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慧道心理咨询中心薛连福主任接受今晚报采访.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775821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慧道心理咨询中心薛连福主任接受今晚报采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天津市慧道心理咨询中心薛连福主任接受今晚报采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天津市慧道心理咨询中心薛连福主任接受今晚报采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津市慧道心理咨询中心薛连福主任接受今晚报采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慧道心理咨询中心薛连福主任接受今晚报采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月7日薛连福主任接受今晚报采访 天津今晚报八零九零后版记者于2012年10月7日采访天津慧道心理咨询中心身心健康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督导薛连福主任以及中心心理咨询专家杨燕老师(天大教授),就“独苗军训脆男玻璃女多首遇群居90后难适应”相关话题给与点评和建议。 大学开学的第一课就是军训,对于绝大多数习惯独处的90后而言,这意味着“群居”生活的开始。然而,当爆出某大学3500名新生两周军训就有6000人次就医、为躲避整理内务男生长期“蹲厕所”成了“脆男”和家长与女生“演双簧”请假逃课等现象后,人们发现长在温室中的90后在突然面对一个新环境时,在心理和生理上是特别的不适应。 嫌军营公厕脏 大便憋三

2、天 离开舒适安逸的家,没有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独自面对军训生活时,许多90后因为“水土不服”而遭罪不少。子墨就因为嫌军营的公厕脏,军训三天一次都没有大便。“我们军营在郊外,条件比较艰苦,厕所还是老式长条型的通厕,隔一段时间才能冲水,有时也不能完全冲干净,臭极了,我们都捏着鼻子小便,因为厕所脏,不习惯蹲式,我就干脆憋着。”子墨还说,他们班像他这样连续三四天憋着不大便的同学挺多的。因为一直忍到军训回家,结果子墨到家后又是拉又是吐,去医院输液好几天才恢复。 军训的伙食自然没办法跟家里相比,“米饭很硬,菜特别咸,还清汤寡水的,看着就没食欲!”只吃了一顿军营里的饭,王平就和军营的伙食说拜拜了,集体吃饭时

3、他“点到为止”,装装样子,回到宿舍就吃自己带的饼干、面包。而最让他糟心的是大家要一起睡大通铺,“在家都是自己睡一张大床,现在睡觉两边都是人,再加上有人磨牙,打呼噜,头两宿我都睡不着!”南开大学大一新生小文说,自己军训时最受不了的就是排队洗澡,“大家都是同一个时间奔向澡堂,十几个人排队等一个淋浴喷头,轮到了也只能冲那么五六分钟,根本洗不痛快!”同学中还有不会洗衣服的,每天穿着汗臭味的训练服,而袜子、内衣穿脏了就直接扔掉。 习惯“独尊” 迁就别人难 在军训中,90后最容易出现“不合群”的现象,因为长期在“独尊”的环境中长起来,让他们很难去主动适应别人、更不会相互迁就。 如今,90后已经不像过去的新

4、生那样对教官的要求唯命是从,不敢有任何异议,他们更看重自己的“权益”,甚至把教官的高标准、严要求当成是对自己的虐待和侵权,公开与教官“叫板”。李纬的教官是出了名的“魔鬼教官”,训练严格,动作不到位就会“拖堂”训练,看到别的班都放了,只有自己班还在站军姿,李纬就觉得特委屈,“报告教官!凭什么多占用我们的时间?”他直接质问教官,教官问他:“你有意见?”他说:“我就是有意见!这是体罚!”跟教官对峙后,李纬在教官查房时故意不叠被子不收拾东西,后来在辅导员的多次开导下,才化解了对教官的不满情绪。 新生来自不同地方,生活习惯上也有很多差异,小娜和小晶住在同一个宿舍,两个人睡上下铺,小娜晚上十点以前就要躺到

