我予子我公元前522年 —公元前458年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 的高才生,排名在子贡前面《大成通志》记载宰予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 辩,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唐开元 二十七年,宰予被追封为“齐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加封“临 淄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再进封为“齐公”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 贤宰予”15樊须须子迟公元前505 或 515 年—?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齐国人)比孔子小三十六岁,他求知心切,上进心强 有勇力,二十多岁就仕于季氏,并在对齐作战中表现出了才识《子路》载他 曾向孔子问种田种菜的事,孔子答以“吾不如老农” “吾不如老圃”樊迟出 去后,孔子却说:“小人哉,樊须也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樊 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益都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 称“先贤樊子”16高柴柴子羔 子高公元前521年—前393年春秋时期齐文公十八世孙,字子羔,又称子皋、子高、季高、季臯、季子臯, 少孔子三十岁17原宪宪子思公元前515年 —公元前?年春秋末年宋国商丘人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 (739年)封原宪为“原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追封“任城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为| “先贤原子”18孔鲤鲤伯鱼公元前532年—前483年孔子之子。
因其诞时鲁昭公赐孔子一尾鲤鱼而得名孔鲤先孔子而亡孔鲤 之妻于夫死后改嫁所有正统孔家后代都是孔鲤之子孔伋的后裔19巫马施 (亦称 巫马期)施子期公元前521 —公元前?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陈国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以勤奋著称《韩 诗外传》卷一载,他为单父(今山东菏泽市单县)宰时,“以星出,以星入, 日夜不处,以身亲之”而使单父治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鄫伯” 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东阿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 贤巫马子”20陈亢亢子禽公元前511年 —公元前430年春秋末年陈国人,陈国君主陈胡公第二十世孙齐大夫陈子车的弟弟、孔子 的弟子,小孔子40岁在孔子77位弟子中名列第68位陈亢曾做过单父邑 宰陈亢为宰时,施德政于民,颇受后人好评其兄死,反对家人殉葬北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赠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陈亢同时被 赠封为“南顿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封孔子为“至圣先师” 陈亢被陪祀于孔庙21琴牢牢子开卫国人《史记•弟子传》无此人,而《孔子家语•弟子解》有其名唐开 元二十七年,追封为“南陵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顿丘侯”政和 六年,改封为“平阳侯”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贤琴子”22漆雕开开子开公元前540年 —公元前489年东周春秋时鲁国人。
孔子的学生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漆雕氏之儒的创始 人,著有《漆雕子》十三篇23公西赤赤子华公元前509年(一 说前519年)一?春秋末年鲁国学者,公元前509年生于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渠村乡公西村 孔子弟子,72贤人之一,比孔子小四十二岁在孔子弟子中,公西赤以长于 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且善于交际,曾“乘肥马,衣轻裘”到齐国活动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追封“邵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加封“钜野 侯”明嘉靖九年(1530)改称“先贤公西子”24南宫适 又称南容适子容不详《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史记•仲尼弟子 列传》“南宫括,字子容另西周有南宫适(生卒年不详),又称南宫子, 西周著名贤者、重臣所谓“文王四友南宫子”,依照史籍《史记•周本纪》 的师古注,指的就是南宫适据考证,南宫适是周文王四友之一,武王兴周 灭纣时的贤臣周武王灭商后,命南宫适拆掉纣王所建的鹿台,打开纣王的 粮仓,以赈济贫弱萌隶25司马耕(一名 司马牛)耕子牛不详春秋时期宋国人,向罗之子,司马桓魋之弟,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公元前 481年,因桓魋专权,司马牛交出封邑,离开宋国到齐国桓魋出奔齐国, 司马牛又到吴国,赵简子、陈成子召他,司马牛没有去,在鲁国城门外去世。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司马耕为向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 年),加封司马耕楚丘侯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司马耕以睢阳侯从祀 孔子26公治长长子长不详春秋时鲁国人,今山东诸城贾悦镇近贤村人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自幼 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德才兼备,终生治学不仕禄相传 通鸟语,并因此无辜获罪孔子出于对诸侯开政的不满,又因对公冶长身陷 囹圄而痛惜,便说:“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并将女儿许他为妻27宓不齐不齐子贱公元前521或502 年一前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