Ⅴ级围岩初期支护(DK178+576-+600).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721815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Ⅴ级围岩初期支护(DK178+576-+60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Ⅴ级围岩初期支护(DK178+576-+60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Ⅴ级围岩初期支护(DK178+576-+60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Ⅴ级围岩初期支护(DK178+576-+60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Ⅴ级围岩初期支护(DK178+576-+60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Ⅴ级围岩初期支护(DK178+576-+60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Ⅴ级围岩初期支护(DK178+576-+600).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技术交底书标段:LYS-3标 工区:一工区 作业队名称:木寨岭隧道大坪斜井作业队 编号:LY3 工程名称木寨岭隧道交底日期2011年7月8日交底名称初期支护交底里程DK178+576-+600一、原设计情况木寨岭隧道大坪正洞左线DK178+576+600段原设计为级加强衬砌断面。设计支护参数:拱墙设格栅钢架,1榀/1.2m,拱墙喷射砼C25厚23cm,拱墙设6钢筋网,网格间距20*20cm;拱部采用22中空锚杆,边墙采用22砂浆锚杆,锚杆长3.0m,环纵间距1.2*1.2m。衬砌采用C30混凝土,厚度为40cm。二、现场实际情况2011年7月8日左线采用三台阶施工至 DK178+576时,

2、揭示围岩为灰褐色板岩,层厚4-8cm,并夹有白色条带,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岩层产状倾向线路左侧约60,岩层走向与洞轴线斜交,由于受地质构造影响,岩体发生塑性变形,完整性遭到极大破坏,整体强度很低,结构面较发育,节理裂隙把岩体切割成大小不一的分离体,呈角砾碎石状松散结构,稳定性很差,拱部多发生坍塌,局部有点滴状出水,属于级围岩。三、处理方案经兰渝公司、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会商,决定对木寨岭隧道左线DK178+576+600段采取如下支护措施:1、断面曲率参考V级软岩断面曲率,同时预留变形量30cm。2、全环设HW175型钢,间距1榀/0.5m;拱部设42超前注浆小导管,小导管长3.5m,环向

3、间距0.4m,纵向搭接长度不少于1m,注水泥单液浆;锁脚锚杆采用42锁脚锚管,长4.5m,每个接头位置设2组,共计24根,并注浆;全环喷射C30砼厚30cm;拱墙设8双层钢筋网,网格间距20*20cm;拱墙设R32N自进式锚杆,锚杆长度4.5m,环纵向间距1.2*1.0m;3、衬砌采用C35钢筋混凝土,厚度为45cm,衬砌配筋按照级软岩衬砌断面。四、施工顺序洞身开挖初喷砼4cm架立HW175型钢42超前小导管施工打设系统锚杆铺设钢筋网复喷至设计厚度30cm 五、施工方法5.1 HW175型钢5.1.1 拱架按照每0.5米/1榀距离架立,拱架之间纵向用22连接钢筋,长度0.5m,环向间距1.0m

4、。5.1.2钢架安装前应清除脚底下的虚碴及杂物,拱脚必须放在牢固的基础上。钢架安装允许偏差:横向和高程为5cm,安装间距为10cm,垂直度为2度。5.1.3当拱脚标高不足时,不得用块石、碎石砌垫,而应设置钢板进行调整,必要时可用混凝土加固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小于C20。5.1.4架立时测量人员全过程进行测量控制,及时调整拱架的位置和高程,保证拱架的位置和高程符合要求。5.1.5钢架与围岩间的间隙,不得用片石回填,必须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钢架应全部被混凝土覆盖,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cm。5.2 42超前小导管施工5.2.1超前小导管采用423.5mm普通焊管,注浆管一端加工成锥形,另一端焊上铁箍

5、,在距铁箍端1.0m处开始钻孔,钻孔沿管壁间隔100200mm呈梅花形布设,孔位互成90度,孔径8mm。小导管加工示意图5.2.2在钢拱架外弧按环向间距40cm,用风钻或煤电钻钻孔,超前小导管纵向间距2.0m一环,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5.2.3钻孔孔位偏差不得超过10cm,外插角510,孔深不得少于超前小导管长的95%。5.2.4注浆浆液采用水泥单液浆,浆液配合比应由现场试验确定,浆液可采用水灰比为0.8:12:1,注浆压力应为0.51.5Mpa,必要时可在孔口处设置止浆塞。5.2.5小导管注浆注意事项: 配制浆液时,操作工人戴胶手套、护目镜、防护帽,穿长筒胶鞋,不允许工人穿短袖、短裤上班

6、。 注浆时,作业工人不准站在注浆口附近。 发现压力表有异常情况时,停止注浆,查找故障。 配制浆液即用即配,剩余浆液倒掉,并清洗储浆桶。 注浆结束标准:当压力达到设计注浆终压并稳定1015min,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的80%以上时,可结束该孔注浆。5.3 R32N自进式锚杆施工5.3.1首先按设计要求,在自进式锚杆安装前,应检查锚杆体中孔和钻头的水孔是否畅通。5.3.2 锚杆体钻进至设计深度后,应用水或空气洗孔,直至孔口返水或返气,方可将钻机和钎尾卸下。5.3.3 锚杆注浆料可采用纯水泥浆或1:1水泥砂浆,水灰比为0.40.5,采用水泥砂浆时,砂子粒径不应大于1.0mm。5.3.4 注浆压力不得

