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处理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77244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洞处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溶洞处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溶洞处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溶洞处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溶洞处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溶洞处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洞处理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洞处理特种袖阀管施工方案*工程公司二 0 一*年*月*日.*溶洞处理特种袖阀管施工方案工程名称: *溶洞处理工程地点: *对面施工单位: *工程公司编制部门:技术部审批部门:技术部编 制 人:*审批人:编制日期: 201*年 *月0*日审 批 日 期 : 201*年 月 日.目录一、概述2二、工程地质条件.2三、工程地质条件分析.3四、特种袖阀管结构及注浆方法特点简介.4五、工程量布置及施工技术要求.4五、袖阀管注浆施工.5六、工期计划 .6七、施工技术措施.7八、质量保证措施.7九、安全生产措施.8附件一、特种袖阀管结构示意图.9附件二、袖阀管法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10附件三、钻孔注浆

2、施工技术参数表.11.*溶洞处理特种袖阀管施工方案一、概述本工程位于*内( *),项目总用地面积1*m 2,净用地面积 *9m 2,项目建设内容为: 两层地下室,主要功能为人防、停车库及设备用房; 地上 * 栋2* 层塔楼含 * 层裙楼,基坑周长约 2*m,建筑高度为 *.5 米,最大高宽比 4*.60 ;设 * 层地下室,建筑面积 29541,基坑开挖深度约 8.4 9.45m,主体结构采用框架 - 剪力墙结构体系,工程桩采用钻(冲)灌注桩施工工艺。主要功能为 *用房。二、工程地质条件本场地主要工程地质分层为:人工填土层(Q4ml)、冲积成因土层 (Qal ) 、风化el残积土层 (Q )

3、及石炭系测水组( C1dc)基岩等四大类,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 Qml)层号土性为素填土:褐黄色, 褐灰色,湿- 稍湿,稍密状,主要由粘性土、碎石、建筑垃圾等组成。该层厚度1.50 3.70m,平均厚度2.82m。层顶埋深0.00m,层顶标高 8.33 9.79m。( 2)冲积土层( Qal)层号(分为淤泥质土 1、2 粉质粘土 2 层)淤泥质土 1: 场地内有 113个钻孔有揭露,深灰色、灰色,饱和,软塑,局部含少量粉细砂,具嗅味,该层厚度 2.50 6.70m,平均厚度 3.69m。层顶埋深 1.50 3.70m,层顶标高 4.83 7.82m。粉质粘土 2:场地内有 144 个

4、钻孔有揭露,褐黄色、褐红色,可塑,局部含较多粉细砂。该层厚度2.00 11.00m,平均厚度 6.18m。层顶埋深 1.50 8.70m,层顶标高 -0.16 7.78m。( 3)残积土 (Qel) 层号粉质粘土 : 场地内有 38 个钻孔有揭露, 深灰色、褐红色,硬塑状,粘性一般,.为灰岩风化残积土, 该层厚度 1.10 11.20m,平均厚度 3.87m,层顶埋深 8.50 13.10m,层顶标高 -4.33 0.71m。2、基岩( C1dc)本场地基岩为石炭系测水组(C1dc)地层,岩性为灰岩。钻探深度范围内,按风化程度可分为中、微风化岩2 个风化带,详细描述如下:层 溶洞:有 95 个

5、钻孔有揭露,见洞率为65.9%,多为充填型,充填物多为粘性土及岩石碎屑,局部夹灰岩薄层,粘性土呈可塑状,溶洞厚度0.30-16.00m 。钻探过程岩面多漏水,且终孔后的钻孔(其它钻孔施工过程中)有出现涌水现象,说明溶洞具有一定的连通性。个别钻孔溶洞内无充填,钻进过程出现掉钻现象。 1 层 中风化灰岩 :灰色,裂隙发育,溶蚀现象强烈,方解石脉网状充填,岩芯呈块短柱状、溶蚀半边状,岩质较硬,局部孔段夹薄层微风化岩。 该层揭露厚度 0.20 11.10m,平均厚度 2.18m,层顶埋深 10.8 47.20m,层顶标高 -37.93 -7.38m 。 2 层 微风化灰岩 :灰色,灰白色,隐晶质结构,

6、中厚层状构造,裂隙不发育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芯呈短长柱状,少量块状,岩质坚硬。该层揭露层厚为 0.20 13.m,平均厚度 3.86m,层顶埋深 10.1 51.60m,层顶标高 -42.33 -1.14m 。该层取岩样 20 组,其天然单轴抗压强度 fc 值为 38.2 76.1MPa 平均值 58.2MPa,标准值 53.1MPa。三、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钻孔 *个,有 *个钻孔见到溶洞,遇洞率为65.9%,见溶洞发育一览表,附表4。采用冲孔桩基础,以微风化岩带作为桩基础持力层,嵌岩深度不少于1.0m(本次超前钻探孔孔口标高8.33 9.76m,桩基施工应按孔深为准,并结合钻进时效,返渣等情

