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复习.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721182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册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册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册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册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复习.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上1、中国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6、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7、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8、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

2、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9、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10、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1、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12、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13、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河南省,面积最大的省份是新疆省。14、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15、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16、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3、17、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18、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19、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20、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主要山脉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21、四大高原是:黄土高

4、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22、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 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梯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盆地 24、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27、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25、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3 。

5、26、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27、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28、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9、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干湿地区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3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31、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是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32、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来自于昆仑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33、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

6、河。 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34、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 黄河上中游的分界城市是河口 ,中下游的分界城市是桃花峪。35、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36、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37、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 ”和“黄金水道 ”之称。38、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城市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城市湖口。39、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宜宾以下城市四季都能通航。40、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7、4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42、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43、我国主要是耕地少、林地多、难利用土地众多,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44、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45、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46、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7、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只占2.5%48、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4

8、9、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50、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51、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52、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农业,工业,家庭的节水方法)53、在各种交通运输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格局:东密西疏 。54、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南北向:京哈线(北京哈尔滨);东西向:京包线(北京

9、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 陇海(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线 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 焦柳线(焦作柳州);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 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 )、(京九线)。 徐州:(陇海线)、(京沪线)。郑州:(陇海线)、(京广线)。 兰州:(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55、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56、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57、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

10、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58、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59、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公布呈现“南稻北麦”格局。60、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61、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62、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6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64、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65、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沿交通线)工业的空间分布: (1) 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 黄河

11、流域的(能源开发)工业带。 (3) 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 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 、(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 特征: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 分布特点: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附于大城市,分布特点呈(大分散)、(小集中) 66、秦岭-淮河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1月份0等温线 (2)、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3)、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6)、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7)、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甘蔗与甜菜的分界线 油菜与花生的分界线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的分界线(8)、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 9)、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10)、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有结冰期 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无结冰期 (11)、陆运与水运的分界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