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7723814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陈贞 【内容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是要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小学数学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 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结合学科

2、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是要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小学数学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下面就谈淡我自己的主要做法及肤浅体会:一、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德育教育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的形象和

3、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不但是直接的,而且是深远的。其中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感染学生,我们要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上课时,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的仪表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感受了美的教育。辅导“后进生”不但要有耐心,还要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熏陶和教育。若教师在教学中,老板着面孔,死气沉沉,则教室的气氛必然紧张、严肃,学生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他们学习的潜能就挖掘不出来,

4、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特别是身边的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于学习的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二、用教材的内容渗透品德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及所处的学龄阶段特点,数学教学中渗透的德育内容是多方面的,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教育贯穿于知识教学中在小学教育阶段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考虑:(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五爱”教育为中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逐步明确要为

5、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学习.如在教学五年级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时,可以给引导学生学习书中的资料,你知道吗?大约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方田章”就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书中说:“方田术曰,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其中“方田”是指长方形天地,“广”和“从”是指长和宽,也就是说:长方形面积=长宽。还说;“圭田术曰,半广以乘正从。”就是说: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通过学习资料使学生懂得我国不但有古老文明,我国人民也富有聪明才智。在原始落后的时代,便有如此伟大的著作,而今科学这样高度发达,我们若不努力学习,真是愧对古人。这样不但把学生引导到本课堂的教学内容上来,而且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

6、集中了。教材中,还有许类似的小知识栏目里的小知识,既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就有一段小知识是这样的:“你知道吗?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3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就提出把整个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小数的名称是13世纪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的,在13世纪中叶我国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直到16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这个小知识就能起到既让学生学到有关小数的有关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为有我们伟大的祖先而自豪、并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还

7、有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第11册的103页的实践部分:量一量、算一算。第一个题,通过让学生理解题意,再让学生走进校园,去观察美丽的学校,从而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我校园的品德教育,激励要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这美好的校园里要努力学习,练好本领,长大后才能建设更加美丽的家园。又如:在复习“时、分、秒 ”的教学,以课件出示北京申奥成功人们的喜庆场面为画面。抓住这一素材,教育学生:中国申奥成功了,我们中国人期盼了多年的梦想,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我们身为中国人,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祖冲之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小数的人,

8、这一成果要比外国数学家早一千多年。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如六年级在复习 “读数、写数” 的教学时,可以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本地有教育意义的数据。还可以介绍我国的地形地貌特征,如我国地域辽阔,东西相距约千米,南北相距约千米,领土面积约万平方千米,我国境内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长江,全长千米。教学“应用题”时,可以根据应用题中所反映的日常中的生活、农业、科技、卫生等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通过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二)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学生的素质结构中,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学

9、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以及与老师、同学、集体的关系等,都是学生的政治态度、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道德情操、社会观念等的反映,我们数学老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在本学科中的学习基础现状等,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品格,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态度。在教学简单的统计时,我把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历届夏季奥运会获得奖牌的数量设计成统计表,让学生通过分析、观察、比较,体会出奥运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奉献精神,从而树立学生崇高的理想。在讲授简便运算时,我把数学家高斯童年的那个数学题(计算出前100个自然数相加之和)让学生们做,鼓励他们向小

10、高斯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上,我经常给学生讲述中外数学家的故事,特别是华罗庚、陈景润我国数学家立志成材的故事,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很多,有待于去我们发现和挖掘。三、在教学过程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也不是少先队活动,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够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一些好的事例:如做好事、节约用水、用电、改革前后的人均收入等,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

11、育。又如:教学“时、分、秒”时,教师可在学生初步建立了时、分、秒的概念后,通过让学生数心跳、读书、写字、拍皮球等,让学生感受1分、1秒有多长,到底可做多少事情,一节课40分钟里有多少个1分钟。从而适时地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教学“元、角、分”时,可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好人民币。另外就拿教学方法来说,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要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四、联系生

12、活实际激发道德情感数学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有关德育信息,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可这样引入课题的:演示举世瞩目的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的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舟七号” 发射时间是几时?结束时,再演示“神舟七号”成功返回地面的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舟七号”返回的时间是几时?通过联系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引出课题,这样既能及时让学生了解一些外界的信息,又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爱科学和用科学的兴趣。又如,在教学统计知识时,都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如调查改革开放

13、前后家庭拥有电视机、电冰箱、摩托车等数量进行教学;或者收集历届奥运会获奖的金、银、铜牌数进行教学。这样联系生活实际,选取现实生活中与数学紧密相关的新颖信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听到经济飞速发展的声音,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五、编拟习题丰富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不但要靠教材的示范作用,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学生学习了新知后,在巩固练习时,我们往往会编一些习题练习。我们可以根据当前的时事政治、学生最为感兴趣的话题,编出一些思想性较强的习题,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如:结合奥运会编题,让学生感受奥运的魅力;结合中国“神七”发射成功编题,

14、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结合平时检测考试成绩编题,激励学生比学赶帮,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和拼搏进取的精神。下面是本人结合统计图的巩固练习时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一节数学活动课: 把下面三题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绘制出来,再分析数据,你发现一些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 1、据统计,我国几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如下:2003年16909.2亿元,2004年74462.6亿元,2005年78345.2亿元,2006年82067.5亿元,2007年89403.6亿元 ,2008年101455.2亿元。( 折线统计图)2、2004年世界银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公布如下:卢森

15、堡37610美元,美国39600美元,日本34510美元,中国1100美元,印度530美元。 ( 条形统计图 )3、2004年中国人口总数约13亿人,其他国家约共51亿人。 (扇形统计图) 学生1: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学生2: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约是2006年的6倍。我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感到自豪。 学生3: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均值比美国、日本、卢森堡少得多,但比印度要好。 学生4:美国的人均值约是中国36倍。我觉得中国人还要努力。 学生5:中国的人口太多了,约占世界人口的1/5。 学生6:我觉得中国的计划生育还是不能放松。 学生7:我希望我们应努力学习,长大

16、后加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学生8:落后就要被外国人欺凌。 老师:刚才同学们讲的都是真情,新中国成立后,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的经济不断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中国底子薄、人口多,人均产值较低,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希望同学们现在要好好学生学习,学好本领,长大后为祖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都为德育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通过数学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中,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我们义不容辞,旁无则贷。德育渗透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但数学实践活动、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较好的方式。只要教师正确地认识其德育功能,选择恰当的德育内容,有意识地创造德育渗透的时间,正确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