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702054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 周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2、能结合实际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能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的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对比能力。2、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总结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3、 通过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通过设置情境角色扮演,让学生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做到学以致用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呈现一个五彩斑斓的生物世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

2、养和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教学方法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是如何进行信息的传递的,搜集生物之间传递信息的实例,在课上进行交流和分析。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精彩实例,激发兴趣。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运用类比、综合的方法分析资料得出合理的结论。教学流程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PPT呈现当今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提出问题:什么是信息?通过欣赏电影风声片段,引出信息的概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到新课的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种类 让学生个人思考,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再小组合作,将列举的信息进行分类,老师在学生分类的基础上,总结出物理信息、

3、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并通过视频,对每种信息有感性认知。最后让学生列表对比生态系统的三种信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案例分析,探究作用 对3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 案例1: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与飞行几乎完全依赖声波,对目标进行回声定位。 提问:离开了声波,蝙蝠还能生活吗? 总结出作用一: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案例2:许多动物都能在特定时期释放用于吸引异性的信息素,用来传递性信号。提问:信息素对于这些生物有什么意义?总结出作用二: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作用案例3:烟草释放信息素,白天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捕食者,夜间又能够驱除夜间活动的

4、雌蛾,使它们不能够停留在叶片上产卵。提问:1、信息素能将几种生物联系在一起? 2、烟草释放的信息素,在白天和夜间是否都使它本生受益?总结出作用三: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设置情境角色扮演,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通过呈现生活生产中的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情境1:假如你是一位蛋鸡养殖场的厂长,你如何提高鸡的产蛋量?(已知长光照能促进鸡的性成熟和产蛋) 措施:增加光照时间 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情境2:假如你是一位农业专家,云南砚山县一位农业人员向你反应了如下情况,你会采取什么措施?由于雨水过多,高温高湿天气频繁,10月李树上挂满袋蛾护囊,造成李树枝条皮层被啃食,而且还有扩散的趋势。如何控制袋蛾,以提高李树的产量呢? 措施:1人工摘除袋囊 ;2诱杀成虫。利用大袋蛾雄性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 3生物防治。引入幼虫和蛹期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 。 应用2: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 课堂小结,巩固提高 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通过习题进行巩固提高。 课外延伸 让学生在课外设计实验,证明雌蛾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