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资料.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776299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资料.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资料糖尿病 (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症状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

2、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

3、尿量也越多。 (4)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常见病因1、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 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

4、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2、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

5、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有40%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70%的机会患上2型糖尿病。 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遗传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年龄: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岁以后发病。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 现代的生活方式:吃高热量的食物和运动量的减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认为这也是由于肥胖而引起的。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一样,

6、在那些饮食和活动习惯均已“西化”的美籍亚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为普遍。 3、与妊娠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激素异常:妊娠时胎盘会产生多种供胎儿发育生长的激素,这些激素对胎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却可以阻断母亲体内的胰岛素作用,因此引发糖尿病。妊娠第24周到28周期是这些激素的高峰时期,也是妊娠型糖尿病的常发时间。 遗传基础:发生妊娠糖尿病的患者将来出现2型糖尿病的危险很大(但与1型糖尿病无关)。因此有人认为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基因与引起2型糖尿病的基因可能彼此相关。 肥胖症:肥胖症不仅容易引起2型糖尿病,同样也可引起妊娠糖尿病。 临床诊断 (一)确诊为糖尿病: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

7、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二)可排除糖尿病: 1、如糖耐量2小时血糖7.8-11.1 mmol/l之间,为糖耐量受损;如空腹血糖6.1-7.0 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均不诊断为糖尿病。 2、若餐后血糖7.8 mmol/l及空腹血糖5.6mmol/l可以排除糖尿病。 早期症状自查糖尿病的症状大概可分两大类:一类

8、就是血糖高、尿糖多造成的“三多一少”;另外一类就是并发症造成的症状。 “三多”就是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这是指比正常人或比原来的情况要多;同时又有“一少”,即体重和体力下降。但多数糖尿病人不见得消瘦,就是体重比最重的时候下降一点。只要你发现你现在吃饭比原来多,喝水比原来多,但你的体重体力并不好,就应该警惕糖尿病了。按理讲,吃得多应该是身体好的,但你的体力又不好,体重有点下降,很容易累。这时你去查一查,或许你的血糖已经达到糖尿病的标准了。 并发症1. 心血管病变 2. 肾脏病变3. 神经病变 4. 视网膜病变5. 足溃疡治疗方法概述一、长期坚持规范治疗是最重要的,包括:控制饮食,坚持适量运动锻

9、炼,合理用药。 当前医学专家则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质摄入的饮食结构,对改善血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具体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二、早中晚食物量可以按照1:2:2,或 1:1:1分配。 三、体育锻炼和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同样重要。 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即单位量的胰岛素可以降低更多的血糖)。 心、脑系统疾病患者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根据情况安排运动。 四、病情监测定期监测血糖,定期体检,便于调整用药方案。 定期监测血脂、心、肾、神经和眼底,及早发现并发症。 五、口服药物治疗常用的有: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格列酮类、AGI 等 请在专业指导下使用!避免副作用,

10、禁忌症等。 六、胰岛素治疗适用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晚期病人。 七、胰升糖素样多肽1类似物和DPPIV抑制剂治疗偏方1海小蚌取肉,捣烂炖熟,每日数次温服。 2大田螺20个,养于清水盆中,漂去泥沙,取出田螺肉加黄酒半小杯,拌和,再以清水炖熟,饮汤,每日1次。 3灰兜巴 (又名闭口袋)是一种山蜘蛛寄生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峨眉山老茶树头部生长出来的菌科植物。 性味:平、淡 主治:糖尿病 适用于T型E型糖尿病,当血糖下降到正常值时,应健康饮食,坚持运动,使其控制血糖稳定,不需依赖药物治疗。 4猪胰1条,淡菜45-80克。先将淡菜(干品)洗净后用清水浸泡约20分钟,然后放入煲汤,待煮开10分钟后加

