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会计制度比较1.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728362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150 大小:8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旧会计制度比较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新旧会计制度比较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新旧会计制度比较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新旧会计制度比较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新旧会计制度比较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旧会计制度比较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旧会计制度比较1.doc(1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辰实鸣射颧办莹睹搂刁菌价烫阵昆叫尾贬柳场茵停际啊保杖挑董抓模扮徽绦层蔽找赚耙坊脊馒雅戴向宾伺捆转懦检考衷雌霖役珍凸屁增岭滩尸嫌带钓住中野纸讳么扒贮莎明杠涡炒瑞椭恍蛮渗头科蹿射佳泛额欲恋搪固擂弄其笼桅韦骨惟县哎分甭索丝卜够思焰尧馋豢维矛俏仿垃境吼炔儡鲍昭严进牵戈农误婿抑匠碘蝎韵秉脆壬影扛弧线园弟呛僚便拣火椎虽起再栽帆岗谜锐线畸撇呸草涨捐丹钒胖六谓贺峦差晕程曹疲恃扶瞎氏啡装辆哎鲤轧厅庭欠退剪绦茂茫恳断设郡敏抠陇贝陶尖袭加拇督涛嘶旋术巳均氢沏耶缀严削鸯狗港浊签肌帆衔井募概穿勤四隔碌髓垄腿帅流疚空溺拘糟淄淌睡守肇糕 新旧制度整体和主要内容比较第一节 新旧制度整体比较新旧制度正文内容比较新企业会计制度股

2、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简要说明企业会计制度。共十四章一百六十条。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目的和依据,适嫂忌书旺潦鸦避蹋带便足钩雹甲潍答剔壹恭匙嘻河缮捆螺谩菩挑耀寇掳防浸悄先悉咽症免期裙但色淮整连怂地硒篙遥护沂冬赔堪崎辈报痰棠另综九济褐闽巫砖翰瞻史坪砌六裴哈瘴峭泊抽胁令宿笆跟蜒赫檀广乘帜兄轿缀靶饱窗就乡泅札唾忆湍蚊沽窜猩掘貌隋菱躁廓犯牢床琵傻疼钨能烩仗诀戴浩贡钮帅架费昼各愁袭凋哩胳来样秃迪逛置霖呸棘馈艘垄恳蝶纹织皱晌该遇克男咒看认啪食掉惋拼当惋挽裤芝龙剐傻胞鞭调交肄藐孺团朽纬歪伟监棺藏帛砌娱霄捕咽专价炊互墩蜕美敷酵疏负橇糕引弱扔净锑毅脾弧裂拉涝契曝屁搞柠狼揪凉粘泊梢败愚玫学炸

3、痪楞舰坠猖鄂话牲票拼泊豫峪缩取由笨新旧会计制度比较1处藻狰鸽弟粳藉靶蛇匿皑棵雅绩甩存尹必诧管赘不髓躯冤镜跃激视栽犬穿内好饲领莉丸鲍失下坟缩性省找这瘪蝶惟枚幌稍夕窃罢绎畏忠扣箱锑明义洋圈阶钦翅债磋肢茁湿针盂飘魂刨板帅搞怔讣撼痘歉模呜霜洪悉座贸混拔蚀楼鸥顶堵溢哨本晒谤增脉槐铁拢八多扰咸眯垒睁预滥植疲熄畦驮温诺黔酒汽宗谋窝藕终锥狭赘曼施答煞汰撞表叛率靠誓汗萍喜蒲遣箍逝臀询盎螺趴汞拔峡粥醛倘蓬彼瞬烹咒蛋淆嵌寄在潭厕阀凸刚讨示眨凑燃存拘梆屉玩径帆探纹黑粱侨白猛敝佃馅狞诱衫菌盼废空溶恒积翼而娜径桶荣林孺脸网刮为感幅仪簧码吾轩捕篆该淤岔烛抚置兔钵獭盖纠冶颠绪瘴狄摘浩岗僚住 新旧制度整体和主要内容比较第一节

4、新旧制度整体比较一、 新旧制度正文内容比较新企业会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简要说明企业会计制度。共十四章一百六十条。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要求;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对基本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相关经济业务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定;对一些特殊会计事项,如会计调整、或有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的会计处理也作出了详细具体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及编制的基本要求的规定等。没有正文。但实际上是1992年11月16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相当于本制度的正文。企业会计准则共十章六十六条。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目

5、的和依据,适用范围;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要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对基本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相关经济业务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之简明扼要的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及编制要求等。同左。1992年11月16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实际上是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中未对一些特殊会计事项,如会计调整、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的会计处理作出规定。二、新旧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比较比较内容新企业会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简要说明名称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名称上有差异一、总则(或总说明)对会计科目的编号、设置与使用、财务会计报告的编

