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种高产奶牛繁育及推广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7752274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种高产奶牛繁育及推广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优种高产奶牛繁育及推广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优种高产奶牛繁育及推广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优种高产奶牛繁育及推广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优种高产奶牛繁育及推广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种高产奶牛繁育及推广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种高产奶牛繁育及推广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科技项目立项优种高产奶牛繁育及推广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单位:*优种奶牛繁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填报时间:二00八年七月目 录1 提要.(1)2 项目背景.(2)2.1 项目区概况(2)2.2 畜牧业及奶牛生产情况(3)2.3 项目实施单位情况(4)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2.5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7)3 项目建设的目标与任务.(9)3.1 总体思路(9)3.2 目标和任务(9)4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9)4.1 项目选址(9)4.2 建设条件(9)5 项目方案.(10)5.1 项目产品方案.(10)5.2 项目技术方案.(11)5.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5.4 饲养管理方案.(

2、11)5.5 卫生防疫.(14)5.6 主要建设内容.(14)6 机构设置及人员.(15)6.1 机构设置.(15)6.2 劳动定员.(16)6.3 人员培训.(18)7 环境保护.(18)7.1 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18)7.2 治理措施.(18)8 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18)8.1 项目的组织管理.(18)8.2 项目工程质量管理.(19)8.3 项目运行管理.(19)9 招标.(19)9.1 招标范围.(20)9.2 招标组织形式.(20)9.3 招标方式.(20)10 项目建议实施计划进度.(20)11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0)11.1 投资估算(21)11.

3、2 项目总投资(21)11.3 资金筹措(21)12 项目社会效益评价.(21)13 结论.(22) 1 提要 1.1 项目名称及单位 项目名称:优种高产奶牛繁育及推广 行业管理单位:*省农业厅奶业管理办公室 项目实施单位:*优种奶牛繁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负责人: * (法人) 1.2 项目建设性质:扩建 1.3 项目选址:*市*区*乡*村 1.4 项目可研编制依据:农业部奶业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省奶业发展规划(20022010);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省建设厅、*省计委发布的*省建设工程其它费用暂行标准;农业建设学、畜牧场设计工

4、艺、奶牛饲养管理学及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1.5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建成后,存栏优种奶牛1000头,其中:优种成母牛存栏达600头,年繁殖成活犊牛400头,其中:后备牛50头,种母牛150头,商品牛200头,牛奶产量达4500吨以上。建设内容:1、土建部分:新建建筑物面积5320.27平方米,其中:成乳牛舍1面积848.72平方米(共2栋)、成乳牛舍-2面积443.58平方米、育成牛舍580.66平方米、产房380.86平方米、犊牛舍380.86平方米、挤奶厅450平方米、饲料加车间及饲料库999.55平方米,配种室、兽医室及档案室209.35平方米,机具库、配电室及锅

5、炉房214.75平方米,车库91平方米、传达室23.92平方米。改建建筑物面积1190.3平方米。共中:成乳牛舍面积391平方米,育成牛舍-1面积584.8平方米、育成牛舍-2面积214.5平方米。新建运动场面积4200平方米。新建构筑物容积8600立方米。其中:青贮窖8000立方米、化粪池300立方米、生活消防合用水池300立方米。2、仪器设备购过包括挤奶设备、饲料加工设备等共28台(套)3、引种引进优种奶牛100头,引进优质细管冻精3000支。1.6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600万元,仪器设备购置费300万元,引种费260万元,其它费用40万元。 1.7资金筹

6、措:本项目建设资金拟从以下渠道筹集:一是申请国家投资500万元;二是地方配套投资200万元,企业自筹200万元,银行贷款300万元。 1.8 项目建设期限:2年。 1.9 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奶牛存栏总数达1000头,其中:优种成母牛达600头,年可向社会提供优种奶牛200头,牛奶总产达4500吨以上,通过项目实施,不断提高项目区优质奶牛的覆盖水平。 2 项目背景 2.1 项目区概况 *市*区是*市辖区之一,位于*市东南部,晋中盆地北端、在东径11219-46,北纬3736-55之间。东西相距10公里,南北跨度30公里,总面积295平方公里。该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气候

