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7托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初探(徐文婷).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72524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7托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初探(徐文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7托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初探(徐文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7托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初探(徐文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7托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初探(徐文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7托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初探(徐文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7托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初探(徐文婷).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托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单位:红岩幼儿园 姓名:徐文婷 联系电话:15998971856 创新点说明: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对于托班的幼儿来说,语言是他们生存、认知、学习和游戏的基础。然后现在由于家庭、环境影响,许多2岁多幼儿语言发展迟缓,导致幼儿沟通和表达困难,发展成要表达什么都用动手来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和打架行为。这就需要老师适时适度的指导,让幼儿通过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感受,满足幼儿引起对方的注意和被关注的情感需要,从而让他人能够理解自己。问题背景:本学年正是教托班,经过和班上孩子们的相处,发现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语言发展大不相同:有的能说会道;有的只会说“妈妈”。会说

2、的幼儿很快和同伴打成一片,不会说的幼儿总是容易和同伴发生“纠纷”.同样的年龄,为什么对于语言表达有这么大的差异?通过家访、观察等方式我发现还是和幼儿的生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通常由爸爸妈妈在带的孩子语言发展较好,自身各方面能力也较强,只有少数父母年龄较大的比较例外;而婆婆爷爷带的幼儿由于各方面都由大人包办完了,更甚至有的幼儿不需要说,长辈就直接帮他做了,长此以往导致幼儿“不会说话”了。为了解决孩子不会“说”的问题,我尝试在日常中渗入教育和指导,达到让幼儿主动说话的目的。设计依据:指南中提出: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如何对托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

3、力进行培养呢?经过一学年的实践,我有了以下几点体会:一、 让幼儿体会到需求,从而主动学习表达本学年正好接到托班,班上27个孩子,在第一个月的相处里我发现,同样都是不足3岁的幼儿,有的幼儿说话口齿伶俐;有的幼儿却只会用简单肢体动作来表示自己的需求。会说的幼儿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愿意说,不会说的幼儿只能发出单音节的“MA-”发音。那么是什么导致同年龄段的幼儿间差距如此大呢?通过观察和家园沟通,我发现,导致幼儿语言表达差距的原因就是:幼儿自身的语言需求。现在的家庭,对于孩子的需求有两种满足方式:一种是每当幼儿有需求时,父母让幼儿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后再给予满足,哪怕是只说一点点,也要幼儿自己说出来;

4、而另一种父母却是直接就给予满足了,作为父母在长时间与孩子相处中,不需要孩子表达什么她就知道自己的孩子需要什么,在发现孩子的需求时直接给予满足,一切包办代替完。在这样的亲子相处模式下,第一种情况,孩子在不得不进行表达才能满足自己愿望的前提下表达经验不断的积累,表达能力不断的提高,到后面就越来越会说;反观另一种情况,由于孩子觉得自己不需要说出来,愿望和需求就能被满足,因此就不说,偶尔用更方便的动作指一下,大人就知道了,表达的需求降低,到后来就变成了“说不出来”了。为了改善这一情况,从第二个月起,对于班上每一个孩子,我们都要求孩子们“说出来”。学习也好,游戏也好,喝水也好,解便也好,要奖励也好.只要

5、是孩子的需求,那么只有说出来后,老师才会给予满足,哪怕只有说一点点,以此来促进幼儿的表达能力发展。尤其是针对“不会说的幼儿”,一点一点的让他们逐渐开口说话,通过说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不说只用手指,那么我会“故意装看不懂”来刺激幼儿说话和表达的欲望。通过让幼儿体会到对语言表达的“需求”,从而去主动学习怎么表达自己的意愿。一学期下来,班上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明显有所提高,进步最快的往往就是之前“不会说”的幼儿。第二学期里通过家园配合,孩子们的进步更是明显了。二、 丰富孩子的词汇和认知经验,让幼儿能准确表达孩子们会说也愿意说了,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托班幼儿年龄较小,认知经验不足,因此很多认知和发现往

