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海洋与渔业工作报告 .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721610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市海洋与渔业工作报告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市海洋与渔业工作报告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市海洋与渔业工作报告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市海洋与渔业工作报告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市海洋与渔业工作报告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市海洋与渔业工作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市海洋与渔业工作报告 .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海洋与渔业工作报告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海洋与渔业系统紧紧抓住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在东营叠加融合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海洋与渔业资源优势,努力膨胀养殖基地规模,提升渔业产业化水平,健全完善平安保障体系,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全市海洋与渔业经济取得了显著进展。2023年全市渔业增养殖面积到达187万亩,预计实现水产品总产量50万吨,渔业总产值1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15%。 一、根本情况 一生态渔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规划建设的20230万亩沿海渔业产业带初具规模,重点在产业带内建设了一批国家级、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园区,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向园区集

2、中,积极开展海参等海珍品的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和加工贸易等相关产业,全力打造黄河三角洲国家生态渔业基地。一是市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建成高标准海参养殖池塘2023万亩。海跃公司建设的8.5万立方水体工厂化养殖车间竣工投产;山东景明、山东海跃水产品加工工程进展顺利;青岛农业大学、烟台大学试验基地全面建设完成,各项试验全面开展。二是现代农业生产开展资金优质鱼产业工程全面完成。全市4个现代农业生产开展资金优质鱼产业工程总投资1.52亿元,总面积3.55万亩,所有工程已建设完成,通过了省海洋与渔业厅和省财政厅绩效考评验收并全部投入生产。三是积极开展省级现代渔业园区申报工作。我市共有3个标准鱼塘园区

3、、2个工厂化园区、1个综合园区认定为2023年xx省首批省级现代渔业园区。 二渔业产业化开展水平全面提升。一是黄河口名优水产品产业持续开展。制定印发了2023年黄河口名优水产品产业开展工程申报指南,列支专项资金对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甲鱼等淡水渔业养殖基地建设、科技研发推广等环节给予重点扶持。全市海参开发面积到达23.3万亩,黄河口大闸蟹生态养殖面积到达20230万亩,黄河口甲鱼生态养殖面积到达2万亩。二是渔业龙头企业不断开展。全市市级以上渔业龙头企业到达27家,省级渔业龙头企业4家,渔业龙头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额到达7.1亿元,年加工能力4万多吨,年销售收入9.7亿元;全市水产育苗企业到达43家,

4、育苗水体40多万方,其中,海参苗种繁育实现突破,育苗水体到达28万方,年繁育优质参苗30万公斤;休闲渔业点开展到20余处,其中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4处,总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年接待游客41万人次。三是渔业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开展。全市渔民专业合作社已开展到54家,入社渔户数到达3000多户,辐射带动养殖基地57万亩,发挥了良好的典型带动作用。四是品牌培育成效显著。组织企业在北京昌平、遵义共青湖开展黄河口大闸蟹养殖试验并获成功,为黄河口大闸蟹走向全国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组织企业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山东新加坡十大渔业品牌推介活动,在北京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并推出的黄河口大闸

5、蟹获金奖,参加了“2023黄河三角洲中国垦利国际农业博览会和首届xx省农产品博览会,举办了黄河口大闸蟹美食节活动,提升了黄河口名优水产品知名度。 三渔业根底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一是进一步强化水产质量平安管理。做好市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实验室管理和日常检测工作,健全完善全市水生动物病害防治网络,加大抽检力度,拓宽检测品种,全年共抽检样品224个,涵盖黄河口大闸蟹、海参、对虾等主导养殖品种,组织开展了“食品平安宣传周活动,保持了全市水产品质量平安稳定的良好态势。二是深入组织开展“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积极开展创立新型农民学校工作,依托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建设了黄河三角洲高端农民实训基地,充分发挥省淡水水产研

6、究所科研基地作用,开展了科技入户、阳光培训和远教惠渔等活动,全年共举办培训班192期,培训渔民4200余人次,入户指导121次,发放明白纸1.4万余份,“黄河三角洲刺参优良品系繁育及配套技术研究等科研工程顺利实施,带动了全市渔业健康、高效、持续开展;三是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新选划建立了14处市级渔业资源增殖站。投入资金1949万元,放流中国对虾3.1亿多尾、菲律宾蛤2亿多粒、海蜇5000多万头、三疣梭子蟹3500多万只、文蛤202300多万粒、黄河口大闸蟹475万多只、黄河口甲鱼4.62万只、梭鱼120多万尾,全面修复我市近海渔业资源。 四渔业平安生产管理能力不断加强。一是强化海上生产管

7、理。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渔船管理保障渔业平安生产的意见及2023年xx市渔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深入开展平安生产基层根底强化年和渔船专项整治年活动,组建成立由渔政、公安边防等部门组成的协调联动和处置应急突发事件的运行机制,扎实开展“护渔2023海洋渔业执法和渔船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捕捞渔船进行全面清查。二是加大伏季休渔执法和宣传力度。在省市电视台播放了伏季休渔管理新闻片,深入渔港、渔村、渔船等重点区域,悬挂、张贴宣传标语200余幅、通告300余张,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共出动执法人员60人次,出动执法船2023航次,确保了我市毗邻海域2023年伏季休渔秩序稳定。三是认真做好渔港标准化管理工作

8、。黄河口中心渔港完成投资1.5亿元,码头、防沙堤及水电路讯等根底设施全面完成,于7月28日正式开港通航;广利一级渔港完成投资2500万元,各项工程进展顺利。四是加强平安渔业建设。渔业互保工作实现新突破,会员保费超过600万元,为捕捞渔民提供了平安保障。为全市1343艘海洋捕捞渔船及养殖机动渔船发放油价补贴资金5849万元。为全市175艘60马力以上渔船安装配备了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终端,xx市渔船动态监控信息指挥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对全市渔船的实时动态监管。 五海洋综合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一是标准用海工程申请审批。全年受理用海工程13宗,办理抵押贷款登记8宗,为用海户抵押贷款额度达5180万元。

