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在爱伴你成长杨西敏.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731570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别在爱伴你成长杨西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特别在爱伴你成长杨西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特别在爱伴你成长杨西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特别在爱伴你成长杨西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特别在爱伴你成长杨西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别在爱伴你成长杨西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别在爱伴你成长杨西敏.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别的爱,伴你成长 杨西敏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爱护是转化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只有在取得教师的尊重和真诚热情的爱护后,才能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在学习上鼓励他们,在生活上关爱他们。当他们取得进步和成绩时,为之欣喜;当他们遇到挫折时,给予支持、鼓励;当他们做错事时,多一分引导、少一分指责。久之,学生就会感受到一种爱的温暖,爱的力量时时存在,并把这份爱积蓄起来,形成动力,不断驱动自己奋发向上,并在自己周围喷发出爱的火花。我每接到一个班,不管我接之前,这个班的成绩有多差,也不管接之前大家说这个班的纪律有多差,我接手之后,在和班上同学的第一次讲话时,我都大声地、欣喜地对孩子们说:“你们是最聪明

2、的,你们是好学的,你们是最守纪的,一句话,你们是最优秀的。我很开心能成为你们的老师,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你们会变得更加优秀,我们班会成为全校最优秀的班级。”欣赏自我,欣赏学生,让自己在教育中享受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童年。生活中充满了欣赏,你才会每天心情愉快。幸福的感觉才会悄悄地来到你的身边。我一直相信:当老师拥有对学生无私的爱,就会努力让孩子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用真心召唤孩子返校读书。1998年我毕业后,分配在寨乐乡中心完小任教。这是一个新建校,学生多数来自周边的几个村寨的民办小学,学习基础不好。但是老师们都很有教学热情。我班上有个叫李贵苗族小男孩,由于环境的原因,他的汉语说得不好,

3、在听写词语上总不过关,每天下午我都要陪他写一会儿。有一天早上,李贵没有来读书,由于没电话,没法及时联系家长。中午我请同班学生赵富生去通知,学生回来对我说:由于在家放牛的姐姐出嫁,他得在家放牛,不读书了。那天下午放学,我请学生带路去李贵家。从学校出发,走了大约五公里路,遇上了学校的彭老师,彭老师说了她也刚好就要去李贵家吃酒。”当时我琢磨:既然是他家姐姐出嫁,送点礼金的话,要容易说服李贵的父母。打定主意,就和彭老师一道向李贵家走去。爬了两座山终于到了李贵家。送了礼,高兴地入了席,李贵父母特别高兴,在我和彭老师的轮番劝说下,李贵第二天回了学校。二、用诚心温暖残疾孩子心灵。2005年县城招考,我以第一

4、名成绩考进纳雍二小,校长把上学年全镇数学倒数第一的班级交给了我。为了辅导后进生,我和孩子们相约中午一点半到教室,辅导他们做作业。在早来的孩子中,有个特殊的小男孩,他嘴角流着口水,却也在努力的写着。我看到这一幕,特别欣慰,连忙走过去,拿纸帮他擦了口水,询问他叫什么名字。这时候,有学生上前对我说:“杨老师,他是我们班的憨包小杰,以前的老师都不管他的”。我严厉批评并阻止了那个学生说下去,要求全班学生以后都不能这样说同学。我坐在小杰身边看他做作业,照抄都很吃力。那天下午放学,我和孩子到他家进行了一次家访,孩子的母亲对我的到来很漠然,她不相信老师会真心的关心她家孩子。通过耐心的询问,我了解到这个孩子一年

5、级时学习不算差,二年级上学期头被木棍砸伤了,治好后留下了外伤性“癫痫病”。针对这件事我们班召开了一次关爱同学的主题班会,我告诉孩子们要尊重和关心同学。并把学习委员调来和他坐,并要求学习委员下课要陪他玩,我也常在下课时和他玩拍手游戏。渐渐地,同学们不排斥小杰了。春天来了,我带同学们在操场上赏樱花。大家正聊得津津有味,这时突然传来“咚”的一声,我回头一看,是小杰昏倒在泥水里。他的“癫痫病”犯了,“癫痫病人”在发病时如果睡在地上,会导致中风。来不及多想,我连忙跑过去把孩子从地上抱起来。好在小杰家离学校不远,小杰妈妈很快来到学校,她看到我被弄脏的衣服,看到我怀里的小杰非常感动。在孩子父母的配合下,同学

6、们的关心下,小杰在慢慢在进步。小杰最终读到高中,现在自己给人承包家庭装饰。 三、用耐心帮单亲孩子融入集体。2015年我接一年级,班上有一个小男孩叫小奇,聪明伶俐的,但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上课不专心听讲,爱打骂其他孩子,每天都有许多小朋友来告状,甚至有节课我问被小奇打过在同学举手,全班100个小朋友99个小手举得高高的。那天我放学就给他的家长打电话,接电话的是小奇的爸爸。我告诉小奇爸爸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要他好好教育孩子。第二天上课时,我看到奇奇眼睛肿的,问了才知道原来是被爸爸打了。孩子被家长打了,不一定真正能改,我想了解孩子打人在原因。通过查看学生学籍信息表。我得知我家和孩子家都住老场社区。那天

