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只肉鸭无公害养殖及深加工产业化开发项目可研报告.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715096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5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00万只肉鸭无公害养殖及深加工产业化开发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500万只肉鸭无公害养殖及深加工产业化开发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500万只肉鸭无公害养殖及深加工产业化开发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500万只肉鸭无公害养殖及深加工产业化开发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500万只肉鸭无公害养殖及深加工产业化开发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00万只肉鸭无公害养殖及深加工产业化开发项目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0万只肉鸭无公害养殖及深加工产业化开发项目可研报告.doc(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总论2一、项目提要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5一、项目建设背景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第三章、建设条件10一、项目区概况二、项目建设地点三、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四、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4一、市场分析二、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三、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四、销售队伍和销售网建设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19一、建设任务和规模二、项目规划和布局三、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四、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0一、投资估算依据二、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三、资金来源与筹措四、资金使用和管理

2、第七章、财务评价37一、财务评价依据二、销售收入三、财务效益分析四、财务评价结论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44一、环境影响。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三、环保部门意见第九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48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二、农民增收三、其它社会影响第十章、项目组织与管理50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二、经营管理措施三、技术培训四、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第十一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54一、可行性研究结论二、问题与建议附表、附件、附图 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500万只肉鸭无公害养殖及深加工产业化开发项目2、建设性质:改扩建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项目建设单位:XX市YY食品

3、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冯大龙所有制形式:有限责任公司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建设地点:河北省XX市兴村镇建设规模:年生产500万只肉鸭及屠宰加工建设期限:二年5、建设内容(1)新建种鸭场:种鸭建设占地面积50亩,养殖SM3祖代种鸭舍12栋、绿头鸭种鸭舍14栋。(2)新建孵化室和育雏室,建筑面积 30亩,年育雏600万只。(3)采取“公司+养鸭专业村”的经营模式,收购肉鸭500万只。(4)新建现代化肉鸭屠宰分割加工厂一座,年屠宰分割肉鸭500万只,其中冷冻制品400万只。6、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项目申报单位:XX市财政局、农业开发办公室7、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投资规模:总投资2849.91万

4、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786.7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63.16万元。8、资金筹措企业自有资金1049.91万元,其中,农民集资2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900万元。申请上级扶持900万元,其中无偿400万元。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本项目建设投产达标后,可带动养殖小区(基地)150个,发展肉鸭专业村25个,带动农户5000户,可安排闲置劳动力1万人参加养鸭及相关产业,农民养鸭总增收7500万元,每户增收1.5万元,每个劳动力增收6000元。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十一个五”规划中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的意见;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3、国家农业产业化发

5、展规划,发展农业化经营的有关政策;4、国家关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退耕还草等若干政策措施;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关于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指导意见;6、畜牧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7、国家和河北省及市“十五”计划发展纲要;8、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9、国务院办公厅批转农业部关于发展畜牧业的意见和指示精神。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综合评价:(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本项目符合国家相关的农业产业化政策,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河北省XX市是玉米、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的主产区,饲料来源充足及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大力发展肉鸭业及其加工业,对优化华北地区农牧业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走产业化道

6、路;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河北省XX市富民强市新的支柱产业;确保农牧民增收,带领农牧民致富,增加出口创汇,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均具重要意义。本项目是华北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新亮点,是最佳的优选项目。国家与“十一五”规划的新型农业。(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该项目建设地点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是生产、提供无公害、绿色食品的最好区域;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在华北平原地区发展养鸭的成功经验;(YY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的是“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化经营模式,具备产加销一定的基础条件)具有现代化企业管理和食品加工丰富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在国内外对禽肉制品有一定的销售渠道和信息及网络,

7、并有国际航空和空运优势;公司与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业务处和河北农业大学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相关单位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可作为项目的技术依托。因此,本项目是可行的。(3)、技术先进性:本项目建设在肉鸭的养殖、屠宰均采用国内现代化先进的方法、工艺和技术路线、项目建设规模基本合理,建设方案正确可行,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达到国内同类项目先进水平。(4)、经济合理性: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养鸭业及加工业,附加值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抗风险能力强,达到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共享的目的,有利于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5)、环境评价:本项目采用无公害、绿色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杜绝了污染源

