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研究-殷商服饰.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73867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研究-殷商服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学研究-殷商服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学研究-殷商服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学研究-殷商服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学研究-殷商服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研究-殷商服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研究-殷商服饰.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研究-殷商服饰商代服饰不论尊卑和男女都是采用上下两段的形制,上着衣,下穿裳,后世称服装为“衣裳”,便是源自于此。其服饰的腰身和衣袖基本上设计为紧窄的样式,长度齐膝,便于活动。古代华夏族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装束特点,就是在商代形成的。虽然商代服饰的基本形制趋同,但实际上商朝的服饰还是具有相当严格的等级制度的,比较高级的染织品、刺绣品及装饰品都由奴隶主阶级享用,而底层的民众只能穿麻布以及与麻布同类的葛布制成的编织物。据研究表明,商代高级权贵的服饰通常是上身穿短衣,交领右衽,衣长及臀,袖长及腕,袖口窄小,下身穿带褶短裙,腰间束有宽带,裹腿;脚上穿翘尖鞋。贵族妇女则上身穿长及足踝的大衣,交领,K袖

2、,腰间束宽带和蔽膝。蔽膝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蔽膝呈上窄下宽状。脚上穿履,头戴圆箍形冠卷。除形制以外,商朝服饰严格的等级制度还体现在颜色的使用上。贵族的礼服,上衣多采用青、赤、黄等纯正之色,下裳多用间色,如缁、赭、绿等经过数次浸染的颜色,并且衣领,衣袖处还有镶边,日常家居则常穿编衣,绿衣和缁衣。平民百姓的衣服就没有这么丰富多彩了。提及服饰文化,不光有服还有饰,服和饰通常是搭配出现的。从殷代的出土玉石人形象可见殷代男女贵族身上还有佩玉的习惯,统治者甚至制定了一整套的玉佩制度,用以区别阶级和等级。商人玉佩的形式,一般是把玉雕琢成各种小动物形象,最常见的是一种玉鱼。殷商时期,服饰能够出现

3、这样的等级差别,与当时相对于原始经济而言的繁荣和技术进步密切相连。正是由于当时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才有可能为社会提供众多的服饰资料,统治阶级才能择其优者自用,而弃其劣者予贫民;才能够在服饰材料的质地、颜色、图案上分等论级,这就给后代的等级制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在后世正式确立了章服制度。“章服制度”始自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发展完备,章服制度对帝王和百官公卿所穿的衣服,底色和花纹等设置了相关的规定,作为区别身份等级的标志。殷商佩饰图赏玉象(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玉虎(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鹅(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凤(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玉怪鸟(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玉人(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鱼(殷商时期出土物)-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