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重点内容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773546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文重点内容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文重点内容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文重点内容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文重点内容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文重点内容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文重点内容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重点内容复习提纲.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文重点内容复习提纲第1单元课文(写景) 体会:我感受到了祖国的自然风光是那么壮观,美丽。一、观潮 本文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2)背诵第3、4自然段。这两段描写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写声音,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写景象,从(“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从中我们感受到大潮的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三、鸟的

2、天堂的作者是(巴金)。课文记述了作者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清晨群鸟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与赞美!)1、榕树不可计数的原因是(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3、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两个“到处”,说鸟的数量多。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全文结尾的话,是对“鸟的天堂”的赞美。“的确”是确实、实实在在的意思,强调了“鸟的天堂”是名副其实的。这句话,

3、还是对第二段中“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的一个照应。(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因为这是引用朋友的说法,指的是那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不加引号,因为是作者亲眼看到鸟儿们在那里生活十分自由、幸福,像真的天堂一样美好。)第2单元课文(观察) 体会:我懂得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有所发现。六、爬山虎的脚作者(叶圣陶),全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课文的重点部分是3、5自然段,1、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答:因为爬山虎每片叶子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都有脚,每个脚都拉着茎和叶子往上爬,又因为叶子本身就有重量,叶尖因为重力的

4、作用都会向下。2、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答:介绍了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样子(六七根细丝),并以(蜗牛的触角)比喻每根细丝的形状,颜色是(嫩红的),可见(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十分仔细、认真)。3、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答:具体地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绿得新鲜,看着舒服,长得如此整齐,铺排得那么均匀。七、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他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在文中,法布尔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

5、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课文开头点明,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1、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答:蟋蟀不肯随遇而安主要表现在:(1)与其他昆虫不同,它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有温和的阳光。(2)它不用现成的洞穴,它舒服的住宅是一点一点挖掘的。2、为什么它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答:伟大的工程主要表现在:(1)蟋蟀的住宅向阳、隐蔽、能排水、大小适宜,从住所简朴、清洁、干燥、卫生等能看出蟋蟀修建住宅的精心,让我们感受到它身上似乎有一种聪明才智。(2)蟋蟀用来修建这座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弱,只是一对前组和一双后腿。从明显的反差中,我们体会到蟋蟀能建造出这样的

6、住宅是一个奇迹,所以是“伟大的工程”。第3单元课文(写童话) 体会:我感受到了童话故事神奇,有趣,以及富有想象力。九、巨人的花园作者是(英国)作家(王尔德),这篇课文采用(对比)的写作方法展开故事情节告诉我们(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1、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巨人从小男孩的眼里(读出了温情,读出了爱)。2、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任性”指放任自己、不加约束。“冷酷”指待人冷淡苛刻。这是巨人醒悟后说的一句话,他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园里来的原因是自己太任性了一次次赶走孩子们;是因为自己太冷酷了一次次训斥孩子们。他想自己独享花园里的一切,结

7、果得到的却是寒冷和荒凉)。3、巨人为什么要感谢孩子呢?答:孩子是他明白:快乐应该与大家一起分享,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十一、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一共(四次)对话,歌颂了(小鸟和树之间珍贵的友情)。这篇文章还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答:第一个“看”,是在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时,鸟儿睁大眼睛,仿佛在说,(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 第二个“看”,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仿佛在说,(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朋友)。两个“看”字,饱含了(鸟儿)对

8、(树)无比的(深情)和(留恋)。第4单元课文(写动物) 体会: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与赞美。 十三、白鹅作者(丰子恺),在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则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文章围绕白鹅的(高傲)这一特点,巧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三方面突出了鹅的高傲,赞美了鹅的(忠诚、可爱、勇敢、尽职),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9、1、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作者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形象地写出了鹅步调的从容,也突出了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2、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3、作者运用(举例)的方法,不厌其烦的描写鹅的吃相,不仅突出了鹅吃相的可笑,也交代了鹅吃饭时“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的原因,体现了鹅的高傲。 十五、猫作者(老舍),作者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抒发了对猫的喜爱之情。文章巧用多种修辞方法,活现出猫的独特风采:一是老实与贪玩,二是贪玩与尽职,三是胆小与勇敢,四是高兴时温柔可亲与不高兴时极其冷漠,五

10、是古怪与活泼,这看起来充满了矛盾,但都是事实,洋溢着(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按照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的特点可以用归并法把文章分成两大段。 第一大段(第1-3自然段)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为总起,采用对比的方法分三个方面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猫的古怪性格。三次用“可是”作转折,写出猫既老实又贪玩,虽贪玩却尽职,虽胆小却勇猛的性格特点。第二自然段中,“这可都凭它的高兴。”一句,一个“可”字,形象地写出了猫的古怪,同时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第二大段(第4自然段)以“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为全段总起,同样通过三个方面写出了小猫的淘气。1、猫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这样来比喻,包含着

11、作者爱猫的一腔真情。2、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拟人)把小猫当作小孩来写,表现了猫的天真可爱、淘气顽皮,洋溢着对小猫的宽容怜爱之情。3、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这反问句突出了猫贪玩的特点,并与它的老实、尽职形成鲜明对照,烘托出猫的性格确实古怪。第5单元课文(写世界遗产) 体会:我们要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我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美丽的风景而感到自豪。 十七、长城一文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1

12、、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体现在哪里? 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写长城“像一条长龙”,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长城的总貌。接着,用具体数字说明长城的长,证实这个感受是真切的。 第二自然段从长城的建筑材料,城墙顶上的样子,城墙外沿垛子和射口的构造、作用,城台的样子、作用等方面做了具体说明,让我们切切实实地感觉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 2、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长城的长和气势雄伟、壮观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建造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用双手建造了这样伟大的建筑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3、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

13、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 “站、踏、扶”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4、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表示无数,数量多。 “才”字说明劳动人民建造长城十分不容易。 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5、与长城有关的名言(不到长城非好汉。 )掌握句型的变换。例: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反问句: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吗?改感叹句:这样

14、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啊!十八、颐和园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 ,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一写长廊的景色 ,用具体翔实的数据来表现长廊“长”“间数多”的特点。 二写万寿山的景色 ,“耸立”一词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佛香阁的“高”;“一排排”使我们感受到排云殿占地面积之大; 三写昆明湖的景色,用(镜子)和(碧玉)来比喻昆明湖水的(静)和(绿),还用一个“滑”字衬托昆明湖的(静)。表示方位顺序的词(登上、向下望、正前面、向东) 2、表示看的词语 环视、注视、凝视、平视、仰视、鸟瞰、远眺、巡视 另眼相看 、左顾右盼 、目不转睛 、东张西望、

15、一览无余第6单元课文(人间真情) 体会:我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二十一、搭石作者通过描绘(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平凡的情景,赞扬了(乡亲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以及谦让互助,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走进著名乡土诗人刘章的这一篇散文,迎面而来的是清新自然的乡土气息没有铺陈,没有华丽;那样洗练,那么朴实。犹如那铺于水中的一排排搭石,娓娓道着一个个平凡而又耐人寻味的画面。 课文2、3、4自然段是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写的。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句话赞扬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关联词语。1.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河里。 “如果就”这组关联词语从反面说明了紧走搭石的原因。2.上了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就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