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的思考.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7744270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质量”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质量”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质量”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质量”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质量”的思考.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教学质量”的思考海门市货隆初级中学 高胜强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它应是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成果的充分体现。但现今这个词语的内涵已被应试教育的结果异化,几乎成了考试分数的代名词。正因为教学质量的内涵被异化,许多学校在抓质量的同时,渐渐偏离了教师、学生评价的正确轨道,而片面的师生评价方法又进一步加深了对于教学质量内涵的错误理解,以致在许多教师的心目中,分数成了经典,教学质量的应有含义成了另类。因此,我们有必要澄清这个问题上的某些错误或片面的认识。 一、教学质量应是学生智育素质的综合体现。 按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多元智力学说理解,人的智力包含了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

2、/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存在智力等多个方面,而我们目前所重视的只是前两个方面,根本忽略了其他的智力因素特别是后面四个方面的内容。与之相联系的是,教学质量的高下往往通过书面测试的形式进行,微乎其微的口头测试也只是一种点缀,学生的特长竟然也可以以貌似公平的方式进行量化,个性化的面试方式根本无人探究、无人应用,学生的差异得不到承认,在教师潜意识里,他们几乎成了各方面基础都应一样的施教对象,衡量智育素质的标准只能是同一把尺子,于是,或善于幻想、或善于提问、或善于制作、或善于设计、或善于跳舞、或善于交往都属智育质量范畴的因素很有可能因一、二次侧重言语/语言智力或逻辑/数理智

3、力考试失误而被一票否决。有人说,现在的教学评价机制只能培养两种人:书呆子和心理叛逆者。话有点过头,但问题实在值得我们警醒。 二、教学质量应是学校、师生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学质量靠什么取得?从理论上来说,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但在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许多教师对此因有迷离之感或者说因为他们“身在此山中”而不识教学质量取得的“庐山真面目”以致不能自持。即使是次把书面考试,因为有的教师施教对象考出了较高的分数,他们便觉得自己教学上很有一些名堂,缺了他,学生很有可能考得一败涂地。我们不否认这些教师在教学上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但实事求是地说,这一、二次的高分成绩只是教学质量的某个方面而不是全部的体现。而且,

4、这个分数的取得是学校、师生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问问这么一些问题:你的学生原有基础是否比其他的强?班主任是否为营造班级的优良学风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你所在的教研组的其他教师为你的业务成长提供的支持发挥过作用吗?你的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对你、对学生是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学质量是学校、师生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还有个内因、外因的区分。真正明白了这些问题,我们就能给自己在教学的系统工程中发挥的作用作出准确的定位。 三、教学质量应是一定阶段时间内的努力结果。教学质量的取得可以通过分步骤的目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但如果出现为了实现某一个预定的图谋而产生心急如焚、火烧火燎的感受,在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身上只不过是一

5、种浮躁而已。一定的教学质量的取得贵在坚持平心静气,坚持持之以恒,拒绝急功近利,拒绝躁动不安。一、二次的调研、考核数据可以作为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和激励学生提高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的重要参数,而且在使用这些参数的时候,我们也应努力加入学生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教学中的参与程度以及教师的敬业精神、备课态度(这里指的不仅仅是教案准备,它应包括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调动程度等多方面因素,以进行全面、真实、科学、发展的评价,决不可以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质量作出实质性的评估。惟其如此,才能使教师敢于放手为一个长远且明确的质量目标作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努力而决不轻言放弃,同时也可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不骄不馁,不断的总结调整,并以最佳的心态、最大的兴趣、最科学的方式投入学习。我们不敢说三年一总结,但一年或稍长的时间还是需要的,否则,必将产生导向上的错误,很有可能造成揠苗助长,适得其反。作者高胜强,发表于2008年第5期陕西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