7、中午放学我和小奇一起走,我牵着他的小手听他诉说他家里的事情。通过孩子的诉说,我知道他爸爸妈妈离婚了,妈妈在外地打工,一直是爸爸带他。原来是因为缺少母亲的关怀,孩子没有安全感,原本是要和小朋友一起玩,但不懂得怎样和小朋友相处,才表现得很暴力。于是我经常和他一道回家,每次都牵着他的小手走。告诉他,老师很喜欢他,同学们也原谅他。下课我还留下来陪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教会他懂得感谢小朋友给他的接纳和关心。一次,小奇告诉我,他妈妈要给他买电话手表了。我告诉他:“齐齐表现棒,和小朋友们和睦相处。老师和爸爸妈妈都特别为你感到骄傲。”慢慢的,孩子的表现好了许多。有一天下课后,我在讲台前整理作业小奇跑过来要我电

8、话号码,我问他要去干什么?他说:“星期六星期天我想你的时候好打给你。”我心里一阵窃喜,这说明我得到孩子信任。我给孩子提了要求,要他改正在课堂和同学打闹的习惯。孩子果然极力表现自己,刚开始的时做得不好,我及时用眼神鼓励他,经常当着全班面表扬他,还给他安排了下课保持教室卫生在光荣任务。一个学期下来,他改掉了不良的习惯,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当然也打了好多电话,这份幸福,是爱的力量。 四、用慈悲心为孩子改变命运。小雨现在读纳雍一中。是我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的学生。2013年11月份的一天早晨,小雨的房东急匆匆地把他叫走了,原因是小雨的爸爸从床上摔倒下地。那天中午我去了小雨家家访,他们父子三人正在吃饭,我看

9、到他们吃的菜就是一大锅白菜汤。汤里没几片菜叶,小雨的哥哥只吃了一小碗饭就把碗搁下了。我随便问了一句,“你怎么不吃了?”小雨的哥哥说:“老师,我吃够了。”凭直觉我觉得这话有玄机。别人一般说“我饱了”,这“够了”两字,好像别有隐情。在我的追问下,小雨哥哥说出了原因:因为没钱,不敢多吃。原来,小雨爸爸是湖南来纳雍补锑锅的,娶了小雨身患残疾的母亲,一家四口十多年来一直租着人家地下室的房子住。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都不补锅了,坏了直接丢了或卖废品了。由于每天挣不了多少钱,他们家庭生活很拮据,已经欠房东两年的房租了。小雨父亲每天早晨充满希望的出门,却一次次空手而归。由于一直焦虑,患高血压的他突然昏倒,

10、从此瘫痪在床。小雨身患残疾的妈妈为了养家出门打工,不知是被骗入传销组织还是已改嫁,从此遥无音讯。父子三人每月仅靠200多元低保费勉强度日。200多元,一个人生活都不够,何况是三个。我把钱夹里仅有的500元钱给了孩子,并告诉他们,不能对生活失去信心,要努力学习,学好生活的本领,今后才能挣钱,才能过上好日子。为了帮助小雨兄弟,我把这件事向学校的刘主任做了汇报,她非常同情这两孩子。让我在学校倡导老师们支持一下。那天老师们一共筹款了接近3000元,学校的曹代群老师和陈燕老师在之后还给孩子们送衣服送吃的。可是学校里捐的钱给他们家交了两年的房租就只有四百元了。为了继续帮助他们,经过多方打听,知道了有个“爱

11、心纳雍”的爱心组织,我找到了里面的爱心使者陈付江老师。热心的陈老师为小雨争取到了4000元救助款和4袋大米。在曹代群老师的帮助下,我又带领小雨兄弟俩去民政局申请困难救助,一次次为孩子们写材料,带着两个孩子一个个部门去审查、盖章。到民政局去时,当时的王局长说:“孩子们,你们太幸运了,老师带着你们来,要好好争气,我给你们签个字,去找吕勇县长吧,能多批一点。”最终吕勇县长给这两个孩子批下了20000元的医疗救助款。2014年的5月我给小雨家申请廉租房,小雨家搬进了余家田坝的廉租房。2014年9月,小雨的哥哥以524分考入了纳雍一中,可是面对2500的学费,兄弟俩愁了。我再次找到陈付江老师,陈老师通过

12、组织找了一个浙江的爱心人士。小雨的哥哥得以进入了纳雍一中学习。2014年冬天,小雨的父亲去世,十一岁的孩子守着父亲的遗体呆了几个小时,小雨给我打电话后,纳雍二小的老师和学生又给小雨送去了2000多元。当听雍熙镇陈梅主任说可以申请临时救助,我又连忙给他们写申请,最后得到了1000元救助款。2015年的端午节,同学们把粽子带到了教室,我带领六(1)班的全体学生为小雨和其他留守儿童一起过节。学校领导们知道了也加入了进来。大家又一次为小雨送上了1000元的生活费。2015年小雨以190分的成绩也进了纳雍二中,学习很不错。2017年小雨的哥哥考取了山西科技大学。今年小雨进了纳雍一中珍珠班,所有费用全由爱心人士支助。教育的真谛到底是什么?我认为:让学生获得人生的幸福。让孩子在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仍然快乐地追求着幸福,这样,教育就成功了,教育的终极就是要让幸福伴随着孩子一生,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追求人生成功的幸福。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时候。老师们要用爱去宽容、呵护学生,赋予他们怒放的生命。“每个孩子都可以更好,我们要助力孩子们更好地成长!”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