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实践技能考试基本技术.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7768866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实践技能考试基本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口腔实践技能考试基本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口腔实践技能考试基本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口腔实践技能考试基本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口腔实践技能考试基本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实践技能考试基本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实践技能考试基本技术.doc(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践技能考试采用三站式考试的方式。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总分为100分,60分合格。第一考站:(1)考试内容:无菌操作、一般检查、职业素质以及特殊检查。(2)考试方法:现场操作并如实填写口腔检查表。第二考站:(1)考试内容:口腔基本操作技能和临床基本急救技术。(2)考试方法:口腔基本操作技能考试方法由考生在口腔专用模型、自带的离体磨牙上现场操作,或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基本急救技术考试方法由考生对模拟人操作或2名考生互相操作。第三考站:(1)考试内容:病史采集、病例分析、医德医风和辅助检查结果的判读(牙髓测验、X线检查、实验室检验)。(2)考试方法: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考试方法采用计算机阅题

2、,口述作答。医德医风和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的考试方法采用多媒体考试,考生在计算机上根据试题要求进行作答。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的考试方法采用多媒体考试,考生在计算机上根据试题要求进行作答。项 目项目数量分值(分)考试时间(分钟)第一站无菌操作242419一般检查313职业素质13特殊检查14第二站口腔基本操作技能333453037基本急救技术2127第三站病史采集152317病例分析118医德医风1287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牙髓测验22X线检查12实验室检验12合计10080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基本操作技能: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是外科术中用于避免手术伤口感染的一种预防措施。口腔颌面部存在的腔窦是细菌寄生和繁殖的

3、温床,术后发生感染的机会较多。故口腔颌面外科的手术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彻底的消毒和灭菌,以防术后感染和交叉感染,保证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一)洗手卫生洗手步骤:1.取下手上的饰物及手表,打开水龙头,弄湿双手。2.接取抗菌洗手液或肥皂。3.采用6步法洗手,每步至少洗5次,充分搓洗15秒钟以上。4.流动水冲洗,用消毒纸巾彻底擦干。“6步法”具体为:第一步是掌心檫掌心。第二步是手指交错,掌心檫掌心。第三步是手指交错,掌心檫掌心,两手互换。第四步是两手互握,互檫指背。第五步是指尖摩擦掌心,两手互换。第六步是拇指在掌心转动,两手互换。外科手消毒步骤:1.取下手上的饰物及手表,打开水龙头,

4、弄湿双手及手臂。2.用无菌毛刷蘸消毒好的肥皂水刷洗双手和前臂,常用三段刷洗法:一段是从指尖到腕关节,二段是从腕关节到肘关节,三段是从肘关节到肘上10cm.两侧向上逐段交替刷洗,手部为重点,注意刷洗甲缘、甲沟、指蹼等处。每次刷完后,手指朝上肘关节朝下,用流动的清水冲净肥皂水。反复刷洗三遍,共10分钟。刷洗第二遍时,应更换消毒刷。3.洗毕,取两块无菌毛巾擦干双手,然后取其中一块从手腕开始擦至肘上部,再用另一块无菌毛巾以同样的方法擦干对侧手臂。擦过肘部的毛巾不可再擦手部。如果用1:1000新洁尔灭溶液代替70%酒精,则刷手时间可减为5分钟。浸泡时,用桶内小毛巾轻擦洗5分钟取出,待其处自干。4.将双手

5、和双前臂浸泡于70酒精桶内5分钟,浸泡范围应超过肘上6cm.5.泡毕提起双手臂,保持双手向上屈肘,在胸前呈拱手姿势,不可接触任何未经消毒的物品。否则即应重新洗手。(二)戴手套戴无菌手套的原则是未戴手套的手,只允许接触手套的里面,已经戴手套的手只能接触手套的外面。用左手提起右侧手套的翻折部,戴在右手上;再用已戴手套的右手插入左手套的翻折部内,戴在左手上。将手套翻折部翻盖住手术衣的袖口。洗净手套外面的滑石粉。(三)口腔黏膜消毒1.术前准备病员在术前应行理发、沐浴和备皮。与口腔相通的大手术,特别是需植骨、植皮者,应先作口腔洁治、龋齿充填和残根拔除,并用1:5000高锰酸钾或1:1000洗必泰含漱。2

