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教学设计2.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778784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乡偶书》教学设计2.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狮岭镇冠华小学 郭永洪教学目标:、认识“偶 鬓 衰”三个生字,会写“音、客、何”三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喜悦又忧伤之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复习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叫咏柳,你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课件)、介绍背景:(出示课件)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诗人贺知章,直到八十六岁才告老还乡。、揭示题目: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贺知章写的另一首古诗回乡偶书。

2、(师板书课题)、解题: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偶然)、(写)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谁回故乡?(贺知章)什么时候回故乡?(八十六岁)。哪句诗写诗人离开家乡很就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二、自由读诗,初步感知。1、给不会读的生字加上音节或问老师,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2、出示生字 偶 鬓 衰 音 客 何3、出示词语 偶然 两鬓 衰老 音乐 客人 何处 指名读,师生纠正。齐读生字新词。三、指导书写,培养习惯、让生找出本诗的生字,并看看要怎么正确书写。、出示课件中的生字书写顺序,师边讲解。、学生试写(每个生字各写个),师巡视,生写后互检。四、细读品味,

3、感悟理解1、这首诗共有几句?2、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指名读。(多音字“少”)找出反义词:少-老 小-大引导学生边观察插图边说意思(板书:少小、老大、音无改、鬓毛衰)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师归纳,生质疑。师:看来同学们不仅会读,还会思考。那么你们能“从乡音无改”与“鬓毛衰”这两个词中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在离别多年后又返回到养育了自己的家乡与故乡的人们团聚,想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时一定会兴奋不已。现在谁能用读出作者此时的喜悦心情?(指名读、齐读)3、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 出

4、示句子,指名读、齐读。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行诗的?师:你能想像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无奈、忧伤)指导朗读古诗。4、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讲一讲?(指名讲,同桌互讲,全班交流)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思乡)5、指名读诗、范读(出示课件)、生画节奏。我们就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再读一读这首诗。五、拓展。 同学们,贺知章回到故乡后,面对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现在请同学们欣赏第二首,一起与作者体会回到家乡的那种感受。(出示课件,师诵读: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六、作业设计。把这首诗背下来。板书设计: 回乡偶书 少小 老大 乡音无改 头发白 喜悦、伤感的心情 儿童 不相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