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易错题汇编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7780882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易错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中数学易错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中数学易错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中数学易错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中数学易错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易错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易错题汇编(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数学易错易混易忘题分类汇编“会而不对,对而不全”一直以来成为制约学生数学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成为学生挥之不去的痛,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对决定学生的高考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多年高三教学经验精心挑选学生在考试中常见的66个易错、易混、易忘典型题目,这些问题也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重点,做到力避偏、怪、难,进行精彩剖析并配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作为相应练习,一方面让你明确这样的问题在高考中确实存在,另一方面通过作针对性练习帮你识破命题者精心设计的陷阱,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助你在高考中乘风破浪,实现自已的理想报负。一、集合部分 常见错误:当集合用特征性质描述法表示时,把代表元素看错;忽视空集

2、;忽略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集合运算出错。【易错点1】忽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子集导致思维不全面。例1、 设,若,求实数a组成的集合的子集有多少个?子集共有个。【练】已知集合、,若,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或。【例】已知集合,若,则实数m的值为 .答案:0,1或-1【例】设集合集合,则 .答案:变式1:设集合集合,则 .答案:变式2:设集合集合,则的子集个数为 .答案:4变式3:设集合集合,则 .答案:二、基本初等函数与导数常见错误:对函数定义域关注不够;对函数性质掌握不准,特别是函数的局部性质.【例】函数的单调减区间是( ) 答案:A变式:已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3、:【例】已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2,求实数a的值.答案:.【例】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对称轴方程和对称中心坐标;(2)当时,的值域是求的值.答案:(1);(2).【例】已知函数,当时函数的极值为,则 答案:【例】过点与曲线S:相切的切线的方程为 .答案:答案:.【易错点2】求解函数值域或单调区间易忽视定义域优先的原则。例、已知,求的取值范围 1, 【知识点归类点拔】事实上我们可以从解析几何的角度来理解条件对x、y的限制,显然方程表示以(-2,0)为中心的椭圆,则易知-3x-1,。此外本题还可通过三角换元转化为三角最值求解。【练】(05高考重庆卷)若动点(x,y)在曲线上变化,则的最大值为

4、()(A)(B)(C)(D)答案:A【易错点3】求解函数的反函数易漏掉确定原函数的值域即反函数的定义域。例.是R上的奇函数,(1)求a的值(2)求的反函数【易错点分析】求解已知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求解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而出错。解析:(1)利用(或)求得a=1.(2)由即,设,则由于故,而所以【知识点归类点拔】(1)在求解函数的反函数时,一定要通过确定原函数的值域即反函数的定义域在反函数的解析式后表明(若反函数的定义域为R可省略)。(2)应用可省略求反函数的步骤,直接利用原函数求解但应注意其自变量和函数值要互换。【练】(2004全国理)函数的反函数是()A、 B、C、 D、 答案:B

5、【易错点4】求反函数与反函数值错位例、已知函数,函数的图像与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的解析式为()A、 B、 C、 D、【易错点分析】解答本题时易由与互为反函数,而认为的反函数是则=而错选A。解析:由得从而再求的反函数得。正确答案:B【知识点分类点拔】函数与函数并不互为反函数,他只是表示中x用x-1替代后的反函数值。这是因为由求反函数的过程来看:设则,再将x、y互换即得的反函数为,故的反函数不是,因此在今后求解此题问题时一定要谨慎。【练】(2004高考福建卷)已知函数y=log2x的反函数是y=f-1(x),则函数y= f-1(1-x)的图象是()答案:B【易错点5】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忽视函数具有

6、奇偶性的必要条件: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例.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易错点分析】此题常犯的错误是不考虑定义域,而按如下步骤求解:从而得出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的错误结论。解析:由函数的解析式知x满足即函数的定义域为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在定义域下易证即函数为奇函数。【知识点归类点拔】(1)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因此在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一定要先研究函数的定义域。(2)函数具有奇偶性,则是对定义域内x的恒等式。常常利用这一点求解函数中字母参数的值。【练】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答案: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非奇非偶函数非奇非偶函数【易错点6】易忘原函数和反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

7、关系。从而导致解题过程繁锁。例.函数的反函数为,证明是奇函数且在其定义域上是增函数。【思维分析】可求的表达式,再证明。若注意到与具有相同的单调性和奇偶性,只需研究原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即可。解析:,故为奇函数从而为奇函数。又令在和上均为增函数且为增函数,故在和上分别为增函数。故分别在和上分别为增函数。【知识点归类点拔】对于反函数知识有如下重要结论:(1)定义域上的单调函数必有反函数。(2)奇函数的反函数也是奇函数且原函数和反函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3)定义域为非单元素的偶函数不存在反函数。(4)周期函数不存在反函数(5)原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和反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到换。即 。【练】(1)(99全