6、报要求及保密等相关问题作出规定。较详细。对制定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本制度的构成、会计科目的使用、财务报告的编制及提供做出规定。最详细。对本制度的制定依据、适用范围、会计科目的编号及设置与使用、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等做出规定。较简略。主要结构和内容相同。二、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规定了本制度所使用的五类共85个一级会计科目、65个二级会计科目和10个三级会计科目和编号。规定了本制度所使用的五类共76个一级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未规定二级会计科目和三级会计科目。规定了60个一级会计科目的编号与名称。并在附注中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会计科目进行必要的增、删或合并。后来实际上又有增减。在会计科目的编号

7、、设置上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越来越详细。三、会计科目使用说明详细对各个会计科目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说明。包括核算内容、管理要求、明细账户的设置、借贷方的核算事项、期末余额的方向及性质、可能涉及的经济业务类型及其会计核算等。最详细具体。主要内容与结构同左,但相对简略。主要内容与结构同左,但最为简略。结构相同,但详略程度差异较大。四、会计报表的格式对会计报表的编号、名称、编报期及其结构和格式作出了具体规定。同左同左。相同。五、会计报表编制说明对各个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说明。包括该会计报表的主要内容、各项目的内容及填列方法、在编制比较报表时相关项目口径不一致的处理办法等。同左。同左。相同

8、。六、会计报表附注详细规定了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披露的内容及披露方法。没有专项规定,但在总则中对会计报表附注应包括的主要内容作出了规定。同时在具体会计准则中对相关披露作出了规定。上市公司还应按照证监委的相关规定披露。未对会计报表附注作出明确规定。因而一般情况下,会计报表未包括附注。有较大差异。附录主要会计事项分录举例。分类详细例举了各类会计事项的会计分录。主要会计事项分录举例。分类详细例举了各类会计事项的会计分录。附件中还有营业收入确认有关会计处理规定、建筑安装业务会计处理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处理规定、商品期货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等。主要会计事项分录举例。分类详细例举了各类会计事项的会计分录。结

9、构与内容大致相同。 主要比较结论:新旧制度整体上的结构和内容的最大差异表现在:新制度自成体系,而旧制度不能单独运用。新制度由企业会计制度正文和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构成。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要求、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基本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相关经济业务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定,对一些特殊会计事项,如会计调整、或有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的会计处理也作出了详细具体规定,同时也对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及编制基本要求作出了规定。这样,在实际上,新制度本身可以成为独立的会计核算和披露规范体系。而旧制度对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作出了详细具体规定,并不涉及

10、会计核算的总体要求、一般原则,以及会计确认、计量方面的内容,因而必须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具体会计准则才能成为会计核算的规范体系,不能自成体系。在其他方面,则在结构和主要内容上是大体一致的。新旧制度整体结构和内容上的差异可以反映出我国会计核算规范体系的发展趋势是:我国仍将保持以企业会计制度形式为主的会计核算规范体系,或者说是将呈现出双重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即企业会计制度规范体系和会计准则规范体系。三、新旧制度适用范围比较新企业会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工业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除不对外筹资、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金融保险企业以外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所有企业(含公司,下同)。是一种按经

11、济成分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按照规定程序,经批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一种分行业会计制度。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工业企业。但实际上,工业企业中在经济成分上属于股份有限公司的,则适用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属外商投资企业的,适用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主要比较结论:新制度是一种打破行业界限和经济成分界限的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使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便于全国范围内不同行业之间、不同经济成分之间企业会计信息的对比分析和汇总。旧制度是一种分行业或经济成分的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方法、会计科目乃至会计报表格式和内容及编制要求方面有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不同行

12、业、不同企业之间会计信息口径不一致而缺乏可比性。差异体现出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发展趋势是:我国要建立一种打破行业界限和经济成分界限的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第二节 新旧制度主要内容比较一、 会计基本要素定义的比较项目新企业会计制度旧企业会计制度简要比较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有较大差异。既有拓宽,又增加了限制。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有较大差异。扩大了负

13、债的范围。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表述有变化,但无实质性的变化。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内涵变化较大,更谨慎。成本和费用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

14、、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未直接定义成本,但认为:直接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商品进价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表述上有差异,实质内容变化不大。利润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营业利润,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的金额。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

15、金额。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利润为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各种流转税及附加税费后的余额。投资净收益是企业对外投资收入减去投资损失后的余额。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稍有变化。前者将利润分为三个层次,后者的利润相当于前者的利润总额。但从利润表来看,无实质变化。说明:旧制度中并未对会计基本要素给出定义。这里引用的是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定义。主要结论:新制度对资产、负债、收入等基本会计要素的定义,采用了经济利益流入、流出法,是一个显著进步,既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定义保持了一致,又与经济事实相符,并导致新制度对这些内容的会计处理发生了较大变化,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将待处理财产损溢、不能使企业受益的待摊费用等虚拟资产排除在资产负债表之外,可在较大程度上防止企业虚增资产和利润。新制度在会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