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钓鱼的启示.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7739198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钓鱼的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3钓鱼的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3钓鱼的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3钓鱼的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3钓鱼的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钓鱼的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钓鱼的启示.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13.钓鱼的启示一、概述1、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册第八单元的课文。2、本篇课文的原作者是詹姆斯勒菲斯特。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 钓鱼的启示。教学本篇课文需要2课时。3、它是一篇论理型的文章,讲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正是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那就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

2、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4、本文写从一件生活小事中得到的启示。其基本的构思方法是采用相似联想,以小见大。其主旨是想告诉人们:面对生活中的诱惑,要依道德的标准进行抉择,而这种抉择的勇气和力量需要从进行培养。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因而才选择这篇课文。二、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自学,学生能正确无误地认读2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4个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3、通过朗读、默读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初步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

3、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钓鱼的启示设计在本册的第四组课文的第一篇,主要是检验一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表述能力,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钓鱼的启示情节性强,语言质朴,含义深刻,学生爱读、能读,但不一定读得懂。幸好课文有直接点明文章主旨的重点句,教学中可以凭借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要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发,感悟无私处事、诚实做人的重要四、

4、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教学设计基于“研究性阅读”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教学中可以凭借一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要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发,感悟无私处事、诚实做人的重要。教学从整体到具体,再回到整体,从而达到思路清晰,脉络分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贯穿始终,这样既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自主、积极、主动的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5、1、课件2、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别是本课的原著及为什么要禁捕和鲈鱼两篇课文的文本)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四单元,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单元导读,想想要怎样学习这一单元。2、 板书课题, 13.钓鱼的启示 解题“启示”(从钓鱼这件事得到的启发)二、 学前阅读,扫清理解障碍1、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课文,咱们先阅读为什么要禁捕和鲈鱼两篇文章。2、知道为什么要禁捕吗?(定时禁捕是对鱼类繁殖、生长进行保护。)三、 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1、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生字词,不懂的字问同学或查字典。2、学习生字。(投影出示。读。强调“钩”与“钓”的写法。)四、 品读课

6、文,整体感悟1、再次阅读课文,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次,读出自己的体会,或者在旁边简单写下自己的感受。2、学生自由读3、导读:根据学生读的情况,教师重点引导读好以下句子(1)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导:我们一般什么在时候去钓鱼?作者在什么时候去?晚上钓鱼,这叫刺激,浪漫。我们要把这种夜幕出垂、明月东升、泛舟湖上的情调读出来。你读得老师心里也起了涟漪,知道涟漪的意思吗?不但要读到看到涟漪,还要心里有涟漪。)(2)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

7、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跳跃着并甩动尾巴,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我等到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导:看得出你是钓鱼的能手,说说读的时候该注意哪些词?不知有没有钓鱼高手呢?钓鱼专家?)(3)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通过你的读,让人觉得这条鱼很大,但还不够大,谁能读大一点?谁能读得最大?)小结:通过朗读上面两段话,如果让你写“钓鱼”的一个片段,你会写吗?要注意什么?(要注意用上准确的动词;还要注意周围的环境;自己的心情)(4)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

8、,这时是晚上10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父亲是用什么语气说这句话的低沉、斩钉截铁、语重心长、意味深长这个时候我的心情怎么样?分角色读)(5)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

9、湖水中了。(把鱼放回湖中,我情愿吗?从哪里看出来?再读一遍,把不情愿的感觉读出来。)(6)转眼间34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34年前那个夜晚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段话写什么?我的启示是什么?)师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谁能告诉我,课文围绕“钓鱼

10、的启示”写了哪几个方面内容?谁能用简短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四、精读课文,提出疑问。现在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阅读全文,想想明白了些什么?有什么疑问。教师梳理或直接提出待探究的问题:在放与不放这个问题上,“我“和爸爸的心情分别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怎样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上得到的启示?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1、怎样学好本组课文?(整体把握;体会关键词句)2、上节课我们已经基本把握了整体内容,这节课我们要通过体会关键词句来解决我们的疑问。)二、 深入探究,感悟心理变化1、投影出示问题:在放与不放这个问题上,“我“和爸爸的心情分别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怎样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上得到的启示?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