9、二是扎实推进xx市滨海生态城防潮堤建设。一期工程已获省政府批复,根据省政府批复文件要求,制定了监管工作方案和方案;二期工程海域使用手续办理工作稳步推进,工程迁占补偿工作全面完成。三是扎实推进海域动态监管业务运行。在全国率先将县级节点接入国家海域动态专网和全国远程视频会议系统,有序开展了海域使用权属数据整理、证书统一配号、动态监视监测等业务工作,四是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实施了“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滨海湿地固碳能力提升技术及应用示范、“我国典型人工岸段生态化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3项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工程,对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典型河口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护区网络

10、建设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和预算进行了修改完善。海洋特别保护区标准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争创工作全面启动;参加在韩国举办的第四届东亚海大会,提高了东营的国内外影响力和知名度。五是圆满完成海洋环境监测任务,发布了2023年xx市海洋环境公报,在市政府网站和“海上东营网站发布全市24小时海洋环境预报;六是扎实开展“海盾2023、“碧海2023、“护岛2023专项执法行动,维持了全市良好的用海秩序。 当前,全市海洋与渔业开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海洋经济开展总体规划亟需完善。临海产业缺乏整体规划,用海工程布局比拟分散,规模偏小,导致一些地方自然岸线资源锐减,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严重。二

11、是海洋环境保护任务繁重,局部入海河口海域污染严重,涉海工程日益增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不断加大,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补偿机制还没有建立。三是渔业根底设施还不够完善,渔业生产根底设施规模不大、档次不高,渔港效劳设施不配套,渔业开发的档次和水平较低,整体效益不高。四是渔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渔业龙头企业规模小,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二、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实践科学开展观,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大局,充分发挥海洋与渔业资源优势,加快黄河口名优水产品产业开展步伐,推进各类现代渔业园区建设,调

12、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提升海洋与渔业工作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将东营打造成为全省开展现代渔业和海洋综合管理的示范区。具体目标:全市渔业增养殖面积到达187万亩,水产品产量到达52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130亿元。 一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导扶持各类现代渔业园区向20230万亩沿海渔业产业带聚集,包括xx区、xx县2023万亩,xx区50万亩,xx县30万亩和xx县2023万亩。启动xx区高效生态海洋渔业示范区工程建设,重点推进郭局北片2023万亩的典型片区建设,开展道路和节点建设工程。加快推进xx市30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提升永丰河以南3万亩养殖区块,修建完善沟

13、渠路、桥涵闸,完善排水系统,改造提升养殖池塘;积极推进海跃、景明等水产品加工工程的施工进度,实现示范区二三产业的快速开展,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渔业精品区和样板区。扎实做好6处省级现代渔业园区建设管理,完善现代渔业园区规划体系,积极培育标准鱼塘、工厂化、休闲渔业等各类园区争创省级现代渔业园区,发挥园区在资金聚集、科技孵化、辐射带动等方面的作用。 二全面提升渔业产业化水平。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开展资金优质鱼产业工程,提升全市渔业生产根底设施的标准化水平;着力培植渔业龙头企业,加强渔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全市渔业组织化水平;继续扶持黄河口名优水产品产业开展,打造黄河口甲鱼、黄河口大闸蟹等名优水产品精品养

14、殖区,提高黄河口名优水产品产业档次和效益;深入开展渔民科技培训工作,培育新型渔民,开展全市浅海滩涂渔业资源普查工程,对全市海洋产业分布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准确掌握我市海洋与渔业经济开展状况,完成发布全市海洋经济统计公告前期工作;全面实施黄河口名优水产品牌打造工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组织龙头企业参加有关展示展销和推介活动,推广地理标志水产品带标销售制度,提升黄河口名优水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进一步强化海洋综合管理。积极开展海洋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实施东亚海方案工程,做好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工作,开展xx市滨海生态xx县区域用海设计调查,科学规划永丰河至咸水沟区域集中集约用海工程,出台xx市海洋功

15、能区划;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制度化建设,严格执行海域使用审批权限和程序要求,加强海域使用金征收,推进海域动态监管系统业务化运行,做好滨海生态城防潮堤等重点建设工程的动态监视监测工作。扎实开展海洋生态保护工作,推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提升保护区标准化建设水平;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观测预报工作,推进城东海域海洋环境观测站建设,建立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数据库,构建xx市海洋观测预报模型,多渠道发布海洋环境预报产品,编制发布海洋环境公报;科学划定我市海域生态红线,启动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争创工作。进一步加强海洋执法能力建设,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依法严厉查处违规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用海秩序。 四切实抓

16、好渔业平安管理。加快推进黄河口中心渔港和广利一级渔港工程建设,做好渔港标准化管理工作;加强平安渔业建设,实施渔船平安动态监管系统建设工程,推进渔业平安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标准渔船管理秩序,加强涉外渔船管理,重点抓好渔船调度和应急值守等工作环节,做好渔业成品油价格补贴发放工作,完成渔业互保年度目标任务,认真开展伏季休渔管理和“护渔专项执法行动,确保全市海上渔业生产平安;进一步提升水产品质量平安监管工作水平,做好市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实验室管理和日常检测工作,深入开展水产品专项整治、药残抽检等活动,探索建立xx市水产品质量平安追溯体系,保障全市水产品质量平安。 五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切实加强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开展教育培训,组织学习海洋与渔业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好现代渔业开展、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生态环保、渔业平安生产、水产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