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战国策》:陈轸去楚之秦.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757805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宝典《战国策》:陈轸去楚之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国学宝典《战国策》:陈轸去楚之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国学宝典《战国策》:陈轸去楚之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学宝典《战国策》:陈轸去楚之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宝典《战国策》:陈轸去楚之秦.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国学宝典战国策:陈轸去楚之秦 【原文】 陈轸去楚之秦。张仪谓秦王曰:“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仪不能与从事,愿王逐之。即复之楚,愿王杀之。”王曰:“轸安敢之楚也。” 王召陈轸告之曰:“吾能听子言,子欲何之?请为子约车。”对曰:“臣愿之楚。”王曰:“仪以子为之楚,吾又自知子之楚。子非楚,且安之也!”轸曰:“臣出,必故之楚,以顺王与仪之策,而明臣之楚与不也。楚人有两妻者,人?其长者,长者詈之;?其少者,少者许之。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客谓?者曰:汝取长者乎?少者乎?曰:取长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和汝,汝何为取长者?曰:居彼人之所,则欲其许我也;今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今楚王明主也,而昭阳

2、贤相也。轸为人臣,而常以国输楚王,王必不留臣,昭阳将不与臣从事矣。以此明臣之楚与不。” 【译文】 陈轸离开楚国来到秦国,张仪就对秦惠王说:“陈轸身为大王的臣子,竟然常常把秦国的国情泻露给楚国。我不愿跟这样的人同朝共事,盼望大王能把他赶出朝廷。假如他要想重回楚国,盼望大王杀掉他。”惠王说:“陈轸怎么敢去楚国呢?” 秦惠王召见陈轸并询问他说:“寡人情愿敬重贤卿的意见,只要贤卿说出要到哪里,寡人就为你预备车马。”陈轸答复说:“我情愿去楚国!”惠王说:“张仪认为你必定去楚国,而寡人也知道你将去楚国,何况假如你不去楚国,又将在哪里安家呢?”陈轸说:“如此我离开秦国以后,必定有意要去楚国,以服从大王和张仪

3、的策略和推断,而且可以说明我与楚国的真正关系。楚国有一个人娶了两个妻子,有人去勾引他年老的妻子,年老的就骂起来明确拒绝;勾引年轻的妻子时,她就欣然服从了。没有多久,这个拥有两个妻子的男人死了,有个客人问勾引者说:在这两个寡妇当中,你是娶那个年老的还是年轻的?勾引者答复说:我娶年老的!客人问:年老的曾经骂过你,而年轻的却听从了你,你为什么反倒喜爱年老的呢?勾引者说:当他们做别人妻子时,我盼望她们承受我的勾引;反之,假如做了我的妻子以后,我就喜爱当时不承受我勾引的那个。现在楚王是位贤明君主,而宰相昭阳也是一位贤明的大臣。我陈轸身为大王的臣子,假如常常把国事泄露给楚王,那么楚王必定由于上述的道理不收留我,而昭阳也不情愿跟臣同朝共事。我假如离秦去楚完全可以说明我到楚国去不是要帮忙他们。” 【评析】 陈轸的辩白让人忍俊不禁,看来他对男人的自私有着深刻的理解。盼望他人的妻子风流放纵,但却肯定要叫自己的妻子严守本分。这就是以不同的标准来对待女人,对女人来说固然不公平。人性就是这样,自私自利使人对人对物的取舍标准永久是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正如选择他人的风流妇人可以yn乱,而选择良家妇人作妻子就不担忧戴绿帽子一样,选择他国的背叛者可以刺探军情,选择忠臣做大臣可以万事放心。谁不担忧一个从敌对者阵营中背叛过来的人会再次背叛呢?所以古往今来,几乎全部的叛徒都没有好下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