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连通工程连接段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834769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系连通工程连接段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水系连通工程连接段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水系连通工程连接段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水系连通工程连接段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水系连通工程连接段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系连通工程连接段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系连通工程连接段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综合说明11.1 概况11.2 水文11.3 工程地质21.4 工程任务与规模21.5 工程设计31.6 施工组织设计51.7 环境保护设计51.8 水土保持设计51.9 工程管理设计61.10 投资估算62 水文72.1 流域概况72.2 水文气象82.3 设计洪水92.4 施工期水位243 工程地质263.1 区域地质概况263.2 河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283.3 堤基地质结构分析评价333.4 天然建筑材料353.5 结论及建议364 工程任务和规模374.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374.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24.3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454.4 工程任务与规模465 工程设计4

2、85.1 设计标准和依据485.2 河道岸坡防护工程495.3 水生植物修复设计555.4 初期雨水截留、净化设计565.5 景观设计575.6 主要工程量586 施工组织设计606.1 施工条件606.2 施工导流626.3 主体工程施工626.4 施工交通运输636.5 施工总布置636.6 施工进度647 环境保护设计667.1 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667.2 环境影响评价677.3 施工期环境监测687.4 环境保护措施设计687.5 环境监测737.6 环境保护投资748 水土保持设计768.1 设计依据768.2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768.3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768.4 水土流失

3、预测与影响分析778.5 水土流失总体布局788.6 水土保持监测788.7 水保投资概算799 工程管理设计819.1 工程管理机构及人员819.2 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819.3 工程观测与维护8110 投资估算8310.1 编制说明8310.2 投资估算表86861 综合说明1.1 概况*市位于东经*,北纬*,地处安徽省*、*,*濒*与*市*,东与*市、*市毗邻,东南与*市交界,*接壤。*湖位于*市*,北至*大道,南至*铁路,西至*,东至*南路,面积约为*平方公里。规划将*湖地区打造一座具有*特色的*,形成在后发达地区,生态禀赋良好地区,自然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的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模式。*湖地

4、区涝水主要通过*河由*排涝站、*排涝站和*排涝站排出,*主城区泵站均已按规划达标建设,*湖至*河连接通道已开挖形成,但是河道仍存在岸坡缺少必要的防护,河道水体受初期雨水污染,缺少必要的水生植物修复等问题,因此对连通河道进行岸坡防护、初期雨水截留净化及水生植物修复是必要的。*已成为国家建设*城市*,*湖新区是试点范围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区内的主要水系需按照*城市要求体现生态、自然、人水和谐共融等理念,而*湖至*河*是*湖新区内的重要水系,对其进行生态治理十分迫切,为此受*市*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局委托,我单位编制完成了*市*湖至*河*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建设内容为:连通河道全段进行生态护坡,

5、总长2.61km,其中7.6m以下连锁式预制砼块护坡33000m2,7.6m以上8字草坪砖植草护坡45000m2;水生植物修复,总长5.22km;新建下凹式植草沟10.44km;透水沥青人行道路铺设5.22km,泥结碎石道路5.22km。1.2 水文*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雨丰沛集中,年际变化大。根据*市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1483mm,汛期降雨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湖洪水在汛期受*水位影响,基本无自排机会,湖水位受区间降雨量控制。*湖来水面积为75km2,其中山区22.02km2,丘陵25.94km2,圩区27.04km2。正常蓄水位12.8m,设计水位采

6、用50年一遇,为14.1m,校核水位采用100年一遇,为14.44m。50年一遇设计条件下,不向主城区分洪,洪水不进城区,在遭遇100年一遇洪水时,分洪经*湖至*湖的贯通工程入滞蓄洪区,相机由城区排涝站外排。*湖100年一遇分洪总量263万m3,最大24h分洪量112万m3。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月亮湖111万m2、*61万m2、*湖68万m2、原东湖调蓄区仍保留72万m2,调蓄区范围达312万m2,最大24h调蓄深度为0.36m,总调蓄深度为0.84m,平均最大排涝流量为13m3/s。1.3 工程地质本工程区地貌单元属沿江丘陵平原区,次一级地貌单元为丘陵岗冲区和湖泊平原区。工程区地面高程7.21

7、1.1m,东北角低丘地,高程在2030m;。微地貌单元为*湖区、*河河漫滩及河床、微丘,地势东、西高,中间低。本次勘探揭露的地层均为第四纪人工堆积层、第四纪湖、洪冲积层和第四纪残坡积层,下部基岩埋深2.412.5m左右。耕植土和人工填土,呈松散状,中弱透水性,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中粉质壤土或淤泥质中粉质壤土,软塑流塑,弱透水性,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中粉质壤土重粉质壤土,可硬塑,弱透水性,强度高、压缩性较小;砾砂、圆砾,中密,中强透水性,强度高、压缩性低;风化花岗岩,中弱强透水性,强度高、压缩性小。1.4 工程任务与规模1.4.1 工程任务1)河道岸坡生态防护,确保防洪排涝安全*湖新区涝水主

8、要通过连通河道排入*河,再由泵站排出,目前,连通河道以开挖完成,但是缺少必要的防护,本次设计对连通河道两侧岸坡进行防护,确保河道排水通畅,保证区域防洪排涝安全。2)初期雨水积存、净化,减少对城区*河的面源污染通过新建透水路面、下凹式植草沟等设施,对河道两岸的初期雨水进行截流、净化后再排入连通河道最后进入*河,减少对城区*河的面源污染。3)河道两岸景观建设,提升新区城市品位通过连通河道两岸透水沥青人行道路铺设、绿线范围内景观树种植、草皮绿化等景观设施的建设,提升*湖新区的城市品位。1.4.2 工程规模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连通河道生态护坡、水生植物修复、下凹式植草沟新建、人行道路铺设、景观树种植、草

