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迪:家庭主妇如何对话宇doc.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76328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9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迪:家庭主妇如何对话宇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诗迪:家庭主妇如何对话宇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诗迪:家庭主妇如何对话宇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诗迪:家庭主妇如何对话宇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诗迪:家庭主妇如何对话宇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迪:家庭主妇如何对话宇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迪:家庭主妇如何对话宇doc.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迪:家庭主妇如何对话宇宙http:/2010年10月22日09:43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5月28日,诗迪在北京奥体公园(姜晓明).诗迪 天水无居一个家庭主妇如何对话宇宙本刊记者王年华 实习记者 于振华 发自北京诗迪有着自己的生命哲学。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进入序厅内,巨幅水彩画EX-PO2010天水无居五洲同源铺陈入眼。世博会之前,在媒体上几乎看不到诗迪的任何讯息。“我就是一个家庭主妇”,今天的诗迪对自己这样定位。这个面容姣好的中年女人早起早睡,爱做家务,没有保姆,没有名片。在母亲和邻居眼中,她就是一个喜欢在楼上画画、以家庭生活为主业的普通人。他们当然也不知道,她以“诗迪”这个名字在画坛已然闯

2、出了名堂。2008年,诗迪的画作就成为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唯一的奥运纪念品;她的画展先后在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开过多次。不久前,她的画展刚刚在鲁迅美术学院结束;她跟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畅谈艺术,她的水墨画墨雨之五被温家宝总理以国家礼品的名义赠送给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这样的经历和成就,应该会令人兴奋和骄傲吧?“世博那幅画,把我累得快吐血了!”她却以这样调侃式的口吻,擦拭着作品附加的荣誉和赞美。她从未觉得自己是艺术家,她不想把任何帽子扣在自己头上,创作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每天的吃饭睡觉一样,没有功利心,不需使命感。这种淡然,除了天性使然,更多的,是源自对自由的追求。她希望的生命状态如同她的画作中一以贯之

3、的主题“天水无居”一样,自由、天然、原始,任何的功利,都会给人套上枷锁和约束。与宇宙对话诗迪对自然从小就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当别的小女孩都在把弄着手里的布娃娃时,诗迪却对石头产生了兴趣。她每天把小软石装到口袋里,上课不时地摸一摸。她觉得石头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可以说话,可以欢乐悲伤。令她沮丧的是,这些石头何时形成的她却说不清楚。十几年之后,她毅然决然地放弃在读的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考入美国的宝石学院,成为了第一个拿到宝石学文凭和美国注册宝石评估师的中国人。在周围人眼中,至今她也并不是一个画家,而是一个靠辨别石头挣钱吃饭的人。毕业之后,她游走于世界各地,走过大大小小上万个矿。那段时间,诗迪经常做

4、一个奇怪的梦自己在一个不知何处的矿上,寻找一种地球上从未有过的陨石。儿时的梦想终成现实。相对于对石头与生俱来的热爱,绘画是诗迪后天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感知和理解。二十多年前,还是少年的诗迪觉得画画是一件特累的事儿。直到有一天,老师徐燕给她从英国带回几张水彩纸,并带着她在一个大雪初晴的午后到西湖畔写生。调皮的她不愿意在大冷天里动笔,就抓起一把雪往水彩纸上胡乱涂抹,就在那一刻,“我看到雪水慢慢浸透画纸,我开始拿起色彩来追赶它,一下子我就喜欢上了水彩,从那以后我再也不选择其他的画种了。”现在看来,那近乎一种现代派的创作手法,一次抵触绘画的举动,让诗迪喜爱上了绘画。诗迪在水粉画创作中,从来都只用雪水、泉水

5、等自然水,而不用家里的自来水。佛语中,雪水是“无根之水”,这也是她的画作主题“天水无居”的由来。追求雪水在流淌时化开来的那种感觉,成为了诗迪后来最主要的创作方法。诗迪觉得水能够让她变得透彻,每当心中有杂念的时候,水不仅是在浸染画纸,也是在一遍一遍冲刷她的心灵,让它变得宁静平和。采访中,诗迪抱怨起这次展览的工作人员没有给她的作品打灯,她在这幅EX-PO2010天水无居五洲同源中足足用了6斤宝石微晶,如果打灯的话,图案的层次感会更加鲜明。被问及为什么选择钻石粉做材料,她的回答令人有些意外:因为她觉得很环保。诗迪觉得她并不是用宝石粉和雪水来作画,而是与这些生命一起体验他们共同生活的家园。金生水,水生