11、题。对爸爸感兴趣的同学探究父亲的心理变化,对“我”感兴趣的同学探究“我”的心理变化,自主阅读39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好好体会体会。2、学生自主阅读、探究学习3、师生共同探讨。着力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理解。(1)“我”虽然在爸爸的严格教育之下,无可奈何地放了鱼,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非常艰难的心理斗争。(可这样引导:学生交流“心理变化”,教师板书:得意急切委屈乞求无可奈比读3、9自然段,对比钓鱼的喜悦和放鱼的不舍。)(2)父亲也喜欢这条鱼,也经历着道德的考验,但从父亲的话里看出,父亲的态度是坚决的,体现了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和深深的爱。(可这样引导:父亲的心理又是怎样的?你能从对父

12、亲的描写中发现什么吗?)4、小结:从父亲和“我”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知道,父亲坚持要我放鱼,而“我”希望的是不放,你们认为该不该放呢?5、辩论:该不该放鱼。5、小结:父亲是理解孩子的心情的,但实践道德是没法妥协的,必须从小严格要求,这是作为一位真正爱孩子的父亲必须做的。至于放与不放,大家想想,一条鱼和做人的道理哪一个重要呢?三、联系实际,感悟“启示”。1、导语: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谁来读一读“我”的启示?2、引导学生感悟(1)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在放与不放之间,作者作出选择容易吗?

13、(联系“我”放鱼心理之挣扎、抉择之艰难、实践之无奈来体会。)(2)阅读“拓展”中的举手巧克力的诱惑冰棍的呼唤等文章,感受“实践起来却很难”。(3)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诱惑,就象那条鲈鱼一样,使我们难以作出抉择。大家想一想,生活中会有怎样的诱惑呢?五、 打写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左右为难的事吗?你是怎么做的,写一个片段。要求:注意要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板书设计:13钓鱼的启示得意急切委屈乞求无可奈何实践起来很艰难七、教学评价设计通过本篇课文的实际教学,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表现的非常活跃,都能够按照设计的思路一一表现出来。我在突出教学重难点的过程中通过举一些生活中的一些

14、经常遇到的事例让学生来讨论,这样学生对文章的中心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教学任务也就轻而易举的解决了。八、帮助和总结通过本文的设计、教学,我对新课程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教学中,我尽力落实新课程的全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读的目的,以读为本,运用多种形式、手段,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注意读思结合,激发兴趣,以情促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提高教学效率。 一、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心理活动时,我鼓励学生在有关的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进而在师生的交流、讨论中完善体验。可以看出,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15、例如对“可是再也不能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体会到了难受、伤心、委屈等,这些都是很有见解的体验。再如引导学生就“我”和“父亲”还会说什么进行想象续说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进行争论。 二、抓重点词,感悟情境。 语言文字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凭借,是思想感情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章的重点语句,让学生品读,使学生领会到语言文字的美妙,体会到作者的感受,从而使他们对语言文字产生兴趣,萌发朗读的情感。所以,阅读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的程度,提出相应的不同层次的朗读要求,不能让读停留在同一层次,也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要由浅及深,逐步提高。 不足及改进措施: 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引导学生朗读的问题。当学生找出了有关的句子,用怎样的方式使学生的朗读质量得以提高?怎样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如何实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目标?如何评价朗读的结果?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很粗浅,有待思考、探索。二是课文中难点的处理问题。在课文中,学生理解起来最难的是“什么是诱惑人的鱼”。在学生讨论后,还是不能说出个所以然,由于时间关系,还省去了联系实际这一环节,就让学生带着半生不熟的理解走出课堂。应该说,学生对这个问题是很含糊的,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