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的教案.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721844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兵马俑的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秦兵马俑的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秦兵马俑的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秦兵马俑的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兵马俑的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导入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沿着历史的长河来到“世界文化遗产”的另一站-古都西安,一起去感受那震撼人心的秦兵马俑。生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兵马俑。三、初读课文,整体感受。师:那好,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那神奇的地下王国去探秘吧! 1、学生自由读书,边读边思考:课文介绍的兵马俑给你留下怎么样的印象呢?(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2、师问:刚才大家所说的内容在文章中有一句话都概括了,找一找。(出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3、师问: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是一个过渡段。)用哪个关联词连接起来的?(不仅而且) 4、师问:课文哪些自然段分

2、别写出了这些特点?(学生找出相对应的段落)四、 品读课文,具体感知兵马俑。 规模宏大。问:文章哪个自然段写兵马俑规模宏大? 默读要求:划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用笔勾出最能体现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也可好好读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学生勾画,读书。 交流:兵马俑规模宏大。这个句子是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师:假如你就是秦始皇,带着这样一支军队南征北战,所向披靡,这是何等的气魄,

3、一起读出这种气势吧!。类型众多。过渡: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哪几自然段写兵马俑类型众多。(47自然段) 提出要求:自由读47自然段,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的类型,用笔勾出来。生读书勾画: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分大组读四种类型的俑,师相机点评。 将军俑:好一群威风凛凛的将军。 武士俑:有这样一群能冲锋陷阵的武士,何愁不能打胜仗。骑兵俑:骑兵已作好了准备,那战马呢?陶马俑:“跃跃欲试”什么意思?(急切地想要试试)好,全班再读读,读出这种跃跃欲试的样子。个性鲜明, 过渡:下面我们进一步走进兵马俑,再去感受一下它的个性鲜明。读第8自然段,看看你发现了些什么?

4、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这句话是8自然段的中心句。 第二句话是个排比句,每个分句都用了“有的好像”先写出了兵马俑的神态,再写作者自己的想像。这句末为什么要用省略号,说明什么?(还有其他神态没有一一列举出来)师:八千多个兵马俑,没有哪两个是完全一样的,请充分发挥你的想像,接着用“有的好像”的句式,再写出几种兵马俑的神态吧。 生写句子,说句子。3、师:是呀,这些兵马俑千人千面,活灵活现,真让人惊叹! 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来赞美这一艺术杰作吧!(齐读9自然段)4、问:“绝无仅有”是什么意思?你能从文中再找出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举世无双)这样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首尾呼应)五、升华情感。1

5、、师:这一伟大的奇迹一经出土就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至今为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已接待游客5000多万人次,100多位国家元首都发出了赞叹。出示课件: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赞美:“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法国总统希拉克说:“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世界第八奇迹”。 美国总统里根赞扬:“兵马俑制造工艺真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更喜爱秦俑的服饰。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说:“我完全被感动了”。 泰国公主诗琳通认为秦兵马俑的“学问很深”。 2、师:面对这绝无仅有、气势魏宏的兵马俑,你想说些什么?(点几名学生读自己写的话)师:学到这里,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秦兵马俑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从两

6、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本着以学定教的原则,着力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在教学中,我考虑到了这些。 一、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 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篇目课文的生字词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生词的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此,我决定从生词入手,从生词的学习过渡到课文几个重点句子的解读,再由此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不离篇的原则来进行。为学生的学习铺好路,搭好桥。 二、教学方法的扶放结合。 本文是一

7、篇略读课文。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我认为应以学生自己的学习为主,老师的引导或讲解为辅,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不够强求,老师不能完全放手,因此,在教学中我决定有扶有放地进行。对于写兵马俑规模宏大和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这两部分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而对于兵马俑类型众多这一部分则处理的简略一些,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自学空间。 三、语文素养的着力提高。 语文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怎么培养,我认为还是应从最基本的听、说、读、写中来。因此在这节课中,我作了如下一些训练:听,让学生听老师的描述猜是什么俑;说,说文章内容,说自己的体会;读,读出兵马俑规模的宏大,气势的雄伟,读出每种俑的特点,默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写,写一写自己头脑中想到的兵马俑的神态。 但是由于自身的素质及考虑问题的不周全等因素,在教学中我还是出现了以下一些问题:表情不够丰富,一直只有一种表情微笑,教师本身对学生的感染力不够;课件制作不够精美,色彩搭配让人没有赏心悦目的感觉;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美,对学生的引领性还不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注重自身表情和语言的变化,让教师自身更有一种吸引学生的魅力;多读书,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真正做一名学生语言学习的引路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