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埋地储油罐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7724102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卧式埋地储油罐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卧式埋地储油罐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卧式埋地储油罐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卧式埋地储油罐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卧式埋地储油罐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卧式埋地储油罐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卧式埋地储油罐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名称: 天津合佳威力雅环境服务公司沧州50立方埋地油罐项目计划工程名称提出单位天津市南羊金属结构厂 关于50立方双层地埋油罐工程项目1. 储存介质:柴油2. 设计压力:常压3. 设计温度:W50C4. 埋地深度:相对标高-0.75m5. 全容积:50 m3,充装系数0.96. 腐蚀裕度:1mm7. 储油罐体材料:Q235-B8. 筒体尺寸:50 m3罐内层,内径2800mmX长9136mmX厚度8mm9. 50 m3罐外层,内径2850mmX长9162mmX厚度6mm10. 筒体重量:10952公斤11. 设备载荷:200000公斤(非承重区)12焊缝系数0.8513. 焊接工艺:焊接采用

2、埋弧弧焊,焊丝牌号H08A14. 压力试验:0.1MPa15. 焊缝检测要求:对接焊缝检测标准JB/T4730.2射线检测,检测长度10% ;角焊缝检测标准JB/T16. 人孔直径:2个DN500人孔,人孔法兰为机加工标准板式平焊钢制法兰,人孔颈高200mm,人孔盖 耐油橡胶石棉法兰垫,按国家标准配置螺栓、螺母、垫片。17. 接管规格:进油口 089X4mm,出油口 89X4或133X5mm,通气孔p57X3.5mm,量油孔 108X4mm,人孔 0 500X6mm。18. 储油罐应采用喷砂除锈,除锈等级达到Sa2.5;使用加强级环氧煤沥青漆防腐,涂层结构:沥青 青一玻璃布一沥青一玻璃布一沥青

3、一聚氯乙烯工业膜(每层厚度约1.5mm,涂层总厚度大于等于5.5mm),3( 采用聚乙烯冷缠带。19. 储罐应焊二条导静电接地镀锌扁钢,规格为一40X4,并方便与静电接地网连接。20. 储油罐设计使用寿命20年。21. 其他技术要求按照国家和行业现行规范、标准,以及加油站建设标准和加油站建设标准设工艺与设备i佚油泵日用強室外地坪地下储油罐图1直理地下佶油龍系统流程图(油泵在繼体上)说明:LISA一一施便擋示连犠装置高位连鐵油罐供油系统流程图L一低位报讐1.1工艺流程加油工艺流程分为潜油泵式和自吸式两种。当装设油气回收系统时,应在两种基本流程中增加油气回收工1.1.1潜油泵加油工艺1. 当一种油

4、品同时供多台加油机(枪)加油时,宜采用潜油泵式加油工艺;2. 当油罐至加油机之间的出油管道长度大于50m时,宜采用潜油泵式加油工艺。1.1.2自吸式加油工艺1. 当一种油品同时供应不多于四把枪时,宜采用自吸式加油工艺;2. 当油罐至加油机之间出油管道长度不大于50m时,宜采用自吸式加油工艺。3. 每台加油机应按加油品种单独设置进油管。1.1.3带油气回收系统工艺I. 卸油油气回收工艺(1) 当采用卸油油气回收工艺时,必须保证系统密闭性,汽油卸油接口和油气回收接口应安装DN100带阀(2) 汽油通气管管口尚应安装机械呼吸阀,机械呼吸阀的工作压力应为正压2000Pa3000Pa,负压2001(3)

5、 为防止密闭系统卸油冒罐情况发生,可在卸油管线罐内接管上安装卸油防溢阀或在通气管线上安装防,(2.2工艺管道II. 2.1工艺管道的设计压力:1. 钢质油品管道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0.6Mpa;2. 钢质油气回收管道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0.13MPa;3. 非金属复合材料油品管道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不应小于0.35Mpa;4. 非金属复合材料油气回收管道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不应小于O.IMpa。2.2.2工艺管道的设计流速:1. 钢制管道内油品流速应小于4.5m/s;2. 复合材料管道内油品的流速应小于2.8m/s。1911.2.3进油管道1. 进油必须采用密闭进油方式;2. 卸油口宜集中布置在地面以