6、万物,雪水与宝石共同营造了一个美好和谐的世界。对于自己的画作风格,诗迪不予定位。“不存在写意,也不存在写实,其实就是当作一个每天自己跟宇宙进行生命的对话的过程。”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诗迪的作品“是关于生命的感悟,色彩、音乐的感觉流淌其中”。他认为诗迪的创作是和自然对话,和古人交流,只是为了喜欢,这种无杂质、心态自如,成就了今天的诗迪和她的水彩作品。一颗平常心诗迪不太愿意面对媒体,一方面她觉得自己要说的全部都在水粉画的彩色铺陈中;另一方面,她害怕面对一些无法预料的问题,她会不知所措。因此,她往往在展览结束后就“悄悄”溜掉,也不愿意去诠释她的作品到底表达的是怎样的主旨。在她的世界里,感受比表达更

7、重要她不想动笔画画的时候,会在心里勾勒画面和轮廓。她没有去培养自己成为名人必备的素质,城府和心机对于她是一件很负累的事儿。但也因为没有这些东西,她才能够与精明善贾的犹太人成为好朋友。诗迪所做的水粉画,是高成本的画种。但她所用的材料,都是几个犹太朋友提供的她要每次在自己的一幅画上剪下一小块作为回报送给他们。或许要等上几年,这一块块零碎的画片才能组成一幅完整的画作,但他们热衷于这种看似并不平等的交换。至今他们都不会告诉诗迪钻石粉是多少钱一斤。诗迪说,在犹太人看来,提及钱这样的字眼,会破坏她干净、纯洁的内心。诗迪的画是从来不卖的。她的生活来源基本是靠她的另外一个手艺“赌石头”。所谓的“石头”其实是翡

8、翠。这种手艺很大程度上需要的是天赋。十七八岁的时候,她就跟着几个大人一起去云南买石头,300块钱一股,几个人凑1000块钱瞅准一块石头就带回家,切开之后,一看有翡翠,转手几万块钱被工厂买走。自从“赌石头”起,诗迪从来没有看走过眼。靠“赌石头”,诗迪买房买车。但现在的诗迪几乎两三年才赌一次,而得来的钱,也仅仅是作为她创作的资金罢了。她不像历史上的梵高一样,穷困潦倒,为钱所困,当然也不为钱所累。在她身上,钱似乎真的只“是一种生活的工具,而非生活的目的”。“天水无居”这个词不光是她作品的主题,也是她一直追求的生存状态。她现在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她希望避掉一些人事交际,有更多的时间来留给自己,静静地感受

9、周围的事物。这颇似儒家所提倡的“格物致知”,用心对世界进行认知和探索。她渴望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几天以后,她就要去法国学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她会到非洲去勘测那里的资源。更重要的是,她要去塞纳河桥上,“用那滋润亿万人的河水去冲洗心灵里积下的灰尘”。游历过很多国家的诗迪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在中国接受教育,因为这样孩子从心理上会有一个强大的民族做靠背。“但是如果他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我会尊重他的自由,我不会参与。”她也感叹中国教育失败之处在于父母,“只要我自己没问题,一个平常心,一个普通人的心去对待他,他不会出问题。”幸福来自心灵自由中国有句古话叫“无欲则刚”,诗迪的理解是,没有欲望,人的胸怀就会变

10、大。她举了个例子,地震将来的时候,什么猫啊狗啊都会有感觉,作为高等动物的人怎么就没有这种预见呢,原因是人的心里有了太多的杂念,这种杂念掩盖了人本身的一些功能。“所以我不敢有欲望。我觉得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于人的欲望,人生价值的定位,是来自于你的尺度想想上一辈,想想这30年走过来,小时候觉得有肉多幸福啊,有鱼多幸福啊,为什么今天有鱼有肉,但是偏偏很多人都不幸福了呢?我每天画画很累,所以到了早上的时候,都要吃一大碗米饭,要红烧肉、蔬菜,要鱼如果饿了还能吃一只鸡,这就是幸福。”诗迪觉得幸福来自于心灵的自由,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块不曾被污染的芳草净土,都有对世界的独特感受,每个人都是艺术家。“只不过用时间