5、床上,睡觉必须关灯,可小晶是夜猫子,不是发短信就是用手机看电影,俩人为每天手机短信的声音争执不休,刚开始还是拘着面子拿话互相“点”,后来就直接对吵了,有一次小晶急了,直接在下铺把小娜床头灯的插头拔了,转天两个人都找到辅导员,嚷嚷着“有她没我”,非要调换宿舍不可。 遭遇“群居” 爱集体也烦集体 在温室独处了很长时间后,以“自我为中心”是90后的处事原则,集体观念与张扬个性之间的较量很激烈,也很频繁,所以在很多涉及集体利益的问题上,90后可能会表现出在集体观和大局观上与社会主流的冲突。 天津大学电信学院的小柯说,通过军训,真的爱上了这种集体生活,特别喜欢大家齐心协力去做好一件事的那股劲儿,但是并不

6、是所有的同学都和他一样,“军训的结业式上有汇演,我当时就特别想拿第一,多苦多累都没关系,可是班上的一些同学却觉得这都是虚名,没什么用,所以他们对多拿出时间来训练就不是很赞成。”班里自发组织练习方阵走队时,有的人就会因为嫌累找个借口请病假不来,因为是自发练习,谁也不好强迫他来,可是已经按人数排好的队形还有他的位置,因为他不来就得空出来,“练三大步伐最基本也是最难的就是步调一致,整齐划一,一排人为了找同一个高度有时得互相适应好久,他一次不来,下次再来就跟不上其他人了,在队伍中里出外进的,所有人还得陪着他重新练。”小柯说。 天津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生导师、天津慧道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专家杨燕老师认为,

7、90后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对周围新事物敏感程度高,但也有脆弱的一面,就是跟别人沟通时常以自我为中心,对群体淡漠、不关心,不能带来“实惠”就不参与,没有大局观念和集体意识,这些问题都是90后首遇“群居”生活后表现出来的诸多不适,也是当前教育面对的一大课题。因此,应该尽可能多的让90后参与群体活动,从烦集体到爱集体才能树立“唯他”意识,才能让90后感受到集体的快乐。 社会应给90后一个“群居”适应期 天津市慧道心理咨询中心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薛连福主任认为,绝大多数90后家庭生活条件都已经改善,特别是城市里的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房间、空间,加上上大学之前家长关注的只是学习,孩子基本没有生活层面上的经历,

8、比如洗衣、做饭、收拾房间等高度依赖父母,这就从客观上培养了他们的“不兼容性”。还有就是90后,尤其是城市中的90后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有更多游戏的机会,自然不会在游戏中学习如何建立伙伴关系,比如说集体意识、角色互换等能力欠缺。在家是核心,在学校强调的只是同学之间在成绩上的竞争关系,而丢失了相互亲密的伙伴关系。所以,当90后首次面对“群居生活”军训时,这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生存环境会让他们感到不适。 但这并不能责怪90后,从自我空间走向一个全新的群体环境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的。首先,学校应该有意识地给大学生一个过渡期,要考虑他们的“原生”环境,因为自我空间一旦受到强烈的反差冲击,是很容易亢奋、抵触的。

9、另外,军事化管理对于刚面对“群居”生活的90后来说是一种挑战,所以教官不妨在起初的训练中增加一些娱乐性来引起大学生的兴趣,不要一下子“突变”。军训作为锻炼孩子自立能力和意志品质训练的初衷是好的,但也应该注意方法,90后在生活层面确实有能力上的欠缺,但在“补救”的时候也要客观上尊重他们心理、生理的成长过程,对新生首次群居感到不适应该予以理解,并从饮食、生活、心理上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和照顾,特别是家长要对孩子即将面对的“群居”生活有前瞻意识,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进入一个新的氛围,不要让他们只是停留于指责和抱怨,要知道从独处环境走向“群居”的孩子更需要生活上的照料,情感上的安慰。在孩子军训期间,不少家长还演绎了新时代的“上阵父子兵”,不是在孩子训练期间去送吃送喝提供“补给”的,就是帮着孩子一起“设局”请假临阵脱逃的,家长习惯了给孩子遮风挡雨,看孩子受苦就特别想冲上去“解救”,可这却只能救得一时,对孩子今后独自面对生活是十分不利的。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