7、温和,年平均气温为9.4,年总积温为3447,无霜期165天,年均降水量为466.9mm,日照时数为2675.8小时。该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且无污染,地热干燥平坦,适宜发展畜牧养殖。全区辖1镇2乡6个街道办事处,107个居委会和98个村委会。总人口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7万,占总人口的27.96%,非农业人口35.3万人,占总人口的72.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16农村劳动力总数74089人,按行业分布农牧渔业4.22万人,工业1.02万人,其它21689万人。 全区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水平较高,肉、菜、蛋、奶上市总量分别占到省城总上市量的30%、40%、50%、60%。全区耕地面积

8、254165.3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7.4%;园地面积6497亩,占1.46%;林地面积10474亩,占2.37%;牧草地面积7800亩。城乡居民及工矿用地70269.8亩,占15.88%;交通用地20193亩,占4.56%;水域占地31730亩,占7.17%,水利用土地26378.7%,占5.96%。 2.2 畜牧业及奶牛生产情况 *区2005年生产肉类8194吨,蛋类16000吨,奶类30000吨。全区奶牛存栏5906头,猪存栏45000头,出栏63000头;鸡存栏1284720只,出栏1600000只,羊存栏28000只,出栏30000只,兔存栏7358只,出栏21314只,大牲畜存栏7

9、044头,饲料生产180173吨,粗饲料利用110000吨,年农业总产值48758万元,畜牧业总产值20478.3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畜牧业人均收入达1494.77元;其中来自草食动物的收入达687.6元,占到畜牧业总收入的46%。 全区现存栏奶牛(2007年12月底)5560头,区内有大型奶牛场(900头)1所,1000头以上奶牛专业村1个(高中),500头以上优种奶牛繁育场1个(旺达),50头以上规模奶场15个。乳制品加工企业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的蒙牛大型乳制品加工厂。 2.3 项目实施单位情况 *优种奶牛繁育场始建于2002年,为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主要从事优种奶牛

10、繁育。位于*市*区*乡*村南。现有员工2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名,大中专以上学历的8名。占地面积60亩,现有标准牛舍3600平方米,运动场12000平方米,饲料加工间、库房、消毒更衣室、草棚等辅助设施1500平方米,管理生活设施400平方米,贮青窖两个,可供500头牛的饲草。有大型切草机5台,链轨机1台,专用供电设施一套。 送奶车一部,现存栏奶牛500头,其中成母牛300头,日产鲜奶4500公斤左右,年可创利80万元,经济效益良好。 项目负责人*,男,60岁,经济师,大专学历。1968年参加工作至1999年,长期从事农村信贷工作。2001年退休,筹建*优种奶牛繁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任总经理

11、。到2007年底,养殖场已存栏奶牛450头。曾多次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先进工作者称号及*区委、*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先进工作者称号。 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4.1 实施种奶牛场建设项目,是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和牛奶质量的需要。项目区作为*市的副食品生产基地,奶牛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较好,养殖者经验丰富,管理水平较高。但是在生产中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成母牛单产水平平均为4500公斤,与国内外先进生产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美国、以色列奶牛单产在8500公斤以上,北京、上海均在7000公斤以上,根据*市上市牛奶质量抽查结果表明,多数表现为乳脂、蛋白、干物质含量偏低,通过调查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12、原料奶质量较低。因此,引进优种奶牛进行繁育,扩大优种奶牛的覆盖率,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和牛奶质量,对于*区奶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十分必要。 2.4.2 实施种奶牛场建设项目,是适应加入WTO后加快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需要。200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新时期的总体任务。随着加入WTO的成功,粮食等种植业将受到冲击,农产品加工业,如畜牧产品加工仍具有价格低、品种多等突出优势,特别是乳及乳制品面临巨大机遇,以其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和丰富的钙质,对优化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改善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多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以政府引导、市场调节为主,扎实有效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畜牧、蔬菜、林果、花卉四大特色产业的迅速发展,奶牛业已成为畜牧业中的支柱产业和效益较好的产业。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多年来一直以较慢的速度发展,规模扩张小,效益膨胀弱,未能在带动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骨干产业的优势,具体表现在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