6、.手术区常用消毒药物(1)碘酊用以口腔内消毒其浓度为1,颌面部为2,头皮部为3。使用后应予脱碘,碘过敏者禁用。(2)洗必泰液为广谱消毒剂,刺激性小,故使用广泛。用于皮肤消毒时,其浓度为0.5,以0.5洗必泰酒精(70酒精)消毒效果更佳。口腔内及创口消毒浓度为0.1。(3)碘伏含有效碘0.5的碘伏水溶液用于皮肤和手的消毒,同样也可用于口腔黏膜的术前消毒,其作用优于碘酊。具有消毒彻底,刺激性小,着色浅的优点。(4)75酒精最常应用,其消毒力较弱,故常与碘酊先后使用,起脱碘作用。3.消毒方法及范围考试大()(1)消毒方法消毒前先用干棉球擦干术区。一般应从术区中心开始,逐步向四周环绕涂布,但感染创口相

7、反,应从清洁的四周向感染伤口涂擦。口腔内手术先消毒口内,再消毒口外面颈部。(2)消毒范围头颈部手术应消毒至术区外lOcm,以保证有足够的安全范围为原则。4.注意事项在作口腔黏膜活组织检查时,不宜采用碘及其他有色药物消毒,以防影响组织染色,可以采用70酒精消毒。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本操作技能:口腔检查口腔检查既要关注局部情况,也应关注与疾病有关的全身情况,有些口腔疾病实际上是全身疾患在口腔的表征,故口腔检查时应对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不要忽视相关的全身情况。口腔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一)一般检查口腔一般检查应按先口外、后口内的顺序进行,以免遗漏。方法上主要分为视诊、探诊、扪诊、叩

8、诊、咬诊和嗅诊。1.口外检查内容(1)观察面部是否对称,有无肿物、肿胀。如有则应注意肿物、肿胀的准确部位、周围解剖界限、直径大小、色泽、性质等,必要时可画图表示。对两侧不对称者,应注意区别是一侧肿大、膨隆,还是另一侧萎缩、缺损。颌面部扪诊时,应检查眼框、颧骨、上颌骨、鼻骨、下颌支、下颌角及下颌体。检查其对称性,有无膨隆、缺陷、压痛。(2)颌面有无畸形或缺损,如有畸形或缺损,除文字描述外,最好绘图补充说明。(3)有无瘢痕、窦道,皮肤颜色及光滑度。(4)检查面部肌肉。当患者做咬颌运动,以手指触摸咀嚼肌对比两侧肌力。当患者闭眼后,用手指将上下睑分开,对比两侧肌力。对疑为面神经损伤者,应观察双眼是否能

9、闭合及吹口哨时双侧唇部运动状况。(5)淋巴结有无肿大检查时应按一定顺序,由浅人深,滑动触诊。面颈部淋巴结检查时,患者取坐姿,医生位于患者的右前方或右后方。患者头低向前方偏检查侧,肌肉尽量放松。检查先从枕后开始,再是耳后、耳前、腮腺、面颈部、颌下、颏下,再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及后缘,按各解剖区检查颈部淋巴结。仔细检查颈深、浅淋巴结,颈部淋巴结的所在部位和引流方向。淋巴结如有肿大,应注明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或波动感及与皮肤或基底部有无粘连等。(6)颞下颌关节运动有无异常,如双侧运动是否协调、有无杂音、杂音性质及其与开口运动的关系,最后检查髁突附近组织情况,如髁突前后方、乙状切迹及各

10、组肌群的肌肉等部位。常用方法:耳屏前扪诊法,双手食指分置与双侧耳屏前髁状突外侧面,嘱患者做开闭口运动。判断髁状突的活动度感觉,有无弹响和摩擦感外耳道指诊法,双手小指置于患者双侧外耳道内,对比双侧髁状突动度和压痛(7)咀嚼肌检查:依顺序扪压颞肌,嚼肌等有无压痛。口内扪诊:嘱患者小张口,医生用食指或小指扪诊。颞肌触诊点在下颌升支前缘向上。翼外肌下头触诊点在上颌结节后上方,翼内肌下部触诊点在下颌磨牙舌侧的后下方下颌运动检查:通过让患者做开闭口,下颌前伸,及侧方运动来检查颞下颌关节是否正常颌关系检查:主要检查颌曲线及补偿曲线。颌面有无磨损,是否有创伤颌,深覆颌及锁颌等情况存在。还应注意后牙缺失情况,缺

