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第6章知识点(沪教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7742147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第6章知识点(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第6章知识点(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第6章知识点(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第6章知识点(沪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第6章知识点(沪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第6章知识点(沪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第6章知识点(沪教版)第六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一、溶解1、溶解的概念: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二、 溶液的形成1.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如泥土分散在水中。2.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植物油分散在水中.3. 乳化:在油与水的混合物加入一些洗洁精,振荡后,油能以很小的液滴的形式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4. 乳化剂: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乳浊液所起到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5. 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2、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b、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盐酸溶质是HCl,石灰水溶质为Ca(OH)2,食盐水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C2

3、H5OH。6。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有:是否搅拌、固体颗粒物的大小(颗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温度等。三、 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1。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溶解时吸热:如:硝酸铵(NH4NO3)、硝酸钾溶解(KNO3)溶解溶解时放热:如:氢氧化钠(NaOH)、生石灰(CaO)、浓硫酸(H2SO4)溶解溶解时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如氯化钠(NaCl)四、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使水的凝固点降低 水溶液的特性 使水的沸点升高 是水能导电具有导电性溶液能够导电的条件:溶液中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第2节溶液组成的表示一、溶液的组成1. 溶质: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溶液中,溶解溶质的物质,水是常用溶剂,此

4、外还有酒精、汽油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于溶液部分)+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有水,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无水,量多的为溶剂二、 溶液浓度的表示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2。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 100 把体积换算成质量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用固体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装瓶贴标签)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步骤:计算、量取、稀释、转移(贴标签、细口瓶)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第三节 物质

5、的溶解性一、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 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2.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溶质的性质)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溶剂的性质) 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3、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2)判断方法:加入少量的溶质,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加水升温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降温蒸发溶剂熟石灰Ca(OH)2对温度例外 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加水降温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

6、比不饱和溶液要浓。注: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g溶剂状态:达到饱和质量: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

7、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s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s-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s0。01g。(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4)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对应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

8、解度. 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和面,表示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和面,表示的都是过饱和溶液-溶液与溶质的固体共存.(5)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查出某种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 确定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情况。 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确定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0t1t2t3NtSPA 例: 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80 P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B 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物质,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C 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9、 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从A溶解度是 80g .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CB 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法(5) 溶解度计算公式: s100g+s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s 100g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 =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气体的性质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

10、度越大)3. 结晶: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1) 蒸发所需仪器和用品: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杯、带铁圈的铁架台(2) 蒸发结晶适用对象:溶解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3) 降温结晶仪器和用品:烧杯、玻璃棒、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滤纸(4) 降温结晶使用对象:溶解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体物质.4.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分离:KCl和MnO2方法为过滤,步骤:溶解、过滤、蒸发,NaCl和KNO3方法为结晶,步骤:溶解、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对溶解度受

11、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KNO3、CuSO4)冷却饱和CuSO4溶液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基础实验六:粗盐的初步提纯1. 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试验的操作技能.2.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漏斗、纸片、药匙、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酒精灯、蒸发皿、坩埚钳、石棉网、火柴、剪刀等。3. 实验过程:(1)称量与溶解(2)过滤(3)蒸发(4)计算产率4. 玻璃棒的作用(1)溶解过程中,搅拌,加快食盐的溶解速率。(2) 过滤过程中,引流(3) 蒸发过程中,搅拌,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