6、上,汽油卸油口和卸油油气回收接口应采用带阀的快速阳接头,柴油卸油3. 进油管道应坡向油罐,坡度不应小于5%。;4. 安装在油罐内的进油管宜安装卸油防溢阀。2.2.4出油管道1油罐与加油机之间的出油管道应长度短,弯头少,转弯处宜采用现场煨制或成品弯头;2. 出油管应埋地敷设,且不得穿过站房等建、构筑物;3. 管道与加油机的连接应根据加油机进油接管连接形式确定,潜油泵式必设紧急切断阀。2.2.5通气管1. 通气管宜集中布置(1 )承重罐区油罐的通气管宜布置在实体围墙旁或沿罩棚支柱敷设;(2) 非承重罐区油罐的通气管宜布置在罐区围堰附近。2. 通气管的横管应坡向油罐,坡度应不小于5%;3汽油与柴油油

7、罐的通气管应分开布置。管口应高出地面4m以上,应设阻火器。当采用油气回收系统时 机械呼吸阀。2.2.6油气回收系统工艺管道管道应坡向油罐,坡度不应小于1%。当加油油气回收管道不能满足坡度要求时,应增加集油装置。2.2.7工艺管道的材质1. 固定工艺管道宜采用无缝钢管;2. 在对钢管有严重腐蚀作用的地段直埋时,可选用耐油、耐土壤腐蚀、导静电的复合管材,其体电阻率: 面电阻率不应大于10100;3油气回收系统的工艺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2.2.8工艺管道的连接1. 埋地敷设的钢制管道应采用焊接连接;2. 埋地敷设的复合管材应采用专用接头连接。2.2.9工艺管道的埋设埋地工艺管道的埋设深度不得小于0.

8、4m。敷设在混凝土场地或道路下面的管道,管顶低于混凝土层下表面 应回填不小于100mm厚的砂子或细土。2.2.10工艺管道的防腐1. 埋地钢质工艺管道外表面的防腐设计应符合钢制管道及储罐防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0007的有 加强级的防腐绝缘保护层。防腐绝缘保护层的加工、检验与验收应符合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SH3022的各项规定;除锈等级应为St3级;2. 复合管材外表面不需做防腐。2.2.11工艺管道的施工、检验及验收执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中工程施工的规3. 潜油泵应选用安全可靠、运行稳定,出口压力不应大于0.6MPa,流量不应大于380L/min的潜油泵。

9、潜 213.4油罐3.4.1钢制油罐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应符合钢制焊接常压容器JB/T 4735.1和钢制卧式容器3.4.2油罐的埋设油罐设在非车道下面时,油罐顶部的覆土厚度不应小于0.5m;设在车道下面时,罐顶低于混凝土路面不宜 回填干净的沙子或细土,其厚度不应小于0.3m。3.4.3油罐人孔法兰盖上的接管1. 进油和出油接管宜设在同一人孔法兰盖上,液位计接管、量油接管和通气接管宜设在另一个人孔法兰盖 2液位计接管、量油接管必须设在油罐筒体轴线上;3油气回气接管根据实际情况可设在任意人孔法兰盖上;4潜油泵安装接管与液位计接管不宜安装在同一个人孔法兰盖上。3.4.5油罐除锈、防腐1. 埋地

10、钢制油罐的外表面除锈应符合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GB/T 8923,除2. 埋地钢制油罐的外表面防腐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应符合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 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22的有关规定,应采用不低于加强级的防腐绝缘保护层,有强腐蚀性 油罐外表面应做特加强级防腐蚀绝缘保护层。3.4.6油罐防渗、防漂对建在水源保护区内以及建在地下建筑物上方的埋地油罐,应采取防渗漏扩散的保护措施,并应设置渗漏 护措施应采取下述两种方法之一:1. 设置防渗罐池,如当地环保要求较严格,可在罐池内表面贴衬玻璃钢防渗层,并在罐池内设置渗漏观测2. 采用双层罐,外层罐材料采用

