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2006年七年级语文001.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725052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版2006年七年级语文00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师版2006年七年级语文00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师版2006年七年级语文00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师版2006年七年级语文00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版2006年七年级语文00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2006年七年级语文00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期末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黄晕(yn) 蜿蜒(wn) 飞窜(cun) 舐吮(shn) B.纤弱(xin) 蠕动(r) 寒噤(jn) 恪守(k) C.愠怒(yn) 喧嚣(xi) 孱弱(chn) 惩罚(chng) D.憎恨(zng) 倒戈(g) 哂笑(shng) 祈祷(q) 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划出来,并依次改正在下面横线上。(没有划出就改正不得分)。(2分) 穿流不息 舍生取义 一愁莫展 呕心沥血 心驰神往 别出心裁 拙拙逼人 侃侃而谈 融汇贯通 戛然而止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2、)(2分) A.乍暖还寒(刚刚开始) B. 孔武有力(很、甚) C.几处早莺争暖树(暖和的树) D.稍逊风骚(差,不及) 4.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胡宏伟,我国著名歌词作家,曾以创作长江之歌、共青团团歌而闻名全国。胡宏伟30岁时曾因创作黄河颂而名声大振。 B.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C.钱塘湖春行的作者韩愈,字退之,唐代散文家、诗人,是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D.愚公移山相传为战国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列御寇所著。今人多疑是魏晋人伪托。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全

3、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B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 C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6.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有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

4、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昧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7.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主要信息。(不超过25个字)(2分) 本报讯(见习记者 何明洁)为了引导学生文明健康上网,日前由成都市教育局、共青团成都市委和清华同方三方主办的“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在成都三原外国语学校举行。活动当天,三原师生制作了1600多件征文作品和电脑软件。参加活动的同学一致表示,要文明健康上网,远离精神污染。 据了解,此次“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将途经20站,历时4个月,三原外国语学校是该活动的第12站。 8.诗词默写。

5、(6分) ,小扣柴扉久不开。 东城渐觉风光好, 。 ,江船火独明。 鹧鸪天代人赋中运用对比手法说明春光不在城里,而在农村的诗句是: , 。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 。 沁园春雪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 。 中国的酒文化享誉世界,请你写出两句含“酒”字的诗。 9.仿照下面两句话,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让我们来做花的事业吧,把花香传给别人; 让我们来做叶的事业吧,把花顶过自己的身躯; , 。 二、阅读理解。(共48分) (一)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语段,完成以下各题。(8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6、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0这段文字选自孟子公孙丑。孟子,名_,是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孟子是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书,而另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 。我们曾学过其中几则语录,如“学而不思则罔,_ _”;“ _,不亦说乎?” (2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行拂乱其所为_ _ 人恒过_ _ 衡于虑_ _ 入则无法家拂士_ _ 12.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两狼之并驱如故 B.彼竭我盈,故

7、克之 C.温故而知新 D.一年归,妻跪问其故 13.对“所以动心忍性”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因为这样),所以他的心惊动起来,性情也坚韧起来 B.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的原因。 C.(通过这些),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D.(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的内心警觉,他的性格坚定。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6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1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想要

8、) 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同“座”) 反归取之(同“返”) 遂不得履(终于) 1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1分) 自度其足 度已失期 置之其坐 且焉置土石 至之市而忘操之 操蛇之神闻之 何不试之以足 其目以毛帚扫之 16.下列句子朗读时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1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何不试之以足 17.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分) 宁信度,无自信也。 18.这则寓言讽刺了哪些人?(2分) (三)阅读下面现代文语段,完成文后各题。(8分) 忽然,教室的钟打了十二点,紧接着响起了午祷的钟声。这时,普鲁士军队操练回来的军号声

9、在我们窗前响了起来哈墨尔先生面色惨白,在讲台上站了起来。他在我眼里,从来没有显得这样高大。 “我的朋友们,”他说,“我,我,” 他的嗓子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无法说完他那句话。 于是,他转身对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按着粉笔,用最大的字母写出: 法兰西万岁 写完,他仍站在那里,头靠着墙壁,不说话,用手向我们表示: “课上完了去吧。” 19.语段从 、 、 三方面描写哈墨尔先生,表现他 的思想感情。(2分) 20.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1分) 21.“他在我眼里,从来没有显得这样高大。”这句话是 描写。他在“我”眼里从来没有显得这样高大的原因是什么?(2分

10、) 22.哈墨尔先生“使出了全身力量”写字的细节表现了什么?(1分) 23.你能理解哈墨尔先生“写完,他仍站在那里,头靠着墙壁,不说话,用手向我们表示”这一动作表情吗?谈谈你的看法。(2分) (四)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后面习题。(10分) 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

11、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

12、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让我们大家养成勤于用脑的良好习惯吧。 24用自己的话对第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1分) _ 25第段中画线的部分综合运用了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的道理。(2分) 26第段说明“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谈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能够_;二是心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可以_。(2分) 27“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2分) _ 28把全文分为两个部分,请用“”划出。(1分) 29你在生活中也经常用脑,读了这篇文章,有些什么体会?(2分)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