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语文题型复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7713974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中考语文题型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中考语文题型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中考语文题型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中考语文题型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中考语文题型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中考语文题型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中考语文题型复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3中考语文题型复习一 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第1题第6题 每题3分。要求:准确、到位。钩、点、必须清晰,不准笔画连写。满、君、莲(二)古诗词鉴赏(78题)(4分)(以初一、初二课文内的唐诗宋词为主)(见附件一)第7题:解释诗中的某个词语(一般带有文学色彩) 选择题:不同诗文中的相同点。(见附件一)第8题:选择题:对诗词的整体理解中心、写作目的、对某句诗的理解。 填空题:填关键词。*注意:选择题审清题意:符合或不符合。(三)课内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唐宋八大家的文章)第9题文学常识(2分)(初中4年,同一位作家的所有作品

2、)第10题翻译句子(3分)(加点字包含在内)(注意动、形容词的准确性,加点虚词的准确性)第11题段意概括或中心(3分)(选择题)(四)课外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第12题解释加点字(4分)(点击上150个实词)第13题翻译句子。(3分)选择题:A、先找到关键字,排除明显错误的两项。 B、对剩余的两项进行细微区别。自己翻译答:(1)按顺序一字一字翻译;(2)关键的动、形、名词必须翻译准确;(3)联系原文,适当地增减主语或宾语;(4)调整顺序,使句子通顺。第14题:用原文的词语表明文中人物的态度。一格填一字,必须是文中的词语。联系原文,对文中的某一句或人物的言行分析原因。(2分)答:根据试

3、题中关键词语的提示,在原文找到有关答案;根据试题的要求来答题。第15题:作者的写作目的、文章的中心(3分) 选择题:对文本主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答:根据第14题的答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不可用文中的原句;不可出现文中的人名、事情,除非题目要求出现) 第14题与第15题有内在联系。二 现代文(48分)(一) 说明文(第16题第20题,22分)整体把握:1 通读全文。2 根据课题,联系全文,准确把握本文的说明对象。3 准确把握文章的结构。具体题型:第16题:基础题(2分3分)考点1:看拼音写汉字(2分)寻找和改正错别字(2分)考点2: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填空2分,选择题3分

4、)考点3:寻找同义词、反义词(2分)选填关联词语(选择题3分)第17题:(3分)考点12:能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一般、几乎、大约、竟然、之一、依次等)说明文语言主要特点是科学、准确。科学:如:据科学家研究表明 答:运用了这一短语,说明这一材料来源真实可靠。准确:答题思路:亮观点:不能删除。 解释这一词语字面意思。(1分) 这一词语在原句(或原文)中的作用,如果删去,与实际不符合。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一般、经常、常答:A.这一词语不能删去。B.这一词语表示通常情况。C.加了这一词语,说明在一般情况下,但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删去,与实际不符合。D.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

5、左右、大概、光景答:A.这一词语不能删去。B.这一词语表示一个约数。C.用了这一词语,说明情况仅仅是作者的估计与猜测,如果删去,变成一定是这样,可能与实际不符合。D.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几乎、大都、答:A.这一词语不能删去。B.这一词语表示大部分。C.用了这一词语,说明在大部分会这样(联系原文),但还有一小部分不是这样;如果删去,变成全部是这样,这与实际不符合。D.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之一答:A.这一词语不能删去。B.这一词语表示众多中的一个。C.用了这一词语,说明这仅仅是众多条件(原因)中的一个,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条件(或原因);如果删去,变成只有这一个条件(或原因

6、),与实际不符合。D.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竟答:A.这一词语不能删。B.这一词语表示出乎意料。C.用了这一词语,表示情况出乎的意料。如果删去,就不能体现出这种效果。D.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6)依次答:A.这一词语不能删。B“依次”表示按顺序的意思。C.表明人眼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是有先后顺序的。如果删去就变得无序了,不符合客观实际,所以不能删去。 D.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考点6: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文章先介绍,再介绍,然后介绍。这是由熟悉到陌生(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整体到

7、局部)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第18题:(4分5分)考点9: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举例子:举了 例子,具体说明了列数字:运用了确凿的数字,有力地说明了作比较:把_和_加以比较,突出说明了的特征。列图表:一目了然,直观清晰说明了第19题:(3分6分)考点5:能识别不同的文体,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概括文章的要点和主旨。根据选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择题3分)A 先排除说话太绝对的选项B 在原文中找到每一个选择项,查看是否与原文意思相同。(特别注意一些表限制的词语)概括分说部分的内容(一一对应)(6分)A 先对文章进行结构划分。B 分说部分一般与这一题是一一对应的。C 抓住每一层次的中心句