8、,同时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确保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恢复植被。2、论证结论研究表明,本项目达产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生产规模适度,产品方案科学合理,工艺路线成熟先进,市场前景广阔,自然环境、生态条件优越。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和先进的。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1、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意见的精神,加强扶持新办的中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要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发展畜牧业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任务。要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根据XX

9、市的实际情况,发展养鸭及其加工业,提高养鸭业在畜牧业中的比重,是调整畜牧业结构的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可有效转化粮食、资源和其他农副产品,可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措施,可更多地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可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农业资源。XX市YY食品有限公司是优质果品种植生产、加工、储存及SM3肉鸭、种鸭养殖、销售于一体的公司+农户龙头企业,是XX重点宣传保护企业。从1996年由XX畜牧局引进SM3英桃谷优质肉鸭,通过向广大养殖户推广饲养,促进了养殖户的增收,养殖、销售前景非常可

10、观,引种推广10年来,肉鸭养殖已发展到近13个乡镇,1.5万户养殖,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但是由于没有龙头企业带动严重制约着肉鸭养殖业的发展,虽然近几年建立了部分小型加工厂,但因产前防疫、技术服务、加工规模及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一些大客户望而却步,造成这一利国利民的好项目得不到充分发展。根据这一情况XX市YY食品有限公司为了发展和壮大XX养殖事业的发展,决定建立SM3英桃谷优质种鸭养殖,同时建设、育种、孵化、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公司+基地+农户”龙头企业。政府为解决下岗工人问题实施了一系列职工再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一部分受益职工拥有资金却找不到合适的投资环境和投资项目。企业需要资金实现发展

11、,下岗职工需要好的投资项目实现收益,似乎很适合合作的双方却无法找到合作的平台。为尽快找到这个平台,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公司迫切地需要引进一种新的发展策略。项目受到XX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十一五期间XX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XX市肉鸭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对YY企业任重而道远,公司将秉承“倾心三农、链接生态、谋在多赢、天地人合”的经营理念,再“凝聚城乡”,充分发挥企业、基地架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桥梁作用,实现城市、农村和企业共同赢利、共同发展的远大目标!通过龙头带动把基地和养殖专业村建设成种、养结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河北省XX市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优越,农作物资源丰盛。为发展养鸭提供充足的饲料来

12、源,有养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XX市委、政府已决定将发展养鸭作为兴市富民的特色养殖业,在全市推广、并建立相应的组织和机构。2、根据国家“十五”规划要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率达40%。目前,猪肉、牛肉相对饱和的情况下,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结构调整上来,而注重开发肉鸭业及其加工业,是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优选项目,可使畜牧业向多元化和效益型方向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鸭业养殖和鸭肉消费的大国,见下表:2003年全球养鸭与鸭肉生产情况鸭存栏数(亿只)鸭屠宰量(亿只)鸭肉产量(万吨)鸭副产品(吨)鸭肉出口(万吨)活鸭出口(万只)全世界2.475.33212.75500005.2

13、753.80中国2.164.96197.6050001.5811.10中国占%87.5092.7093.0410.0029.9820.63发展鸭业生产是调整和改善人们食物结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肉类生产量已达全球的1/4,居世界首位,年人均占有量51千克,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03年我国肉类产量,结构和人均占有量见下表:肉类产量(万吨)结构(%)年人均量(千克)合计693351.3猪肉45196533.5禽肉13912010.3牛肉63094.7羊肉53752.6兔肉4410.319982003年中国禽肉中鸡肉、鸭肉、鹅肉的比重见下表:年份1989

14、19901995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禽肉产量282.0322.9934.7979.010871115.51207122012491391其中:鸡肉234.7258.3600.2710.6801.8814.3907.0921.0952.0977.0鸭肉51.857.5127.5167.2173.7176.7199.2201.0211.6216.0鹅肉45.547.4133.1158.0166.2169.0175.0180.0192.6198.0鸭肉占禽肉%18.3717.8113.6417.0815.9815.8416.5116.4816.9415.53人均禽肉2.352.697.798.038.089.309.589.199.4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