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4].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760938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4].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在社会中成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掌握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能够自觉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能力目标养成亲社会的习惯;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投身于社会实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意识;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自觉性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我为社会作贡献。教学难点: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三、【学习目标】1.为什么说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2.什么是亲社会行为?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4.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四、【讲授新课】1.阅读“狼孩”的故事)(PPT展示),然后思考,狼孩的

2、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教师提示: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结合上图(课件展示),说说食物、学习用品、衣服电视机分别满足了我们的什么需求?以及这些东西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教师提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3.小结:为什么说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4.阅读以下的情景:思考,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教师提示:对身边种种不道德的人和事,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体现了封建、狭隘、自私等不良的文化形态,这种缺乏社会公德,没有社会责任感不愿意承担

3、社会义务的现象叫做“看客”现象。5.面对看客现象,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教师提示:学会亲近社会6.亲社会行为的含义:指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有益于他人、社会的行为.7.欣赏下列四幅图片,思考人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师提示: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8.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师提示: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

4、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改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六【教学反思】在社会中成长这一堂课教学内容的主要目标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主要抓住社会生活中的关爱他人、与人为善、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主题,围绕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条主线展开。在教学设计上,根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同时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人人能干事,事事能干好,取得意想不到的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