8、国高考题)已知 ,则如下结论正确的是()A、 是奇函数且为增函数 B、 是奇函数且为减函数C、 是偶函数且为增函数 D、 是偶函数且为减函数答案:A(2)(2005天津卷)设是函数的反函数,则使成立的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答案:A (时,单调增函数,所以.)【易错点7】证明或判断函数的单调性要从定义出发,注意步骤的规范性及树立定义域优先的原则。例、试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并给出证明。【易错点分析】在解答题中证明或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必须依据函数的性质解答。特别注意定义中的的任意性。以及函数的单调区间必是函数定义域的子集,要树立定义域优先的意识。解析:由于即函数为奇函数,因此只需判断函数在

9、上的单调性即可。设 , 由于 故当 时,此时函数在上增函数,同理可证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又由于函数为奇函数,故函数在为减函数,在为增函数。综上所述:函数在和上分别为增函数,在和上分别为减函数.【知识归类点拔】(1)函数的单调性广泛应用于比较大小、解不等式、求参数的范围、最值等问题中,应引起足够重视。(2)单调性的定义等价于如下形式: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这表明增减性的几何意义:增(减)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两点连线的斜率都大于(小于)零。(3)是一种重要的函数模型,要引起重视并注意应用。但注意本题中不能说在上为增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在叙述函数的单调区间时不能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

10、.【练】(1) (潍坊市统考题)(1)用单调性的定义判断函数在上的单调性。(2)设在的最小值为,求的解析式。答案:(1)函数在为增函数在为减函数。(2)(2) (2001天津)设且为R上的偶函数。(1)求a的值(2)试判断函数在上的单调性并给出证明。答案:(1)(2)函数在上为增函数(证明略)【易错点8】在解题中误将必要条件作充分条件或将既不充分与不必要条件误作充要条件使用,导致错误结论。例、(2004全国高考卷)已知函数上是减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易错点分析】是在内单调递减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在解题过程中易误作是充要条件,如在R上递减,但。解析:求函数的导数(1)当时,是减函数,则故解得。(

11、2)当时,易知此时函数也在R上是减函数。(3)当时,在R上存在一个区间在其上有,所以当时,函数不是减函数,综上,所求a的取值范围是。【知识归类点拔】若函数可导,其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的关系现以增函数为例来说明:与为增函数的关系:能推出为增函数,但反之不一定。如函数在上单调递增,但,是为增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时,与为增函数的关系:若将的根作为分界点,因为规定,即抠去了分界点,此时为增函数,就一定有。当时,是为增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与为增函数的关系:为增函数,一定可以推出,但反之不一定,因为,即为或。当函数在某个区间内恒有,则为常数,函数不具有单调性。是为增函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

12、一条重要性质,也是高中阶段研究的重点,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以上三个关系,用导数判断好函数的单调性。因此新教材为解决单调区间的端点问题,都一律用开区间作为单调区间,避免讨论以上问题,也简化了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还会遇到端点的讨论问题,要谨慎处理。因此本题在第一步后再对和进行了讨论,确保其充要性。在解题中误将必要条件作充分条件或将既不充分与不必要条件误作充要条件使用而导致的错误还很多,这需要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思维的严密性。【练】(1)(2003新课程)函数是是单调函数的充要条件是()A、 B、 C、 D、答案:A(2)是否存在这样的K值,使函数在上递减,在上递增?答案:。(提示据题意结合函数的连续

13、性知,但是函数在上递减,在上递增的必要条件,不一定是充分条件因此由求出K值后要检验。)【易错点9】应用重要不等式确定最值时,忽视应用的前提条件特别是易忘判断不等式取得等号时的变量值是否在定义域限制范围之内。例、 已知:a0 , b0 , a+b=1,求(a+)2+(b+)2的最小值。错解 :(a+)2+(b+)2=a2+b2+42ab+44+4=8(a+)2+(b+)2的最小值是8【易错点分析】 上面的解答中,两次用到了基本不等式a2+b22ab,第一次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b=,第二次等号成立的条件ab=,显然,这两个条件是不能同时成立的。因此,8不是最小值。解析:原式= a2+b2+4=(

14、a2+b2)+(+)+4=(a+b)2-2ab+ (+)2-+4=(1-2ab)(1+)+4由ab()2= 得:1-2ab1-=,且16,1+17原式17+4=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a+)2+(b+)2的最小值是。【知识归类点拔】在应用重要不等式求解最值时,要注意它的三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即“一正、二定、三相等”,在解题中容易忽略验证取提最值时的使等号成立的变量的值是否在其定义域限制范围内。【练】(97全国卷文22理22)甲、乙两地相距s km , 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速度不得超过c km/h ,已知汽车每小时的运输成本(以元为单位)由可变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可变部分与速度v

15、(km/h)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b;固定部分为a元。(1) 把全程运输成本y(元)表示为速度v(km/h)的函数,并指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2) 为了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小,汽车应以多大速度行驶?答案为:(1)(2)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小,当c时,行驶速度v=;当c时,行驶速度v=c。【易错点10】在涉及指对型函数的单调性有关问题时,没有根据性质进行分类讨论的意识和易忽略对数函数的真数的限制条件。例、是否存在实数a使函数在上是增函数?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易错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及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判断方法,在解题过程中易忽略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这个限制条件而导致a的范围扩大。解析:函数是由和复合而成的,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方法(1)当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