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报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76608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市场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市场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市场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市场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场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调研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场调研报告上海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民众心理接受度比较Engine调研小组2006-9目录执行摘要:. ( 3 )引言.( 4 ) 第一点:影响民众选择就医地点的因素.( 5 )第二点:私立医院网点不多,但已基本遍布上海,已进入民众视野.( 6 )第三点:民众对私立医院有直接认识的不多.( 7 )第四点:私立医院给就医者留下的印象尚可.( 7 )第五点:信赖度和医保制度是限制私立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 8 )第六点:私立医院的广告过滥、不能给人以信任.( 9 )第七点:公立医院的价格和服务水平是软肋.( 10 )第八点:多数人就医的首先是公立医院.( 10 )第九点:民众理想中的医院是什么样的

2、.( 11 )结论:.( 12 )附录:. ( 15 )执行摘要一:研究的问题1通过调查研究,找出影响心理接受度的因素,并预测将来医院在患者心理接受度的变化。2通过私立和公立医院的SWOT分析为医院方面提供合理化建议3. 了解上海市医疗机构在市场目前的基本情况,以及就医者的基本信息。4. 研究就医者选择公立或私立医院的动机,考虑因素5. 预测未来公私医院在患者心理接受度的变化,为医院方面提供合理化建议二:数据的收集方法1、二手资料:包括相关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网上的有关评论,调研分析报告。2、一手资料: 主要有深入访谈,小组讨论,座谈会,调查问卷,观察法,神秘顾客法具体操作如下:深入访谈:公立

3、私立医院医生小组讨论,座谈会,调查问卷:在公立私立医院里寻找各年龄段患者进行访谈,分层抽样,样本数量为100份,考虑到年龄和患病的联系,年龄层次样本比例为:2040岁:25份4155岁:25份 5665岁: 15份 6680岁 :25份 80岁以上10份 通过对一手资料的定量分析,结合二手资料对问题进行定性研究。观察法:在数个公立私立医院附近通过人流,停车量的观察,进行比较。神秘顾客法:通过亲身体验医疗过程,发现优劣势涉及医院:长海医院,新华医院,东方医院,万豪医院,真美医院,华都眼科医院等引言医疗,是一个与所有人息息相关,并终身相伴的事件。在我国,医院是人们就医的主要地点。过去由于国情的特殊

4、,我国医院几乎全为公立医院,即非盈利性医疗机构。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宽和人们对医院看法的转变,私立医院数量已大大增加。根据国家卫生部发布的二00五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披露的数据,截至去年底,中国内地以私人诊所为主的营利性医疗机构已经达到十五万六千个,比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多出二万四千个。 在上海市,目前总共有医院530多家,民营医院有50家左右。在选择医院时,除了公立医院,私立医院也随着广告宣传渐渐地进入我们的视野。而医疗制度改革,也由于关乎大众民生成为大家心中影响小康进程的首位问题,公立私立的争论此起彼伏,竞争也愈加激烈。在对我国10年来的医疗制度改革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讨论仍未停息,医疗制度

5、改革的走向尚不明朗的时候,我们小组选择了“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民众心理接受度比较”这一题目进行调研。首先我们认为10年医改并未显著的解决医疗问题。第二,我们认为公立医院及公立医院中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医改讨论中的众矢之的。在这种情况下,10年医改的效果不显著必然与公立医院有极大关系。而私立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私立医院是否能像私营经济改变中国经济一样改变中国医疗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医疗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我们不能武断的对其未来作出评判。不可否认的是,私立医院在中国作为一种新型事物,它已然承载着中国百姓极大的希望。而医疗问题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百姓习

6、惯等诸多方面。我们选择“心理接受度”作为调研对象,原因之一我们无力对医疗问题做全面研究,“心理接受度”这一点相对容易获取数据便于调研。而且心理接受也是影响人们消费的重要因素。我们试图通过的我们的调研来获取民众对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心理接受的现状,以及影响该心理接受度的原因。由于我们所处城市的原因,我们将本次调研的地理范围定于上海市。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实收问卷31份,其中有效问卷31份,属于小样本调研。被访者中男性占38.7%,女性占61.3%;1824年龄段的占25.8%,2535年龄段的占12.9%,3660年龄段的占61.3%。问卷调查的人群包括在校大学生,公务员,企业职员,失业人

