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7763639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V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kV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kV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kV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kV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kV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V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泰开变压器有限公司 110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本安装使用说明书为110kV级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的通用部分,包括变压器主体起吊、运输、验收、储存、器身检查、抽真空、真空注油、运行前的检查、试验、运行与维护、安装等,其它说明详见具体型号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和组件安装使用说明书,本安装使用说明书适用于国内使用产品。1 变压器主体的起吊与运输1.1 起吊主体时,必须吊挂所有的主吊拌(详见产品外形图或安装说明书),通常为4个或8个。吊绳与垂线夹角应小于30,各吊绳长度一定要相等且受力均等。主体起吊时要保持平稳和不倾斜。1.2 支撑起主体时,所有千斤顶支架(见产品外形图要同时

2、受力,各千斤顶的升降要同步,速度要均匀。1.3 公路运输时,主体沿长、短轴方向倾斜不得大于15,在一级公路面上运输时,每小时不超过25km;二级路面上运输时每小时不超过15km;在一般路面上运输时每小时不超过10km。1.4 滚动运输和装卸车时拖运速度每分钟不超过5m。在轨道上带变压器小车牵引时,每分钟不超过3m。1.5 铁路运输时按“铁路运输规程”中的规定,但主体纵横向和垂直方向的冲击不得大于3g。2.产品的验收和储存2.1 验收 运输物件的外观是否损坏; 按铭牌和有关资料,核对产品与合同是否相符; 按装箱单检查变压器拆卸运输件是否齐全,在运输过程有无损伤或丢失。2.2 储存 充氮运输的产品

3、.1 首先要检查油箱中的氮气压力,在常温下为不小于10kPa的正压,如果压力为零,应查明原因,产品可能受潮,应进一步检查。.2 如果箱底残油耐压u35kV,含水量小于30ppm,且箱内氮气压力为不小于10kPa的正压时,主体仍可充氮储存3个月,否则应注油储存。.3 充氮储存时,油箱中的氮气压力保持在1030kPa。补充的氮气纯度为99.99%以上,露点应低于-40。.4 充氮储存时,每周应检查一次箱内氮气压力,当氮气压力低于10kPa时应补充氮气。如果氮气压力下降较快,说明有非正常泄露,应及时找出渗漏点并处理好。.5 当储存期需超过4个月时,应注油储存,注油前应将箱底残油放净。注油储存要安装上

4、储油柜。先将箱盖上的盖板打开,从下节油箱上的油门注油使箱内氮气排出,最后油注至正常油面,并排出储油柜油面上的气体。所注油质U40kV,90时介损率tg0.5%,含水量小于或等于20ppm。注油排氮如果是在厂房内进行时,注意通风,防止发生人员窒息事故。 带油运输的产品.1 当箱底油样的油质为:U35kV,90时介损率tg0.5%,含水量小于或等于20ppm,而到货后两个月内即进行安装时,可不装储油柜带油储存。.2 箱底油样的油质为:U35kV,含水量大于30ppm时,应更换符合2.2.1.5的油,注油储存,并安装上储油柜,油注至正常油面,且要排出储油柜油面上的气体(详见储油柜使用说明书)。2.2

5、.2.3 产品到后3个月内不安装时,应安装上储油柜,注入油质同2.2.1.5的变压器油储存。油注至正常油面并排出储油柜油面上的气体。.4 存放过程中要经常巡视油面,发现油面降至最低油面,应及时从储油柜加油管处补油(油质同2.2.1.5)。 拆卸件的存放 拆卸的零部组件,要放在库房中储存,对于温度计、继电器、套管等电气元件必须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中。带油运输的组件,如装有CT的升高座等,仍应充油储存,并要经常巡视,避免渗漏。 变压器主体存放的基础要垫高,高出地面200mm以上,靠近基础周围附近不得堆积残土杂物或有积水等。储存主体距施工作业间距离应大于10m。 运输过程中受潮的产品,应干燥处理后

