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导学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7781217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负荆请罪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负荆请罪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负荆请罪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负荆请罪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负荆请罪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负荆请罪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铙钹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负荆请罪导学案姓 名: 徐厚钜 班 级: 六(1) 学 科: 语文 累计 课时课 题5、负荆请罪计划 3 课时学 习目 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厉害 、唇枪舌剑、宽恕、 惧怕 、昏庸”等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3、理清层次,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4、重点品读剧本第二幕,能通过揣摩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感受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风貌。5、能分角色练习读好剧本,为表演做好准备。6、积累词句,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来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学 习重 点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通

2、过揣摩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感受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风貌。学 习难 点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来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预 习 导 航预习提纲一、学情调查1、读一读:赵国 廉颇 蔺相如 负荆请罪 唇枪舌剑韩勃 上卿 毫不惧怕 老迈昏庸 针锋相对2、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负荆请罪 毫不惧怕 唇枪舌剑 老迈昏庸 针锋相对 3、通过课前预习,你知道这篇课文的体裁是( ),来源于( )故事这篇课文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呢?连起来说一说.二、学习板块(一)(一)学习引导学习引导(1)提示剧本阅读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

3、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学习引导(2)-认读生字词 1、自由认读下列生词:赵国 廉颇 韩勃 惧怕 嘴唇 昏庸针锋相对 寸步不让 深明大义 宽容大度踱步 侮辱 筵席 应声 解气2、组内交流词语意思。我了解的词义: (二)展示交流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引导:1、标上小节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2、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3、组内交流:组长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二)展示交流可以个别展示、小组竞赛、挑战别人等,展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个自然段。四、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感知课文脉络。学习引导:感知

4、课文,理清脉络1、理解“负荆请罪”.(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2)谁向谁请罪?(3)为什么要请罪?(4)请罪的结果怎样?2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讲了什么?(二)展示交流1、朗读课文。2、上黑板写出或口头汇报自己了解的词语的意思。3、合作解决疑难问题。(二)展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 预习反馈 质疑问难,提出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思考。探 究 研 读一、学情调查 1、听写词语,巩固生字词。2、 “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3、课文中的蔺相如、廉颇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品读剧本第二幕学习引导(1):1、默读课文,想一想:

5、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还有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思考、讨论韩勃很紧张是因为_,此时蔺相如的神态是_;蔺相如作为赵国的上卿,掌管着一个国家,什么样的世面都见过,遇到突发事件,他是_、_(填成语)练习准确地读好蔺相如的话:“什么,廉将军来找我?”3、当听说廉颇没穿上衣还背一根荆条来时,蔺相如说:“_”廉颇见了蔺相如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蔺相如又是怎么说的?自已怎么做的?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并在小组内读一读,这个场面感人吗?说说理由.4、你觉得蔺相如、廉颇分别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用一组成语来形容.蔺相如:_、_、_廉颇: _、_、_学习引导(2): 1、

6、读了剧本的第二幕,说了剧本第二幕的台词,相信同学们心里一定会有很多的话要说?能不能请你选用下面的关联词语来说说你的感受、你的理解?也可以选用其他的关联词语。不仅还,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如果就,无论都,宁可也不2、小组分角色读,抓住蔺相如、廉颇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他们的性格特点。(二)展示交流1、选用关联词语说说学了第二幕后的感受。2、展示角色朗读或者尝试表演剧本第二幕。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学习引导:精读剧本第一幕1、轻声读,想一想;这一幕主人翁是谁?有什么样的品质?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2、找出第二幕中赞美蔺相如的一句话:_3、思考:除了在第二幕中体现了蔺相如的特点外,在第一幕中

7、还体现在哪?画出能体现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读一读,填空;蔺相如之所以避让廉颇,是因为_;如果蔺相如和廉颇闹翻了,_;4、本文的结果是蔺相如和廉颇_;是的“以和为贵嘛,蔺相如和廉颇和好了,赵国就会兴旺发达;爸妈和,_就会兴旺发达;_和,_兴旺发达。将相_,国家兴旺发达。和为贵,人_万事兴 。(二)展示交流1、小组推荐代表交流小组学习所得。2、分角色读蔺相如与韩勃的对话。四、学习板块(三):排演话剧1、分组练习、表演。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第二幕。迁 移 拓 展1、推荐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另外两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2、能自制道具,课余排演课本剧负荆请罪。达 标 检

8、测1、看拼音,写词语。J p zu chn hn yng lin ji ( ) ( ) ( ) ( )2、在带点字正确读音下画“-”。 上卿(qn qng)嘴唇(cn chn) 踱步(d du)侮辱(w w)筵席(yn yn) 赵国(zo zho)3、根据意思写词语。(1)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 )(2)能容人、容事,度量大。( )(3)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象枪剑交锋一样。( )【负荆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因功大位居大将廉颇之上,廉颇不服,处处跟蔺相如过不去。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一直忍让。廉颇知错后十分惭愧,就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赔罪

9、,请求责罚(荆:荆木条,古代刑具)。后用“负荆请罪”表示诚恳赔礼道歉。1、“负荆请罪”中的“负”的意思是_,“荆”的意思是_2、“负荆请罪这个成语出自_,故事的主人公是_和_,他们的特点分别用一个成语形容就是_和_3、用“”画出这个成语所比喻的意思.4、用“负荆请罪造一个句子。_5、关联词语填空.蔺相如避让廉颇的车子( )怕他,( )为了赵国的利益。( )廉颇怎么侮辱蔺相如,蔺相如( )采取忍让的态度。( )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好,赵国( )能立于不败之相 关 链 接家和万事兴-将相和赏读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将相和,这个故事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

10、故事组成。明明白白告诉大家:家和万事兴.家和万事兴,“和以“各尽所能”为基础。一个国、一个家,需要大家各尽其责,共同维护。“常常进攻别的国家”的秦国,以城池交换为借口,要侵犯赵国利益,蔺相如在别人的推荐下挺身而出,毅然进宫见秦王,以“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的机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勇敢,保住了国家尊严和利益。为“国和”奠定了基础,却为“将相不和”埋下隐患。家和万事兴,“和”以“精诚合作”为基础。“渑池之会”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作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蔺相如机智勇敢,步步紧追,逼气秦王“击缶”,维护了国家尊严和和平。家和万事兴,“和”以“顾全大局为基础。廉颇一时糊涂,认为蔺相如只“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一心要给他“下不了台,蔺相如,以大局为重,绕到而行,一心维和,感动廉颇,廉颇负荆请罪,勇于改过,诚意可嘉。家和万事兴,其实皆因为彼此爱国、爱家.因为爱,所以各尽其责,精诚合作;因为爱,所以顾全大局,而携手共进;因为爱,所以将相和好,共同保卫国家。因为爱,所以这段故事流为佳话,激励后人-“家和万事兴”.教 学 反 思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