7、员。一、 影响民众选择就医地点的因素 这一问题我们设了八个标准项,可多选。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调查影响民众选择就医地点的因素,即研究医院自身客观情况(价格、就医环境、服务水平、医生素质)与医院所处的客观环境(路程),和外部因素(医院名声、医保制度)。价格是我们此次调研的重点之一,因为舆论对公立医院和医改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医疗费用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80.6%的受访者认为价格是影响选择就医地点的因素,可见价格对民众选择就医地点有重要影响。但是价格差别不仅存在于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之间,在公立医院内和私立医院内也存在价格差别。另外从其他数据可以看出价格并不是影响民众选择就医地点的首要因素。就医环境、

8、医疗设备、医生素质、服务水平是医院软硬件水平的综合表现。值得注意的是100%的受访者认为医生素质是影响选择就医地点的因素。可见医院以医为本,民众就医的最终目的是接受医疗,任何一所无法提供可靠医疗的医院都必定是失败的医院。受访者中有45.2%选择了医疗设备一项,可见多数民众并不十分在意一所医院的设备好坏,多数人认为好的医生比好的设备更重要。我们认为形成这一认识的原因除了人们的医学常识以外,还有高额的医疗社团诊断费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相比之下就医环境和服务水平对民众的影响比医疗设备的影响更高。由此,可以再次验证我们的看法,医院以医为本。医院做广告现在已经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以私立医院居多,也不乏公

9、立医院。但是,调查数据显示广告对民众的影响较小,我们将在后面的问题中继续探讨这一现象。医院名声我们认为这是一项外部因素,名声是一所医院综合情况、舆论和民众口耳相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其较难改变,故将其列为外部因素。87.1%的选择率在所有选项中列第二位。医保制度是另一项外部因素。医保制度影响的不是单个医院相关,医保制度也不受任何一家医院影响。据我们了解,我国医保制度规定只有在公立医院就医才能享受医疗保险。这种政策规定造成享受医保的人一般只会去公立医院就诊。从数据可知,医保制度的选择率排在第三位。可见除了医院自身,政策的影响对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影响也是极大的。除了医疗保险制度,国家政策是否在其他

10、方面也对私立医院有不利或限制,我们尚不知晓。二、 私立医院网点不多,但已基本遍布上海,已进入民众视野调查显示81.1%的受访者知道自己的居住地或工作地附近有私立医院。在上海市,目前总共有医院530多家,民营医院有50家左右。私立医院数量约在公立医院数量的1/10,并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该题受访者认为的私立医院包括了:民营医院,私营专科医疗机构和部分私人诊所。在私立医院数量并不多,规模并不大的情况下,仍然有如此高比例的人知道自己居住地或工作地附近有私立医院,可见私立医院取得了民众一定的关注。由此题可得知,私立医院的网点数量上并不多,但已覆盖了多数区域,并且取得了民众一定的关注。在获得这一数据

11、之后,我们即可知道约有81.1%的人在地理方面有去私立医院就医的便利。也可推出,距离并不是影响私立医院的主要消极因素。在得出这两个结论后,我们可以更好的进行接下来的调查。三、 民众对私立医院有直接认识的不多数据显示,有过在私立医院就医经历的人仅占45.2%,再考虑到人们往往更愿意在患小病的时候去私立医院,有对私立医院有较完整认识的人的比例可能更低。有过在私立医院就医的人即是对私立医院有直接认识的人。这一比率偏低造成两个影响,一、去过私立医院的人少,说明民众对私立医院的看法不一定准确;二、这一比例低也说明,民众可能对私立医院有不信任。从数据中还可以看出,有32.3%的人选择“想过,但从来没进去过

12、”。这还是说明了私立医院在民众中有比较高的关注度。有22.2%的人选择了“看过广告或听说过,但没想过要去”,以上两个选项数据说明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对私立医院仍持观望或否定态度。四、私立医院给就医者留下的印象尚可这一项调查出现了非常满意和不满意比例持平的情况,多数人选择了基本满意。将基本满意和非常满意两个数据相加,可以得到在有过去私立医院就医的人中,有86%的人满意私立医院。但是这组数据不能完全说明私立医院的服务到位。在我们的调研中所听说的,和从媒体上获得一些资料也不乏对私立医院的批评。私立医院收费不合理、服务差的消息屡见不鲜。但是我们的受访者为私立医院给出了不错的评价,我们认为受访者是基于综合考虑,并且对比公立医院做出了这样的判断。这项调查的结论是,私立医院给就医者留下的印象尚可。五、信赖度和医保制度是限制私立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这项调查中各有70.6%的受访者选择了“不可靠,可能有欺诈”和“医保制度”。在上文的相关调查中已经说明了“医保制度”是一项对选择医院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本项调查中,医保制度被证明是造成民众不选择医院的关键因素。另外私立医院信赖度低的问题在这里暴露出来。人进医院是去就医,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