6、储存。3 变压器总体安装前的检查3.1 在检查变压器器身前,要配好油管路和抽真空管路,管件最好是用不镀锌的无缝钢管,管内部要进行除锈涂漆处理,使用时用热变压器油冲洗。3.2 检查变压器主体存放过程中是否受潮 没有受潮的标准为: a 箱底油样的油质为: U35kV,含水量小于30ppm; b 线圈的绝缘电阻不低于出厂值70%,吸收比R60/R15应大于1.3和介损率tg不大于出厂值的130%(带油储存的产品)。 c 充氮储存的产品,箱内氮气的压力为不小于10kPa的正压,箱底残油的油质同a; d 用2500V摇表检测铁心对地绝缘电阻应接近出厂值。 不符上述条件者,安装后应进行干燥处理。3.3 检

7、查器身的条件 雨、雾、雪和风沙天气,或者相对湿度大于75%时,不能进行检查。 检查前应将器身温度加热到高于环境温度1015(用热油循环加热时,油质应符合2.2.1.5的规定)。3.3.3 在户外吊罩检查产品时,要搭设临时防尘围墙(用塑料苫布),墙高要超过油箱高度。3.4 吊起上节油箱检查器身 主体充氮的产品,应先进行注油排氮(同2.2.1.5),油注至铁芯上铁轭以上,应静置10h后再放净油,吊去上节油箱。 主体充油的产品,将油放净后,吊去上节油箱。 起吊上节油箱前,将无载开关操动机构,或有载开关头拆除(详见开关使用说明书),并打开箱盖上器身定位盖板,取出压固件后(复装时有些件必须装上),及顶紧

8、楔块(见产品外形图),未拆卸的套管应将其接线打开,然后方可起吊上节油箱。 检查器身人员的衣、鞋、帽必须洁净,除所需工具外不允许携带其他物件。所用工具应有严格登记、清点制度,严防忘掉油箱中。 检查器身时,不允许将梯子搭在引线上。对于包有绝缘的引线不得弯折移位。 器身暴露在空气中允许的时间(从放油开始至抽真空时止): a 空气相对湿度在65%以下时,不超过16h; c 空气相对湿度在65%75%时,不超过12h。3.5 检查器身的项目 压钉、压块和压板是否松动或有位移的情况。3.5.2 所有紧固件(金属和非金属)是否松动(引线木件、铜排联结、夹件上梁、两端横梁、铁轭拉带、垫脚、开关支架等处),如有

9、松动或脱落应复位和拧紧。 引线的夹持、捆绑、支撑和绝缘的包扎是否良好,有无移位、倾斜或脱落等情况,如果出现此情况应复位固定,重新包扎好。 开关的传动、接触是否良好(检查方式见开关使用说明书)。 用2500V摇表检测铁心与夹件间绝缘是否良好,铁心是否一点可靠接地。 检查完毕后,清除下节油箱中的残油、污物。然后复装上节油箱及外部组部件(详见安装说明书)。4 抽真空和真空注油4.1 在确认变压器和有关管路系统的密封性能良好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抽真空。抽真空的管路接至变压器油箱顶盖的蝶阀上。4.2 有载开关头上的联管E2或Q(详见开关说明书)用管与抽真空管路并联联接起来,以便使开关油室与变压器油箱同时抽

10、真空(抽真空前开关油室中的油应抽出来);注油管路也要与Q或S接头并联联接起来,以便能使开关油室与变压器油箱同时注油。4.3 抽真空前应将冷却器(包括片式散热器)上下联管处的蝶阀全部打开;水冷却器中不能承受真空的仪器应当隔离开来,将仪器联结处的蝶阀关闭起来(详见冷却器使用说明书)。4.4 抽真空时环境温度低于20时,应将器身加热到20以上(用热油循环加热时,油温应在5070,油质同.5条中的标准)。4.5 抽真空时气体继电器两端的蝶阀,必须处于关闭位置。使变压器主体与储油柜断开,保证储油柜不被损坏。4.6 抽真空或真空注油过程中如果遇到降雨或下雾,最好是停止抽真空,注油存放(油质同.5条),待晴

11、天后再重新抽真空或真空注油。4.7 在抽真空的最初一小时内,当真空度达到50kPa时,无异常现象,继续抽真空到80kPa,无异常现象,继续提高真空度到99.68kPa(残压为1.32 kPa),且保持4小时以上,开始真空注油,油质应符合.5条的规定,每小时注入的油量应当小于5000kg,注满油的时间应大于3h(油面至少注到上铁轭上面),注满油后保持真空度4h以上,然后再解除真空。抽真空时间的多少也可由测量绝缘含水量来确定,当绝缘含水量小于2%时,可停止抽真空。4.8 热油循环 解除真空后,当油样试验结果为U30kV,或含水量30ppm,应当进行热油循环,或循环后再进行抽真空,最后使油质达到2.

