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地理二轮小题狂做专练5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7773956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考地理二轮小题狂做专练5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品】高考地理二轮小题狂做专练5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品】高考地理二轮小题狂做专练5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品】高考地理二轮小题狂做专练5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品】高考地理二轮小题狂做专练5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地理二轮小题狂做专练5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地理二轮小题狂做专练5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辅导资料疯狂专练5地球的圈层结构1某地地下30km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的游鱼,都会感到()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上下颠簸D左右摇晃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2图中()A为岩石圈B为地壳C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D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幔3图中、之间关系表示正确的是()ABCD2017年9月27日,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附近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剧烈喷发。火山喷发产生了大量的火山灰与岩浆。读“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示意图”,完成45题。4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球内部的()A地壳B岩石圈C地幔D地核5大量火山灰漂浮在大气中

2、,可能导致()A周边大部分地区温度升高B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C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7年08月0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度,东经103.82度)发生7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回答67题。6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软流层B古登堡界面以下C岩石圈底部D莫霍界面以上7地震发生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觉到()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B先左右摇摆,后先上下颠簸C左右摇摆D上下颠簸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2017年10月31日19时50分在印度尼西亚塞兰岛发生6.2级地震(如图),震源深度

3、30千米,震中位于南纬3.79度,东经127.83度。根据所学知识完成89题。8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岩石圈C地核D软流层9关于此次地震的叙述可信的是()A该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此次地震引发了大规模海啸、风暴潮等次生灾害C地震发生时,处于该海域的船只上的人先感到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D会导致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新的岛屿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A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B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C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D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11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

4、()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答案与解析1 【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的特征。根据地震波的特征可知,横波速度慢,只通过固体物质;纵波速度快,能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纵波的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所以会感到上下颠簸;横波的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所以能感到左右摇晃。由于横波不能通过气体和液体传播,所以飞鸟和鱼只能感觉纵波,感到上下颠簸,所以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的游鱼,都会感到纵波,感到上下颠簸,C正确,ABD错误。故选C。【答案】1C23【解析】第2题,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以及读图分析能力。据图可知,为

5、地表以下,莫霍面以上,应为地壳,A错误;为软流层之上,应为岩石圈,B错误,C正确;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核,D错误。故选C。第3题,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以及读图分析能力。据图可知,为地壳,为地幔和地核,为岩石圈。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并列且包含,而有交集部分,D正确,ABC错误。故选D。【答案】2C 3D45 【解析】第4题,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地幔上部有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C对,ABD错。故选C。第5题,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大量火山灰漂浮在大气中,使大气中悬浮物增多,可导致大气云系增多,反射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周边大部分地

6、区温度降低,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C对,ABD错。故选C。【答案】4C 5C67 【解析】第6题,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内向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地核和地幔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地幔和地壳的界面是莫霍界面,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震源深度20千米,应该位于地壳,软流层位于地幔。故选D。第7题,本题考查地震波的特点。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速度快,横波速度慢,所以发生地震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觉到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A正确,BCD错误。故选A。【答案】6D 7D89 【解析】第8题,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地

7、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厚度最大,地核与地幔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幔与地壳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在一起是岩石圈,岩石圈以下是软流层;此次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而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故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岩石圈,B对,ACD错。故选B。第9题,本题考查地震灾害的相关知识。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可知该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A正确;风暴潮是由强风引起的,不是地震引起的,B错误;由于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故地震发生时,处于该海域的船只上的人只能感到上下颠簸,C错误;火山往往引发地震,地震引发火山可能性小,D错误。故选A。【答案】8B 9A1011 【解析】第

8、10题,本题考查自然界物质循环相关知识点。指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浓度,减弱温室效应,故C正确。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在海洋覆盖下的大陆架地区同样有分布,海上油气资源的开采以及石油的泄漏会影响到海洋水环境,故A错误。指工厂排出的废气,主要为二氧化碳;能够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为氟利昂,主要用于冰箱制冷,故B错误。指沉积岩层中的动植物遗体在地下经历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而逐渐形成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过程,故D错误。故选C。第11题,本题考查大气二氧化碳 浓度增加的影响。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增强,A错;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增强,B正确;气候变暖会加快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和亚寒带针叶林向较高纬度地区扩展,因此C和D错。故选B。【答案】10C 11B精品地理教学资料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