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749531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2、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中国的国情;“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项基本方针,对促进我国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3、运用:通过讨论在“双百”方针贯彻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学会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从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来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认识到这个政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中国国情。2、通过对“双百”方针提出的过程和基本内涵

2、的了解;对春天的硕果展示与历史的经验教训进行对比分析,对发展我国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2、各个领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使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用这些成就激励青年学生发奋学习,勇于探究,敢于创新,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双百”方针;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的成就。 2、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教学方法】:1、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一条线索,1956年即“双百”方针的提

3、出后促进了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双百”方针遭到破坏时,出现文学艺术和学术的凋零,文革结束,重新贯彻“双百”方针,又出现了文艺的春天,从而理解“双百”方针促进我国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2、手段: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过程】:教师投影材料,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提出的背景 5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云谲波诡,苏联和东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特别是1956年2 月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进一步坚定了中国决策者们冲破苏联模式的决心,加快了寻找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步伐。材料一:(1

4、)思考:材料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了什么变化?1)生思考:材料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了什么变化?生答:对苏联模式迷信的的破除,由照搬苏联经验到开始反对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探索新的道路。材料二: “ 知识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知识分子参加。”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 (2)生思考:材料反映了党和政府对知识分子评价发生了什么变化?生答:社会社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义建设道路,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改造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和国家认为知

5、识分子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知识分子的参加。2、“双百”方针的提出(1)“双百”方针提出时间、提出者: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来的。(2)“双百”方针的内涵:艺术问题:“百花齐放”,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学术问题:“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阅读材料:郭沫若和范文澜都是中国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二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分期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期标志在春

6、秋战国时代。 郭沫若 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 范文澜毛泽东本人在历史分期问题上更倾向于郭沫若一些。生思考:你认为毛泽东会做出什么选择呢?生答:毛泽东本人虽然更倾向于郭沫若一些。但他没有做出孰是孰非的结论,而是认为解决历史问题还是自由争鸣为好。体现了“双百”方针。 阅读材料:材料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李森科、非李森科,我们搞不清,有那么多的学说,那么多的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说,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材料二 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心主义的自由。只要不是反革命分子,不

7、管是宣传唯物主义或者是宣传唯心主义,都是自由的,两者之间的辩论也是自由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干涉他们。 生思考:“双百”方针中所指的自由,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所主张的自由有何不同? 生答:“双百”方针所指的自由是有前提的,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不去干涉他们,但要保证社会主义方向,最终有利于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3、“双百”方针的影响在学术领域: “双百”方针的提出使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了,自由讨论的风气浓厚了。 在文学艺术领域:带来了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成就都很突出,硕果累累。 二

8、、曲折的年代阅读材料:材料一: 1964年3月1日,第三届“百花奖”开始征集选票。原拟定于6月下旬发奖。但这时文艺界的整风、思想大批判如火如荼。有的获奖者正在作检查、接受批判;有的作品被诬陷。如按评选结果发奖,定会招致对“百花奖”的围攻和批判,也将连累获奖的创作人员。无奈,影协不得不于1964年底,违心地自诬获奖影片不符合当前的革命形势,呈请撤消了这次评奖。至此,第三届“百花奖”,黯然隐入了历史深处,停办了17年之久。(1)生思考:从教材中归纳“第三届百花奖”黯然撤消的原因。生答:政治运动扩大化,知识分子和作品受到错误批判。材料二:从1966年6月到1972年,整整7年中国影坛没有拍摄过一部故

9、事片。当时,虽然拍出八个样板戏电影,可充其量还是让八亿人民看八个样板戏,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中国电影史(2)生思考:根据材料回答“文革”期间电影创作的情况。生答:“文革”期间,电影创作数量大幅度减少,创作题材是8个样板戏。材料三:样板戏电影中充满了“左”的教条和模式。是被扭曲了的畸形儿。至于江青将“京剧革命”成果和文艺工作者的劳动攫为己有,借此吹嘘自己,自翊为文化革命的旗手,进八个“样板戏”统治天下,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更是别有用心的,应予以彻底否定和批判。 中国电影史(3)生思考: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中国只放映样板戏合适吗?为什么江青要全力推广样板戏?生答:不适合,八个样板戏根本满足不了人民多样

10、的文化需要。借样板戏满足其文化专制的政治目的。(4)探究: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文革”期间国内电影创作不再是“百花齐放”,而是“百花凋零”,样板戏“一枝独秀”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生答: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的影响 受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革”的影响破坏: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把学术争论说成阶级斗争,不同的学说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双百”方针的贯彻出现了严重挫折。三、文艺的春天1、背景:阅读材料:名称类型鲁迅文学奖优秀文艺创作茅盾文学奖优秀长篇小说五个一工程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电影荣誉奖金鹰奖飞天奖电视艺术大奖生思考:表格反映我国文艺出现了什么局

11、面,分析出现这种局面原因。生答:文学艺术出现繁荣局面。原因:“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他还强调要坚持贯彻“双百”方针。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五讲”“四美”为内容。2、春天的表现:从教材中找出文艺春天的表现。出现了反映“文革”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欣欣向荣。在这种形势下,科学和文艺工作者步

12、入了又一个春天。进入21世纪,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探究】:贯彻“双百”方针的过程留给我们哪些经验教训?答:1、党和政府要始终坚持事实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处理问题2、要始终坚持“双百”方针,有利于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3、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要处理好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四、课堂小结:“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

13、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五、作业:结合史实说明“双百”方针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板书】: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提出的背景 (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党中央需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双百”方针的提出(1)“双百”方针提出时间、提出者:(2)“双百”方针的内涵:艺术问题:“百花齐放”,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学术问题:“百家

14、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3、“双百”方针的影响在学术领域: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了,自由讨论的风气浓厚了。 在文学艺术领域:带来了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成就突出,硕果累累。 二、曲折的年代1、原因: (1)、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遭到批判。(2)、“双百”方针受到严重破坏 2、结果:百花凋零 ,科苑荒芜3、表现: 许多学者被打成右派一些正确优秀作品遭到错误批判三、文艺的春天1、背景:“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邓小平强调要坚持贯彻“双百”方针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春天的表现:出现了反映“文革”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欣欣向荣。【教学反思】: 本教案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教案中的基础知识,全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都应该自主完成,对于“探究题”,只要求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自主完成,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所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