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讲义7-12章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7732384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讲义7-12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一轮复习讲义7-12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一轮复习讲义7-12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一轮复习讲义7-12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一轮复习讲义7-12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讲义7-12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讲义7-12章(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考纲定位考情分析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定量表示方法。2. 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3.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研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本节重点考查:(1)反应速率的计算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vt图的分析与判断。 分析近三年高考试题,根据vt图进行反应速率计算和判断仍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选择题和填空题均有涉及。知识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1.2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对于任一反应mAnB=pYqZ,v(A)v(B)v(Y)v(Z)mnpq。3注意的问题(1)

2、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减慢。因此,某一段时间内的反应速率,实际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指瞬时速率。(2)固体或纯液体(不是溶液),其浓度可视为常数,因此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3)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因此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一定要注明所表示的具体物质。4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1)原则:任何一种化学物质的浓度(或质量)有关的性质在测量反应速率时都可以加以利用。(2)测定的角度直接观察的某些性质,如放出气体的体积和体系压强;依靠科学仪器测量的性质,如颜色深浅、光的吸收、光的发射、导电能力等;溶液

3、中利用颜色深浅与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测量反应速率。【巩固练习】1(填一填)如图表示800 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t是反应充分时的时间。试回答:(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2)A、B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为_、_。(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知识点二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如Na、Mg、Al与水反应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MgAl。(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一个条件)【针对训练】1(2011全国卷节选)反应aA(g)bB(g)cC(g)(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阶段体系中各物质

4、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为_;(2)A的平均反应速率v(A)、v(A)、v(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_;(3)B的平衡转化率(B)、(B)、(B)中最小的是_,其值是_。【针对训练】2(2013届韶关市高考模拟测试)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0 min40 min 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B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30 min 时降低温度,4

5、0 min 时升高温度D30 min时减小压强,40 min时升高温度第二节化学平衡状态及其平衡常数考纲定位考情分析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3.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本节重点考查: (1)平衡状态的判定;(2)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有关计算应用。分析近三年高考试题,上述两点均是命题的热点。选择题和计算填空题均有涉及。知识点一 化学平衡状态1.可逆反应2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反应的限度(1)建立过程(以N23H22NH3为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使其反应。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浓度最大,正反应速率最大;生成物浓度为0,逆反应

6、速率为0。反应进行中,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此时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均保持不变。(2)vt图描述建立过程如图(3)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4)平衡状态的特征知识点二 化学平衡常数以mA(g)nB(g)pC(g)qD(g)为例1表达式:K。2影响因素K仅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3意义K越大正反应进行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越小正反应进行程度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4注意事项(1)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

7、和液态水存在时,由于其浓度可看做“常数”而不代入公式。(2)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方程式的平衡常数。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改变,但意义不变。【针对训练】1(2013届乌鲁木齐地区高三二次诊断)已知:CO(g)H2O(g)CO2(g)H2(g)H0,在800 时,K1。(1)若升高温度到950 时,达到平衡时K_1(填“”、“”或“”)。(2)800 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 CO2和x mol H2,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

8、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_。第三节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化学反应的方向考纲定位考情分析1.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2.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本节重点考查: (1)会判断条件改变引起的平衡移动方向;(2)平衡、速率有关的图象分析与判断。分析近三年高考试题,仍会以图表或图象的形式分析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或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等方面进行命题。知识点一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aA(g)bB(g)mC(g)nD(g) Hc(CH3COOH)c(HSCN)Bc(OH)c(HSCN)c(CH3COOH)Cc(O

9、H)c(SCN)c(CH3COO)Dc(OH)c(CH3COO)c(SCN)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考纲定位考情分析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2.了解溶液pH定义及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本节重点考查: 影响水电离及离子积常数的因素、溶液酸碱性判断、中和滴定原理及其应用。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试题难度中等。知识点一水的电离1.电离方程式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2H2OH3OOH,可简写为:H2OOHH。室温下,c(H)c(OH)107_mol/L。2水的离子积水的离子积常数表达式为Kwc(H)c(OH),25 时Kw1.01014。Kw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Kw不变,温度升高,Kw增大。知识点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1.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