7、况综合确定)。根据以上情况,按照设计要求,我公司拟采用新型特种袖阀管注浆工法, 进行注浆止水加固施工, 现将注浆止水加固工分述如下:.四、特种袖阀管结构及注浆方法特点简介1、特种袖阀管管结构主要有52mmPVC外管、 6 分镀锌注浆内管、第一层加长橡皮套、第二层橡皮套、密封圈等组成。详见特种袖阀管结构示意图。2、袖阀管是一种只能向管外出浆,不能像管内返浆的单向闭合装置。灌浆时,压力将小孔外的二层橡皮套冲开,浆液进入地层,如管外压力大于管内时,小孔外的二层橡皮套自动闭合。3、每个灌浆长度固定为30cm-50cm,还可以根据地层情况调整灌浆长度,实现定量定尺可控灌浆。4、可根据需要灌注任何一个灌浆

8、段,还可以多次重复灌浆。5、可使用较高的灌浆压力,灌浆时冒浆和串浆的可能性小。6、钻孔和灌浆分开,提高了钻孔、设备的利用率。7、可在一个孔内灌注几种浆体。8、在施工场地受到限制时,可针对性的对故障段实施打定向斜孔注浆,加固地层。9、由于在被加固的地层中,进行了多点、定量、均衡的注浆,注浆,注浆体在地层中均匀分布, 均匀连接,因此,大大提高了被加固地层段的整体稳定性。五、工程量布置及施工技术要求(一)各溶洞概况:见溶洞发育一览表附表 4(二)注浆孔布置因溶洞范围暂时无法确定, 故暂不做整体性布置。 对于有溶洞的勘察钻孔处,施工时结合钻孔情况,详细确定钻孔数量及相关注浆要求。1、注浆孔间距:依据初

9、勘时钻孔情况,初步确定如下注浆孔间距,注浆孔间距为行距 1.5m,行距 1.5m,梅花型布设,本次注浆扩散半径为 0.8m;2、钻孔深度:钻孔深度依据各勘察孔所反映的溶洞深度确定,注浆段初定为 12 48m;3、注浆量:(1)如钻孔时发现溶洞或在原位勘察孔处钻孔,则按溶洞处理,需大量灌注水泥浆,具体数量以现场实际操作为准(或以钻孔发现的溶洞宽度为准);(2)其余钻孔未发现溶洞的,则按200kg/m 水泥用量进行灌注;.(三)、注浆加固完成,经业主、监理、设计及承包商共同研究论证后可进行试抽水,以检验注浆效果。(四)、注浆技术要求:(1)、注浆材料为:水玻璃、32.5R 普硅水泥;( 2)、浆液

10、配合比:双液浆:水:水泥: =1:1,水:水玻璃 =1:1,水泥浆:水玻璃 =1:1单液浆:水:水泥 =0.6 :1设备名称型号工作范围( m)数量功率( kw/ 台)钻孔机XY-100钻深 100m8 台注浆泵PW-150压力 8Mpa6 台5.5搅浆机400L6 台3.5(3)、注浆压力: 0.4-0.5Mpa 。(4)、终灌标准:达到注浆压力稳压5 分钟后终止注浆。五、袖阀管注浆施工(一)、施工组织1. 机械设备安排(注浆机械设备见下表)2 、施工人员配备(1)、施工队长: 1 人(2)、工程技术人员: 4 人(3)、钻孔班: 24 人(4)、注浆班: 36 人(二)、注浆施工1、注浆前

11、的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始注浆前,须充分做好下列各项准备工作:(1)、详细分析研究神经要求、地质条件,考虑所需的设备、器材人员配备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2)、参加施工图纸审查,明确图纸及技术要求。(3)、现场施工测量放线,放注浆孔位、进行内部核对,并对甲方复核、.签证,避免错漏,测量后的每一个注浆孔位应用竹签做好标记,发现有隐蔽障碍物,提前处理。(4)、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修保养。(5)、做好各种注浆材料的备料工作。(6)、配备健全各种工作人员,明确岗位及责任。(7)、进行各种安全检查。平整场地道路,安装水源、电源、搭临时设施,规划施工场地使用布置。2、施工工艺流程见袖阀管法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3、钻孔注浆施工A: 钻孔注浆施工步骤1)定好孔位后,各孔严格规定的钻孔深度(参照溶洞附近超前钻揭露溶洞深度确定钻孔深度),开始钻孔,采用 110mm口径硬质合金钻头(遇到石灰岩采用金刚石钻头) 钻进,如遇到空洞或破碎带则钻进穿过,详细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