8、。第20题:开放性题(5分)考点14: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生活场景,运用文本中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现象。A 圈出题目中的关键字B 寻找原文中与题目相关的内容。如有链接,抓取有效内容。(二) 议论文(第16题第20题,22分)整体把握:1通读全文。2根据课题,联系全文,准确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3划分文章的结构总起:提出论点或本文的论题。(一般第1、2节)分说:每一小层次的分论点(在小节的开头)。第3节文章倒数第2节。总结:最后在简洁重申该怎样做。最后1节。知识点一论点1.论点:作者明确告诉读者该怎么做,必须简洁,中间一般不出现逗号。2论点出现的位置(1)课题:如果课题是论点,应在文章开头

9、或结尾找到包含课题在内的完整的语句,如果找不到,应用“我们应该+课题”*人干*事课题、开头、结尾都有,应该以开头为准。*课题不是论点,就是论题(2)开头:一般在文章的第1或第2节末尾,开门见山就出现论点的几乎没有。(3)结尾:一般在文章的最末一节开头或结尾。(4)中间:过渡句*如果没有课题,或者课题不是论点应如下找寻,概括。(1)在结尾找到结论。结论在“经验证明、总而言之、总的来说、综上所诉”这些词语后面。(2)在找到结论后,回到文章开头找到与结论相呼应的句子,此句应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但不能照抄,必须进行删选。(3)论点应该以文章开头为准,如开头没有,再找结尾。3对分论点的考查。(1)概括找出

10、各个分论点。答:A.在分析问题部分找到每一小节的中心句(一般在小节的开头);根据试题要求(或分值提示),对找到的分论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如试卷上已经有例句,应该模仿例句:句式相同,字数相近。不可照抄原文,否则扣分,应进行适当地删减。)B.如果找不到分论点,可以根据分论部分的小层次,用的方法、的途径、的重要性、的措施等词语概括。(2)补充某一个分论点。答:找到文中的总起句或总结句,根据这些句子的提示确定内容;找到它前后已经有的分论点,模仿它们的句式,字数与它们接近;根据本小节的内容确定分论点的内容。(3)分论部分的小节能否前后颠倒。答:不能。(尊重原文)找到文中的总起句(或总结句),分论部

11、分与“”(总起或总结句)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果颠倒,就不能一一对应了。二论证结构: 1基本结构(1)总分式 (总分总)(2)并列式 (总分)(分说部分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分论点)(3)层进式 (总分)(分说部分有2个分论部分,前一个分论部分较短,后一个分论部分较长)(4)对照式 (总分)(分说部分有2个分论部分,前后成对比关系)总分式:一般以全文为主。(基本不考) 题目问论证部分(文章第几段第几段)的论证结构,一般以并列式与对照式为主。 并列式至少有3个分论点。 对照式以2个段落一正一反出现,就一段落间的对照式出现的很少。三论据论据类型:(1)事实论据:事例,具体的数字; (2)理论论据:名人

12、名言,理科的公式定理。四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论证方法辨识答题表述形式举例论证列举典型事例列举 事例(*人干*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它前面的句子;本层次的分论点;进而论证了来本文的中心论点)引用论证引用经典性论述、名言警句等引用*人的话,有力地证明了(它前面的句子;本层次的分论点;进而论证了来本文的中心论点)对比论证列举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以 和 (概括内容)作对比,突出强调了观点(它前面的句子;本层次的分论点;进而论证了来本文的中心论点)五议论文开头作用引出本文议论的论点:(开头部分有论点,写引出论点;如果没有,写引出本文议论的论题)以此作为议论本文论点的有力论据。(事例应该简要概括)增加文章趣

13、味性,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六议论文语言:严密(与说明文类似)七开放性题目围绕某一句话(分论点、中心论点)再另据一例,并分析。1.圈:题目中的关键字。 2.划:划出文中已有的例句。 3.换:对例句中的人名或事情稍作修改,并对作者的分析稍作修改。某段文字应放在文章哪一位置。A.放在一段中答: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干*事),能有力论证第几段的那一句话。B放在二段中答:这段文字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了(*干*事),能有力论证第几段的那一句话。这段文字后半部分主要论述了(*干*事),能有力论证第几段的那一句话。具体题型:第16题:基础题(2分3分)考点1:看拼音写汉字(2分)寻找和改正错别字(2分)考点2:学会

1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填空2分,选择题3分)考点3:寻找同义词、反义词(2分)选填关联词语(选择题3分)第17题:(3分)议论文开头的作用考点12:能体会议论文语言严密性。(一般、几乎、大约、竟然、之一、依次等)(见说明文知识点)考点6:议论文思路结构论证结构(见上文议论文知识点)审清题意:全文、论证部分、第几段第几段第18题:(4分5分)考点11: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见上文议论文知识点)审清题意:看清分值。一般论证方法2分一种,如果5分,两种论证方法。第19题:(3分9分)考点5:能识别不同的文体,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概括文章的要点和主旨。根据选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择题3分)A先排除说话太绝对的选项B在原文中找到每一个选择项,查看是否与原文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