11、入猪胰同煲。熟透后调味进服,亦可佐餐。 本方为糖尿病人的辅助治疗食品。 5菠菜梗100克,玉米须扣克。水煎,去渣,取汁,代茶常服。 6木耳、扁豆各60克。将黑木耳,扁豆共研成细面粉,每服9克,1日2-3次。 7.将半斤绿豆或豌豆等豆类煮八成熟,再加入1250克玉米面或荞麦面和两杯半生水,做成30个等大的窝头,蒸20分钟。每日分5次,共食45个。 8.冷毛巾包脚解除糖尿病口渴用冷毛巾包住整个脚板,约三五分钟即可解除口渴,临睡前采用此法,可保证一夜不口渴更不会有尿意。 9.散步治糖尿病饭前饭后散步,每日三餐六次散步,步、步步各占。(注:饭前饭后两次散步各消耗了血液中一部分的葡萄糖,解决了饭后血糖剧

12、增的矛盾。) 急症及急救首先判断病患属于以下常见糖尿病急症的哪一种 、酮症、酮症酸中毒 表现 易在患各种感染时或突然中止糖尿病治疗时发生。 食欲减退、腹痛、恶心、呕吐。 嗜睡、意识模糊、呼吸加深加快,呼气如烂苹果味,最后发生昏迷。 化验检查:血糖很高,血中出现酮体,血液变成酸性。 治疗 酮症的首选药物为胰岛素。目前认为正确的饮食干预有助于预防和解除酮症。新华网最近转发了聂文涛的饮食干预原则,强调了谷物保护与胰岛素应用的重要性。 、低血糖,低血糖昏迷 识别低血糖症 心慌、冷汗、全身发抖。 异常空腹或饥饿感、恶心。 嗜睡、昏睡、头痛、精神不集中。 识别低血糖昏迷 之前有心慌、冷汗、恶心的感觉,逐渐

13、昏睡,呼之不应。 早晨起床时间,怎么也叫不醒,浑身发凉,可见出冷汗,但没有发现明显的生命体征的不正常。 有糖尿病史,口服降糖药,近几天进食不正常,或腹泻,呕吐、感冒发烧,逐渐出现意识障碍、神志恍惚,发展为昏迷。 治疗 预防低血糖最常见的方式是携带糖块。在发生低血糖昏迷时,应立即补充葡萄糖。 3、糖尿病昏迷的急救原则 以往有糖尿病史,突然昏迷,又找不到其他病因,首先怀疑糖尿病昏迷,可按昏迷的急救原则急救。 ()病人平卧头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引起窒息。 ()细心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迅速呼叫“120”急救电话,将病人迅速送往医院急救。要检

14、查血糖,以确定病情治疗方向。 (4)由于糖尿病引起的昏迷,除了低血糖的原因外,血糖显著升高还可引起高渗性昏迷,所以在昏迷原因不清楚时不要随便给病人喂食糖水,以免加重病情。而且给意识不清的病人喂糖水容易造成呛咳甚至窒息。 以上几点,家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应牢记! 防治误区消瘦型患者不宜服用二甲双胍。 患者易犯错误 第一,不控制饮食。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其目的是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以帮助其恢复功能。不控制饮食而想用多服降糖药来抵消,好比“鞭打病马”,是错误并且危险的。 第二,根据自觉症状服药。血糖非常高,才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等典型糖尿病症状。不少患者因无明显不适,随意调节降糖药

15、用量,导致血糖控制不力。 第三,不定期复诊。有的患者不监测血糖、血脂和血压,不注意观察影响自己血糖、尿糖变化的因素,不总结自己的服药规律,而是人云亦云,跟风吃药。这是我国糖尿病患者较一些发达国家的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的主要原因。 第四,该用胰岛素的时候不接受胰岛素治疗。 第五,对口服降糖药的特点不了解。如一些磺脲类降糖药的药效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因此不能急于换药。并且,每种降糖药都有最大有效剂量。未用到最大有效剂量,不要早下结论。 第六,觉得价格高的药就是好药。不存在哪种药更好的问题,科学的说法是哪一种降糖药更适合。对甲有效的药物不一定对乙也有效,甚至可能有害。 第七,一味追求能“去根”的糖尿病特效药。有的患者甚至在血糖已获得良好控制的情况下,停止现阶段有效治疗,而去寻找“灵丹妙药”。殊不知,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