12、2.1.5的规定。 储存或内检时器身严重受潮者应进行干燥处理(不带油干燥时绕组温度不得超过93,带油干燥时,上层油温不得超过85)。 如果利用热油循环干燥时,油箱出口油温5070,循环时间不少于20h,通常使全油量循环23次。最后使油质达到2.2.1.5条规定。4.9 补加油。真空注油结束后,从储油柜上的注放油联管(见储油柜使用说明书变压器外形图)向储油柜中加油(油质同.5中的标准),加油时将气体继电器两端的蝶阀打开,同时打开注放油联管端头的蝶阀上的放气塞,待所加油溢出后关闭塞子打开蝶阀(即排除加油管路中的气体),油注至稍高于正常油面后,关闭蝶阀取下注油联管。4.10 注满油后静置24h,然后

13、打开套管、冷却(散热)器、联管等上部的放气塞和储油柜中薄膜上的排气嘴进行排气,待油溢出时关闭塞子。根据最后的油温和油面曲线调整油面(由储油柜的注放油管进行),然后取油样试验应符合.5条规定。4.11 密封性能试验 变压器密封性能试验,使油箱内维持2030kPa的压力,用油柱静压法试漏时,静压24h;加压试漏法时,加压时间为24h,应无渗漏。4.12 在抽真空过程中,真空度上升缓慢或泄露率大于34Pa/h时,说明有渗漏情况,应当检查有关管路和变压器上各组件安装部位的渗漏并及时处理,检查渗漏位置的参考方法: (1)仔细倾听联结处是否有吱吱进气的声音,有声响处即渗漏部位。 (2)将蚊香点燃,使其烟沿

14、安装的可疑部位移动,检查上部时用板状物将烟挡住使之不离开检查部位。当发现烟被吸向里倾斜时,此位置即渗漏处(用此方法时请注意防火)。5 投入运行前的检查5.1 检查各组件的安装符合其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如温度计座中充填变压器油,63kV及以上套管的中间法兰上的接地端子可靠接地,吸湿器中的吸附剂合格,吸湿器畅通等。5.2 气体继电器两端和冷却(散热)器上下联管,或油箱管接头处的蝶阀处于开启位置。5.3 开关的指示位置正确,三相一致,转动灵活,有载开关油室中注满油。5.4 升高座中的套管型电流互感器,测量用引出线端暂没有接负载的必须短接(不许开路运行)。5.5 变压器主体和铁心接地套管,应可靠的一

15、点接地。5.6 储油柜、高中压套管中(63kV以上者)的油面适合。5.7 各种保护、控制、测量等装置的电源、控制和信号等结线正确,信号与动作准确。冷却(散热)器的吹风装置、控制系统无误、油泵的转向和油流方向正确、风机运转正常。5.8 集中冷却时,油、水(水冷时)管路的配接符合要求,管路畅通,无渗漏情况。5.9 各分接位置的变比正确(注意操动机构的指示位置应正确)。5.10 各分接位置的直流电阻与出厂值(75)相比较,相应变化值不大于2%,其在不同温度下电阻值的换算如下: 式中:环境温度为75时直流电阻值(),环境温度为t时直流电阻值,T=235(铜绕组),t环境温度()。5.11 检测各绕组绝缘电阻R ,吸收比R60/R15,介质损失率tg,与出厂值比较应无明显变化。5.12 检测变压器接线组别、升高座中电流互感器极性、电流比等(CT极性可在安装前进行)。5.13 检测油箱内的油质,应符合U40 kV,含水率20ppm,在30时,tg0.5%,并进行气相色谱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