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集体备课.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777599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中访友集体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中访友集体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中访友集体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中访友集体备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中访友集体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中访友集体备课.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 文 集 体 备 课 教 学 案(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组)年 级六年级主备教师吴光梅参与研讨教 师全组语文教师课 题1、山中访友个性化调 整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细心观察、

2、用心领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学习运用。教学准备:课文朗读、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我们非常地幸运,生活在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城。相信我们同学都有过走入山林,到山林中去游玩的经历,可以说说你走进山林时有些什么感受,有些什么收获吗?(和我们的同学一样,作家李汉荣也非常地喜欢爬山,而且对他来说,爬山还有另一种乐趣,那就是可以拜访山中的众朋友。这些好朋友将会让他忘却疲乏,带回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 。在山里他究竟拜访了哪些朋友呢?这些朋友又各有什么魅力呢?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开始我们难忘的山

3、中之旅。)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出示自学要求:(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2)同桌互读,交流生字词的读法及识记方法。(3)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2、学生围绕自学目标自学。3、小组展示,交流学习收获。自主质疑,梳理问题。4、全班汇报,展示交流。A、交流“出门”,感受心情。1、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3)

4、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B、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捕获感知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请同学们再自由地、放声地读读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这些朋友的?交流讨论。C、齐读课文,感悟深情1、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2、交流同学们划出的句子。(1)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出示古桥图片,思考: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2)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

5、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3)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4)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共读。三、作业:1、抄写含有要写的字的词语。2、有能力的同学将第三自然段熟读至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精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复习引入:1、听写词语。2、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二、精读领悟:朋友相见,感受情意,学习写法1、出示自学目标:除了“古桥”这位老朋友以外,作者还探访了哪些好朋友呢?他们之间情谊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中

6、感知的? 2、学生自学感悟。 3、小组交流体会。4、集体交流探究,品评赏读:(一)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1、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朗读来加深自己的体会。2、有感情地朗读: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在年轮里旋转、流淌。a.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b.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c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d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几遍。(二)1、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指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段。2、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

7、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3、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教师随意读某一位朋友的话,指学生作答。三、赏读升华:1、有感情地朗读整段话:同桌对读,师生轮读。(1)细读,思考:作者看到落花与落叶联想到了什么?(2)引导讨论:作者从落花、落叶、石头中体会到了什么?2、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忽然,雷阵雨来了,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1)默读,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2)雨大吗?下雨时的情景什么样子?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电闪雷鸣、瓢泼大雨等)(3)如何理解“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齐读一遍。句式改写训练,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3、作别朋友,临行寄语(1)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交流发现。(作者在山中呆了整整一天;首尾呼应等。)(2)带着“好心情”,有感情地读课文。四、拓展训练:1、通读全文,交流: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学习后收获。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到三个部分,背诵下来。板书设计: 古桥大树 山中访友 (与大自然深情地对话)热爱大自然 山泉 溪流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