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教学设计[8].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7776278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雎》教学设计[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雎》教学设计[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雎》教学设计[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雎》教学设计[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雎》教学设计[8].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雎教学设计半截塔中学 王欢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吗?诗经。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的关雎。二、 课前展示小组派出两名代表进行诗经文学常识展示。这里强调三点:(一)诗经是我国的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称“国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 间 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颂”:是宗庙祭祀用

2、的乐歌及史诗。(二)诗经三种表现手法赋 就是铺陈直叙。比 就是比喻。兴 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兴”字的本义是“起”。简单地说是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三)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叠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三、精讲点拨1、一读,读准字音。2、二读,注意停顿。3、三读,把握文意。请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结合课下注释,了解一下诗的大意,然后思考这个问题。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抒发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感?同学们在理解诗歌大意的时候,一定

3、要注意,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我把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整理了一下,理解的时候可以借助一下。需要整理的记在课本上。四、合作探究(1)出示讨论题目:1、课前预习2、感知主人公的形象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4、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小组讨论。(2)出示展示组别。(3)小组展示。(4)小组点评。五、拓展延伸小练笔: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优雅地翻译全诗。提示:1.参考课后余冠英的诗2.可以打乱原文诗句的排列顺序。六、布置作业完善小练笔,预习蒹葭。七、教学反思:设计这节课的时候,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是想借助这首关雎,引导学生学习诗经里常用到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重章叠韵的形式和语言上的双声叠韵。所以在介绍诗经常识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了有意识的引导,课堂上要求“读出诗的韵味”时设计了诗歌赏析的问题,也是侧重于其表现手法。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老师在听课的缘故,学生的反应并不是很好,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想着在学习蒹葭的时候,对这个问题还要有所侧重。这节课,也让自己深深认识到了教学上的欠缺,那就是课堂语言的苍白无力。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讲不出诗经里古诗的韵味的。在今后,我应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到读书上,多读书,多思考,沉淀自己的文化底蕴,尽量让自己变得内涵以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