11、分配的时候,你今天是否花了5分钟时间,10分钟时间对你的芳草地去亲昵过,有没有洒一点水去滋润着。”对于诗迪,绘画是一种最佳的滋润方式。诗迪:追捕心灵的景象中国文明网 2010-10-11 来源: 光明日报 画家诗迪近照到著名画家诗迪的家中采访是在略带寒意的雨夜,第二天一大早她就要启程去上海,接受由世界华人工商促进会等组织联合颁发的庆世博世界和平贡献奖由于她的画作一直倡导的是美好、和谐、没有污染、没有战争的主题。刚一进门,浓郁的菜肴香气扑鼻而来,只见一个梳着利落短发的女人正在灶台前炒菜,那架势一看就知是烹饪高手。原本以为能够创作出那样飘逸脱俗画作的女画家,应该是两手纤细,不食人间烟火,可眼前情景

12、不禁让记者呆住了,心中感叹:“真是一位奇女子!”诗迪有着非常传奇的经历:年少时就发表诗集;在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就读一个多月,却自动退学,因为觉得没意思;作为当时第一个同时获得美国宝石学院珠宝学家和宝石学家文凭并居住于国内的中国人,却喜欢画画,还一不小心出了名。“其实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我只是凑巧在某一个时期的某一个点被某一个人群读懂了,认同了。其实不能用身份来定义我,对我来说,我就是个女人,该做饭就去做饭,想画画就画画,做喜欢做的事情,这是最幸福的。”然而,就在这不经意间,她却作出了大成绩。2005年1月,她的个人画展作为中法文化年的艺术文化交流项目在法国巴黎中国艺术中心展出,还在上海美术馆、中

13、国美术馆相继展出。她的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及多家国际艺术文化机构收藏,且多次被选作国礼赠送给友好国家及人士。2008年8月迎接北京奥运之际,她的大幅作品天水无居腾欢2008系列一、三、五号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今年,诗迪的巨幅水彩EXPO2010天水无居 五洲同源系列一、二、三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60米迎宾序厅展出。这是一组三幅从左到右分别为红、黄、蓝色调的系列作品,以宝石微晶和着雪水,运用毛笔、油画笔等各种画笔,加上艺术家的无限想象绘制而成。谈到这幅画的创作,诗迪说,这是一个美丽的巧合。“我创作那幅画用了三年时间,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第一个冬季的雪水画出了一片玫瑰色的世界,用20

14、09年阿尔卑斯山初冬的雪水画出了一片蔚蓝色的天地,2010年除夕夜我刚好在上海,当时下了一场特别大的雪,我用那雪水绘成了橙黄色的江河那是属于黄浦江的颜色。”她的作品EXPO2010天水无居 五洲同源系列四,被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上海世博时带回白宫收藏。其实,用雪水画画,纯粹是诗迪小时候绘画“偷懒”时无意的收获。“写生时正逢寒冷的冬天,我想尽办法能躲则躲。别人都已经开始画了,我急了,就捧来雪,堆在纸上。阳光一射,雪在纸上盛开,给了我追随它一起散开的路途。”而对石头的兴趣又赋予了诗迪画作别样的魅力。“宝石专业知识很枯燥,我是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才攻读下来的,那些石头都有几十亿年的顽强生命力,每研究一块

15、就好像重新认识了一个人一样。因此,我在画里面放入点点宝石微粒,它们引领着我去与时间和宇宙对话。”诗迪在绘画自述中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状态:“每天清晨,有一种似笛、似钟的声音总是飘荡在四周,吹醒了沉睡中的我,一幕幕依稀仿佛的景象,常常使我忘了换睡衣就跑进工作室,去追捕它们。”这就是画家诗迪的纯净世界,一眼清水,天真烂漫,从无拘束,正如多年前诗迪的老师、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艺术家许江为诗迪的画作取的名字“天水无居”。(记者 李 蕾)(责任编辑: 张殊凡 )远歌2005年法中文化年活动中,诗迪个人画展在巴黎举办得到了当地文化艺术界、时尚界和新闻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法国全国美术协会主席 Le Belec先生看完展览后评论诗迪的“每幅画都让想象力纵横驰骋。始终朦胧的色彩和滴斑将观者引入无止境的笔戏。每幅画给人的意象总是和植物、声音、流水,即流动的、可演变的事务相联系的。这是一次漂亮的画展。”法兰西学院美术院终身秘书长 D Hautrerive先生对展览的评价也极高:“我怀着十分愉快的心情发现了诗迪的作品。她善于在新旧之间有所取舍并保留那真实的部分。”中国驻法大使赵进军为诗迪的画展欣然提词:“纯美的意境,独特的艺术,震撼的冲击,永存的印象”。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