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754064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三道沟小学李景源一、教材简说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衬托了卖木雕的少年美丽的心灵。本课叙述详略得当,作者对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围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等内容上。课文还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要注意让学生积累并学会使用。选

2、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标要求会读会写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四字词语。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难点: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准备:小黑板 课件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

3、内容。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学习生字新词,解决词语障碍。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2、 出示生字,各种形式学习生字。(1) 正确拼读、组词。(自由读、领读等)(2) 记忆生字字形3、形近字、同音字:买( ) 购( ) 端( ) 辨( ) 摊( )卖( ) 构( ) 瑞( ) 瓣( ) 堆( )管( ) 模( )馆( ) 摸( )4、画出文中四个字的词,读一读, 并结合语境理解词义。(1)名不虚传: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2)琳琅满目:美好珍贵的东西很多。(3)构思新奇:进行写作或艺术创作时,想法新奇、独特。(4)栩栩

4、如生:形容逼真,象真的一样。(5)犹豫:拿不定主意。(6)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5、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但是木雕太重,路途又远就没有买,有些遗憾。后来,卖木雕的少年给我送来了一个拳头大小的木雕小象,我要给他钱,他不要。)(三)资料介绍(感受瀑布、木雕的美):(1)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图片、位置等(2)非洲木雕非洲的文化(3)中非人民相互帮助,建立友谊的资料。援建坦赞铁路:修路是使国家发展的经济命脉改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四)学习生字,正确书写重点指导:“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

5、“驮”字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第2课时 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4、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难点: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1、各种形式朗读词语。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二、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理清课文的顺序: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三、研读重点生从介

6、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1、有感情地朗读。2、找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写体会,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人物的对话语气读好。四、写几句话夸夸那个黑人少年五、小结,并让学生积累运用四字词语六、板书设计 27 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友谊 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阅读教学怎样提高实效性,是许多语文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我通过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也有了一些体会,希望能与同行共勉。一、 课前预习现在有很多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根本没有进行预习,只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走,学到哪算哪,知道多少算多少,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预

7、习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在不懂的地方打个“?”号,上课时作为重点去解决,有目的进行学习。事实证明,如果预习的效果好,会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二、 课上善“引”这里所说的“引”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从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很差,每次检测阅读题失分现象十分严重。归根结底就是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因此,语文课堂上每一篇课文的学习都应该从这方面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语境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作者用词用句的妙处等等。一篇文章,需要我们学习的内容很多,

8、我们要有侧重点,把最值得让学生品读的内容涉及设计得丰富一点,把与文章内容有点关系的内容设计得略一些。比如:卖木雕的少年中,从少年具体的言行中能体现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那我们就作为文章的重点去设计,而莫西臭图尼亚瀑布的风光设计可以以一句带过,文章详略得当也体现了这一点。但我们语文教师要注意,以上所说的内容必须是在学生书熟读课文,学习完字词的基础上进行,否则效果会不尽人意。尽管我们很多教师用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积极性不足以证明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我们老师不应被“流行”所迷惑,应该走出教学误区,抓住文本的语言引导学生研读,去品味。三、课后拓展如果说单靠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时间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是远远不够的。课后我们一定要花费功夫让学生充分去读书,去思考。我们语文教师大多数都觉得如果让学生自己去读,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他们还把握不准。有一句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些时候我们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我记得现在的一些题小时候我根本不会,现在一看就懂了,这也是知识积累多了的缘故。由此,我觉得学生如果能够自主学习,主动积累,那么就是你语文教学成功之处。关于阅读教学,众说纷坛,以上只是我实际教学工作中垫底思考,希望广大教师提出宝贵建议,也衷心希望听到你们对阅读教学的看法,以便取长补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