11、失时间以及和关节病发生的情况等。2.口内检查内容(1)张口度临床上张口受限可分为4度(以切牙的切缘间距为标准)轻度张口受限:切牙距在3cm以内、2cm以上者;中度张口受限:切牙距在12cm者;重度张口受限:切牙距在1cm以内者;完全性张口受限(即牙关紧闭):完全不能张口。(2)病变部位的描述病变的准确部位、周界、大小(以em直径计)、性质等。对于唇、颊、舌、口底、颌下的病变,可双手口内外合诊检查,以便准确地了解病变的范围和性质。做唇舌部的双颌诊时,以一手的拇、食指分别置于病变的两侧进行扪诊。以了解病变的范围和性质等。口底部的双颌诊用双手合诊。根尖部扪诊,用手指扪压牙龈。检查龈沟内有无炎性渗出,

12、根尖部有无波动感和压痛。(3)咬合关系检查检查时,医生位于患者右前方,观察前牙,后牙咬合关系以及中线关系、正中颌时磨牙咬合关系:中性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在下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轻度远中错颌关系上下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相对完全远中错颌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与下第一恒磨牙第二双尖牙之间轻度近中错颌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与下第一恒磨牙远中颊尖相对完全近中错颌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与下第一,二恒磨牙之间正中颌时前牙咬合关系:覆盖:是指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其距离在3mm以内为正常,超过者为深覆盖度深覆盖: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35mm之间者度深覆盖:上前牙

13、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57mm之间者度深覆盖: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大于7mm者覆颌:是指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的垂直距离度深覆颌: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在1/31/2之间者度深覆颌: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在1/22/3之间者度深覆颌: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大于2/3之间者,下前牙咬在上前牙龈组织上中线关系:正常时两侧上下切牙之间连线与面部中线一致。当上下中切牙中线偏移时,可以用mm记录上下中切牙中线与面部中线距离,以反映中线偏移程度。此外应注意患者是否反颌,锁颌,牙列拥挤以及牙间隙等。(4)牙周情况有无牙龈红肿、萎缩、牙周袋、牙周溢脓、牙松动等。牙周探诊牙周探诊是牙周

14、炎诊断中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主要目的是了解有无牙周袋或附着丧失,并探测其深度和附着水平。牙周探诊内容:深度,附着水平,探诊出血,根面牙石全口检查时,应按一定顺序进行。一般从右上后牙开始,顺象限顺序完成。应用钝头有刻度的牙周探针。用改良握笔法握持探针,用中指做支点或中指和无名指共同做支点,支靠在邻近牙的颌面,切缘或唇面。探诊时,探针应沿着牙齿长轴分别在颊、舌侧的远中、中央、近中进行测量,探针必须与牙体长轴平行,探针尖端应始终紧贴牙面,沿着牙周袋底的宽广度提插式行走测量。每个牙要记录6个位点的探诊深度。探诊时,支点要放稳,用力不可过大,以2025g为好,做到既探测到实际深度,又不致使患者疼痛和损伤。

15、训练方法是,将探针插入指甲内,轻轻压迫显示指盖发白且不造成疼痛和不舒服的感觉为适宜力量。探诊的方法是将CPI探针插入到龈沟底或袋底沿沟底作上牙向上下牙向下探诊,如自第二磨牙远中颊沟探到近中沟,再对舌(腭)侧龈沟作探诊。一个区段的指数牙检查完后再观察有无出血情况,因出血情况有时出现在探诊后1030秒钟。如果在一个区段内第一次探诊就发现牙周袋深度5.5毫米以上(计分4),则该区段不需作第二次探诊。指数牙探诊后最深牙周袋深度在3.5毫米以上,5.5毫米以下者计分为“3”;如果没有牙周袋,只发觉有牙结石及牙龈出血,则计分为“2”;若只有牙龈出血则计分为“1”;总之每个区段是按最重情况计分。附着丧失的测量牙周袋是指龈缘至袋底的距离;附着水平是指釉牙骨质界至袋底的距离。附着丧失的计算如下:牙龈增生者:附着丧失袋深釉牙骨质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