6、往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来。在一次幼儿语言阅读活动认识各种小动物中:一开始的小猫、小狗、小兔等孩子们都能够认出来,可是到后面的猫头鹰、豹子、长颈鹿等动物就只有个别幼儿能认出来了,更甚至有的个别幼儿连小鸡和小鸭都不知道和分不清。这和幼儿的认知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孩子们看的多便认得多,反之看得少就认得少。小猫等孩子们能很快的认出并说出,长颈鹿等孩子们想了半天才有个别幼儿说出个“鹿”字来,还有幼儿把豹子说成是老虎的,而在后面请幼儿用好听的话来称赞动物们,孩子们却说来说去都是那么一两句:“小猫好乖哦!”“长颈鹿也好乖哦!”还有的是跟着老师或同伴的话说,很少有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的。还有一次语言于活动大荷叶中,幼儿

7、通过观察画面,说出自己的发现。在第一页的画面里,孩子们说了水、花,就是没有一个小朋友说出“荷叶”。孩子们对荷叶这个东西非常的陌生,没有见过,这堂课后,孩子们才对荷叶这个东西有了初步的印象。这两次活动也让我认识到:幼儿的认知发展不能全部靠书本和课堂。因此在课后我找了许多荷叶和动物的图片,让幼儿欣赏,并且鼓励幼儿用“好听的话”去形容自己看到的,如“大大的荷叶”、“漂亮的荷叶”、“绿绿的荷叶”、“坏坏的老虎”、“可爱的长颈鹿”、“顽皮的小猫”.等,让幼儿通过看、听、说的多方面去丰富自己的经验和词汇,在后来日常的自主阅读时大荷叶的故事书和有“小动物”的书成了孩子们的最爱。孩子们有的已经能够用带形容的词

8、来表达了。这也体现了认知经验的丰富促进孩子表达能力的进步的特点。同时这两件事情也给了我一个启示:要给幼儿大量的感官刺激,才能让幼儿产生说的兴趣,从而发展到准确的进行表达。在之后的活动中,我都会结合课堂内容为幼儿提供大量的相关图片,去丰富幼儿的词汇和认知经验,让幼儿学会准确表达。三、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并通过观察进行表达 在一次又一次的语言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画面的观察能力较弱,哪怕是在老师的提问引导下,很多幼儿连主体观察不到,少部分幼儿观察到了,却不能完整的表达出来。例如故事跳跳舞里,画面里,孩子们能说出动物的名字,却说不出它们在干什么(甩头、跺脚),老师进行示范了动作,孩子们也说不出来。在故

9、事小星星里,孩子们先说出的也是黑漆漆的房子,个别小朋友说出星星后,孩子们才一起说出来。为了达成对孩子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接下来的类似观察教育活动中有意识的分步骤引导孩子对画面或周围事物重点进行观察:1. 有主题的进行观察。每次活动开始的时候我们会先给幼儿说出这次活动的主题,让幼儿围绕主题进行观察,并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所见,或者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例如:春天活动“我们的种植园”,在活动开始时,我们先告诉孩子我们今天要去看我们的种植园,请小朋友看了后来告诉我们种植园里你发现了什么。在这样的主题引导下,孩子们来到种植园都有意识去到自己班级的种植地,并认真的观察着我们班级的种植区,发现了

10、后争先恐后的说:“有小草!”“我发现了有菜!”等等2. 带着问题观察。一段时间后,幼儿熟悉了观察的要领,我们开始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进行观察。今年是我们幼儿园百年园庆,因此这学期新增了许多装饰的盆栽,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饭后我带着孩子们准备去散步并观察小花,因此在孩子们排好队的时候我就对他们说:“今天幼儿园里来了许多的花宝宝,我们一起去看看有什么颜色的花吧!”带着这样的问题,孩子们来到操场上观察小花,并不断的“报告”:“有红色的花!”“黄色的!”“我发现了粉红色的话!”等等,孩子们兴趣非常浓厚,观察得也非常的仔细。3. 回到课堂进行观察。对于周围的环境,孩子们学会了观察,那么对于课堂图片或者画面,

11、这是一直以来孩子们相对比较薄弱的地方,因此我们班上购买了许多图画书,用于引导幼儿进行画面观察。在这样的培养和练习中,我们班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不断的得到提高,孩子们对于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进步也越来越大。在这一学期里孩子们学会了观察,也学会了进行表达。一学年的时间,班上的孩子从肢体动作发展到用话去说;从听老师讲课说出答案到自己回答;从看着图片懵懵懂懂到有目的的观察,他们不断的成长着,而我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也逐渐收获着。这只是一学年下来对于托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点初探,相信在未来的几年相处里,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钻研,通过与孩子们的相处和课堂反思,孩子们和我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会有不同的成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