11、非金属复合材料。采用液体传感器对内罐与外罐之间的空间进行渗漏监测 空间的最低处,并由具备相应功能的控制仪在线分析和报警;3. 当油罐受地下水或雨水的作用有上浮的可能时,应设置油罐防漂浮措施。3.4.7油罐操作井1. 操作井结构。操作井可采用砖混结构、混凝土结构、钢止水板结构、复合材料结构。2. 操作井规格。非承重罐区内油罐操作井为正方形,内口尺寸1.1 mX1.1 m;承重罐区内油罐操作井为 3.4.8操作井盖1. 非承重罐区内油罐操作井盖根据需要采用推拉式、掀启式;承重罐区内油罐操作井盖采用圆形承重复合 便、安全,并能有效防止雨水进入。2. 承重罐区井盖承载能力应大于40t。4.5消防、储油

12、罐、1储油罐的建筑防火要求(1) 汽油和柴油储罐,应采用卧式圆柱形钢油罐、柴油储罐应直接埋入地下。储罐严禁设在室内 罐容量不宜太大,在建筑密度大的地区,宜采用单一品种,只设1油罐,容积不超过10m3(2) 储罐直接埋入地下时,也可不设防火堤。(3) 直埋油罐的进油管、量油孔、呼吸管等结合管,应设在人孔盖上,量油孔应采用铜、铝等: 与钢管摩擦打火。(4) 地下油罐应单独设置呼吸管,管径不应小于50mm;呼吸管必须安装阻火器,管口与地面的 的墙(柱)上敷设的呼吸管,其管口应高于建筑物1m,与门窗的净距不应小于3m。(5) 地下油管入孔,应设在坚固的操作井内。井盖应用碰撞时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成。(6

13、) 钢油罐必须作防雷接地,其接地点应不少于2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0。当油罐仅作防 不宜大于30 0,装有阻火器钢油罐,可不装避雷针(线)保护。埋地油罐的罐体、量油孔等金属附件,应 电阻不宜大于100。储存可燃油品的地下钢罐,可仅作防感应雷接地。(7) 地下卧式油罐,要在首尾两端设有两组接地装置,其电阻值不得大于100。罐体与接地极 要采用螺栓连接,并做沥青等防腐处理。静电接地装置每年应检测2次。3. 管理室的建筑防火安全要求(1) 管理室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独建筑。如与其他建筑组合建造时,应用防火墙分隔。加: 混凝土遮棚,以防止加油站火灾竖向蔓延。(2) 管理室的采暖,应首先利用城市热网

14、、区域锅炉房或临近单位的热源。当无上述条件时,可 锅炉采暖。该锅炉应设在单独房间内,锅炉间的门窗不得朝向加油机、卸油口油罐及呼吸管口、且门窗距 炉排烟口应高于屋顶1.5m,距加油机、卸油口、油罐及呼吸管口距离不应小于12m,且应安装火星熄灭器4. 罐区场地设施的防火安全要求(1) 四周应设不低于2m高的实体围墙;当与周围建筑物防火距符合要求时,可设金属网或非燃(2) 为了防止油品流出站外,加油站地面应有一定坡度,并应设置隔油池。(3) 站房应设有防雷设施。(4) 应配备大型(推车式)和小型(手提式)的泡沫、干粉灭火器,以及石棉布、砂土等灭火;(5) 罐区在进行绿化时,其周围宜植阔叶树。三、操作

15、中的防火和管理要求1. 一般管理要求(1) 操作人员应掌握本岗位的操作技术和防火安全规定,做到精心操作,防止油品渗漏。(2) 罐区严禁烟火,并设立醒目的宣传牌,严格用电、用水管理。严禁在加油站内从事可能产生 辆,敲击铁器等。(3) 对安全网、呼吸阀、接地线等,应经常检查、测试,保证安全好用。(4) 严禁携带一切危险品入站;加油站内严禁闲杂人员随意出入和逗留。管车进站加油时,乘 毕,车辆驶出站外再上车。(5) 雷击时应停止加油、卸油作业。2. 卸油操作防火油槽车向地下油罐卸油,是罐区火灾危险性最大的一个工作过程。卸油的方法,按照CB50156-: 与施工规范的规定必须采用密闭卸油方式,但是还有利用槽车的高位差敞开自流卸油的现象。这会导致 口、量油口和放散管等处逸出,这些油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燃烧爆炸。而在卸油过 此,敞开式卸油操作时,必须特别注意防火安全。(1) 油槽车的排气管应安装防火罩。在自流卸油时应关闭发动机。同时停止加油作业(罐区与: 安全警戒,及时安排接卸。(2) 在油槽车卸油时,应有专人监护,司机应先在油槽车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