9、皮绿化等。*湖至*河连通河道有上段1.38km,下段1.23km,总长2.61km。主要工程规模为:连通河道全段进行生态护坡,总长2.61km,其中7.6m以下连锁式预制砼块护坡33000m2,7.6m以上8字砖植草护坡45000 m2。连通河道全段进行水生植物修复,总长5.22km。人行道路两侧新建下凹式植草沟,总长10.44km。透水沥青人行道路铺设5.22km,泥结碎石道路铺设5.22km。河道两侧绿线范围内景观树种植、草皮绿化总面积13万m2及景观建设。(此部分投资不计入工程总投资中)1.5 工程设计1.5.1 河道岸坡防护设计设计对正常蓄水位7.6m以下为连锁式混凝土预制块护坡,7.

10、6m以上采用8字砖植草护坡。联锁式混凝土预制块护坡规格为500mm300mm100mm,下铺设一层150g/m2土工布和厚度为0.15m的瓜子片反滤层,有利于坡面排水,护坡顶和底分别设置混凝土压顶和基脚,护坡孔内种植耐水植物。草皮护坡采用优质草种,如马尼拉草皮、紫苜蓿与三叶草等。联锁式预制砼块护坡总面积33000m2,河道岸坡8字砖植草护坡总面积45000 m2。1.5.2 水生植物修复设计由于连通河道兼做排涝河道,在河道内不能大规模种植水生植物阻塞河道行洪排涝,因此本次设计在河底两侧各1.5m范围内采用人工培育三维网垫种植水生植物,起到改善河道水质的作用,河道正常蓄水位为7.6m,为了防止孩

11、童玩水沉溺,三维网垫土顶高程设计为7.1m,高度1.21.5m,网垫土内可种植芦苇、茭白等植物。人工培育三维网垫种植水生植物总长5220m。1.5.3 初期雨水截留、净化设计本次设计拟采用源头减量方式对初期雨水进行处理,通过新建下凹式植草沟,使初期雨水能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从而减少对*湖地区水体的污染。下凹式植草沟主要通过收集雨水,使雨水下渗、过滤以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其主要组成部分有种植草、种植土、透水层、雨水收集管及溢流口等组成,小雨量时,雨水通过植草沟下渗过滤,最后通过雨水收集管排入河道,大雨量时,通过溢流口直接进入雨水管网排入河道。雨水收集管道收集的雨水通过深埋式排水涵集中排

12、入河道,排水涵内可设置拦水堰以减小水流流速,使初期雨水充分净化,排水涵洞根据现场地形条件布置,雨水溢流口每隔30m布置一道。地下排水管网布置根据市政雨水管网规划在下阶段具体设计,下凹式植草沟本次设计初拟断面为上口宽度1m,两侧边坡不陡于1:4,沟深20cm,种植土20cm,透水层30cm,详细待下阶段根据*市建设*城市相关标准图集完善相关设计。设计下凹式植草沟在坡顶人行道路两侧共布置四道,总长10.44km。1.5.4 绿化景观设计为便于游客游览连通河道周边景观,本次设计拟在河道岸坡顶和7.8m平台处各修建人行通道一条,其中岸坡顶通道路面宽3.0m,7.8m平台处通道路面宽2.5m,根据*城市

13、建设相关要求,坡顶道路路面采用透水沥青结构,自上而下分别为透水沥青面层厚7cm,级配碎石基层厚10cm,粗砂垫层厚15cm、土工布反滤层及路基压实层;7.8m平台处人行道路采用泥结碎石道路,自上而下分别为砂石磨耗层3cm,泥结碎石10cm,手摆块石20cm及路基压实层,人行道路总长10.44km。拟在50m绿线范围内铺设草皮并种植景观树,为不挡游客视线,景观树以灌木为主。草皮铺设总面积130500m2。景观树种植及景观小品布设待下阶段具体做景观设计。此部分投资不计入工程总投资中。1.6 施工组织设计*市*湖至*河*治理工程的建设内容为:岸坡防护、水生植物修复、新建下凹式植草沟、人行道路修建、铺

14、设草皮、景观建设等,主要工程量有:连锁式预制砼块护坡33000 m2,8字砖植草护坡45000 m2,水生植物修复总长5.22km,下凹式植草沟总长10.44km,透水沥青人行道路5.22km,泥结碎石人行道路5.22km等。1.7 环境保护设计本工程为非污染型水利工程。工程完工后,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湖的水环境质量,带动*湖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本工程不增加新的污染源,对非汛期水文情势无影响。因此,本工程的实施对本地区水环境无不利影响。本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是施工期影响。工程施工和占地将改变现有的土地利用状况,施工期材料运输、修建道路、施工噪声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施工弃土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施工废污水排放影响河道近岸的水生环境。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是施工期主要的污染源之一,需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防止污染环境和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本工程环境保护投资包括环境保护措施投资、施工期环境监测措施投资、环境保护临时措施投资和独立费用等四部分。经计算,本工程环保投资为24.93万元。1.8 水土保持设计根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各部分地貌类型、主体工程布局、施工工艺以及水土流失特点等,将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为河道工程区、临建工程区及弃土区等3个防治分区。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采取预防与治理措施相结合,并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