7、大于0.4Mpa,一般按单管达到设计注浆量作为结束标准。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不少于20分钟,进浆量仍达不到注浆终量时,亦可结束注浆,并保证锚杆孔浆液注满。5.3.5 最后在综合检查判定注浆质量合格后,用专用螺帽将锚杆头封堵,以防浆液倒流管外。5.4 钢筋网施工5.4.1拱、墙设置8钢筋网,网格间距2020cm双层钢筋网,网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5.4.2为了加快初期支护作业速度,钢筋网应在洞外预制成网片。网片制作采用焊接,但必须保证其牢固性,焊接不得有夹渣、气泡等现象发生。5.4.3钢筋网应随受喷面起伏铺设,与受喷面间隙控制在3cm左右,钢筋网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cm。5.4.4钢筋网搭接

8、长度应为12个网格尺寸,搭接方式为焊接。5.4.5钢筋网应利用锚杆外露部分、钢架或其它固定装置连接牢固,在喷射砼时钢筋网不得晃动。5.4.6喷射中如有脱落的石块或混凝土被钢筋网卡住时,应及时清除。5.5 喷射混凝土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5.5.1施工要求 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湿喷工艺,严禁采用干喷。 喷射前处理危石,检查开挖断面净空尺寸,当受喷面有涌水、淋水、集中出水点时,先进行引排水处理。 用高压风水冲洗受喷面,设置控制喷砼厚度的标志。喷射作业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进行,有较大凹洼处,先喷射填平。 喷嘴垂直于岩面,距受喷面0.81.2m,呈螺旋移动,风压0.50.7MPa。液态速凝剂由自动计量在

9、喷嘴处掺入。 喷射混凝土时按照施工工艺段、分片,由下而上依次进行。一次喷射混凝土的最大厚度,拱部不得超过10cm,边墙不得超过15cm。分层喷射混凝土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 喷混凝土料由洞外自动计量拌和站生产。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卸入湿喷机,机械手配合湿喷机喷混凝土。 喷射砼终凝2小时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以防止喷砼层开裂,气温低于5摄氏度时不得喷水养护。5.5.2 注意事项 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进行计量,尤其是速凝剂的掺入量,做到掺量准确,添加均匀。以确保喷砼质量。 喷砼机起动前应先开风,后开水,最后开动电动机送料和喷射,以免发生堵管现象。停

10、止喷砼时应先停风,后停水。 喷嘴与岩面的角度,一般保持垂直。但在边墙施工时,宜将喷嘴略向下俯10左右,使混凝土束喷射在较厚的混凝土顶端,可略减少回弹量。 施工中经常检查出料弯头、输料管和管路接头,处理故障时断电、停风,发现堵管时立即停风关机。 喷射砼作业必须紧跟掌子面,喷射砼终凝后3h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六. 安全施工及注意事项6.1 贯彻“不坍就是进度”的指导思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导方针,正确处理好进度、质量、安全三者之间关系,做好开挖面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杜绝塌方。6.2 现场的施工用电设施安装规范、安全、可靠。施工场地内各种材料分类堆放整齐。各级负责人及施工人员一律挂胸卡上岗。每项

11、作业完工后,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周转材料及时返库,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洁。6.3 量测必须及时紧跟,及时分析反馈,指导施工。软岩施工需派专人对已支护段经常进行巡查,发现支护开裂和不正突变即时撤离施工人员。6.4 由于隧道洞口紧邻212国道线,施工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遇到来往运输车辆和人员时,要主动躲避,以免造成车辆伤人事故。6.5 做好洞内防尘,降低粉尘浓度。6.6 喷射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品,严禁将喷枪对准施工人员,以免突然出料时伤人。6.7施工期间严格按照环保要求、文明施工和标准工地的要求进行组织施工,确保各项指标满足有关规定。6.8 加大对环保和文明施工宣传力度,组织学习文明施工先进条

12、规、方法,增进对文明施工重要性的认识,真正实现文明工地文明建设的目标。6.9 其它安全要求详见安全专项技术交底。附图:DK178+576-+600段初支断面图交 底接收人复 核附: (1)技术交底会议纪要(2)人员签到表技术交底会议纪要2011年7月8日,由何开进(大坪斜井技术负责人)主持,组织段伟、左刚、张正军、开挖班(作业队长、班组长、全体相关作业人员)等相关人员,在大坪斜井会议室针对木寨岭隧道大坪斜井正洞左线DK178+576-+600段初期支护施工进行了技术交底。由何开进(木寨岭隧道大坪斜井技术负责人)将该工序的(作业标准、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工程质量要求;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先后顺序;施工工艺细则、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质量问题预防及注意事项;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交底;出现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救援措施、紧急逃生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对作业人员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解答,会议历时2小时20分钟。详细交底内容见施工技术交底书。参加技术交底会议人员名单附后。2011年7月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