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飞来的花瓣》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695362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欣赏《飞来的花瓣》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欣赏《飞来的花瓣》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欣赏《飞来的花瓣》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欣赏《飞来的花瓣》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欣赏《飞来的花瓣》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欣赏《飞来的花瓣》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欣赏《飞来的花瓣》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欣赏飞来的花瓣教学设计安庆市宿松县破凉中心小学 石慧文【教学年级】:三年级【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飞来的花瓣,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学生对恩师充满感激的真挚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诵、唱、动等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特点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3.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不同的表现和演唱形式以及混声合唱和谐的和声效果,从而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合唱概念”,进而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合唱作品和谐的和声效果。 【教学用具】课件、钢琴、信笺(花瓣形状)【教材分析】飞

2、来的花瓣旋律优美,语言纯朴,感情真挚,寓意深刻。 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之情,其和声效果使音乐的意境更富于诗意。歌曲为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的旋律中,休止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生动地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给予的谆谆教导的感激之情,形成了一种声断情不断的艺术效果。第二乐段采用了混声合唱的形式,逐渐进入高潮,也表达了学生对老师深深的依恋之情。最后把歌曲的情感进一步深化,令人感动,令人遐想。【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以“飞来的花瓣”导入开始,以“我们的花瓣”结束升华,整堂课始终围绕“花瓣”展开,以情感体验和表现为主线,借用视、听、唱、写等各种手段,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学生品味歌曲所表现的对

3、恩师的感激之情。通过品味学唱,感受师生之情的细腻与深厚;通过对比欣赏,了解(混声)合唱歌曲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进而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师生问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合唱作品飞来的花瓣,首先请同学们听一听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各中唱到的花瓣指的是什么?(出示课件,边放音乐)二、情感体验歌曲中唱到了老师,情绪深情表达了老师之间深厚的感情,那么“花瓣”指的是什么呢?(一)完整欣赏(出示歌名,范唱、原唱)师:“看,飘飘洒洒间,花瓣飞进了我们的课堂,听听,它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你觉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深情地;对老师的思念,感谢,赞美,) (二)欣赏作品

4、A段 1朗读小诗(歌词)师:“看,花瓣还飘落到了我的手上,谁想知道上面有什么秘密呢?你也能深情地把它读出来吗?你是带着怎样的感情在朗读的呢?”(深情地、亲切地、喜悦地、骄傲地、感激地、依恋地)2.选择旋律线(1)师:“原来啊,这些都是已经毕业的学生写给老师的信。他们有的为了报喜,有的为了问候,有的为了表达思念听见大家那么动情地朗读,他们也想到现场来表现一下,听,他们用了怎样的方式?(演唱)(他们的演唱很整齐)确切的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演唱方式? (齐唱) 师:“那请再听其中的一部分,你能为歌声选择旋律线吗?” (范唱) “为什么选这条?(这两条旋律线最大的区别在于?)这么平稳的旋律像是学生在对老

5、师?”(旋律平稳;像在向老师倾诉,说悄悄话,表达思念之情)3品味休止符(1)发现:师:“那是一种怎样的倾诉和思念呀?接下来,你从我的歌声和旋律线中又发现了什么?”(旋律线断了)“在音乐记谱中,表现停顿或间断的音乐记号是”(出示“休止符”)(2)品味 品味:师:“休止符在这儿有什么作用呢?”“那么深情、平稳的歌唱,为什么要断断续续的呢?让我们从歌声中来体验。” (以下答案都可以)A像激动时的抽泣。师:“我们在什么时候跟老师说话会断断续续呢?B像花瓣一片、一片纷纷扬扬飘落下来。(教师以手势模仿提示。)C与后面连贯的旋律形成对比。(教师手画旋律线。)对比:师:“请对比聆听两种效果的演唱,有与没有休止

6、符对于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吗?” (情更切,意更浓。)品味(表现)师:“在这儿,歌声虽然间断了,但情感的表达间断了吗?” (声断而情不断) “让我们也来试试。” (注意提醒学生不同状态的“停顿”,从而引导学生动情的演唱;注意指挥手势)4、完整欣赏A段 师:“让我们再次跟随音乐演唱,细细体会音乐中对老师的倾诉,思念之情。”(三)欣赏作品B段1完整欣赏B段了解演唱形式(与上联接)问:“请仔细听,歌曲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1)情绪变化:对比A段的旋律线激动了,高涨了。 (AB方案选其一) 师:A、“是啊,力度更强了,音调更高了,旋律的起伏更大了,这些都让我们感觉歌曲的情绪变得?” B、“如果

7、说前面的歌唱时平稳而深情的,而后面的演唱情绪就变得?那你能听出这激动高涨的情绪是通过歌曲哪些地方的变化来体现的呢?” (力度、旋律起伏、音区、演唱形式) (2)演唱形式:混声合唱概念介绍师:“确切地说,歌曲是采用了混声合唱的表现形式。混声合唱是合唱艺术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是指由女声(或童声)与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具体一般说来是由女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和男低音声部四个基本声部组成的;每个基本声部又可有更细致的划分。”(课件展示混声合唱的声部构成)2.细节欣赏(1)感受和声效果师:“那么,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了混声合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什么呢?试想,如果采用独唱,(范唱),效果会怎样?而

8、混声合唱在音色的丰富程度和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优势呢?”独 唱 单薄 单调 混声合唱 丰满 深厚 更能表达学生对老师的那份深深的、厚厚的爱。“是啊,这些祝福和感激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他们带着不同的心情前来问候老师。采用混声合唱的形式能更充分,更立体地表现出这种效果,进而,把情感的表达推向了高潮。这就是合唱的魅力。”再听(提醒用手势提醒学生注意尾声) 师:“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混声合唱和谐的和声效果。” 试唱(二声部合唱) (注意提醒“愿”字的归韵) 师:“歌曲最后一句给你什么感觉?”(深深的依恋;情感的升华)1=bE 4/4 5 4 3|3 |.祝 愿5 3 2 1|1 | 问:“让我们也亲

9、身来体验一下吧。师:“多声部合唱的声音是非常神奇而美妙的,不过,这和谐的效果需要我们各声部的相互倾听和相互协作。相信大家只要认真练习,一定会唱出更加动听的歌声,大家有信心吗?”(2)品味情感表达导入:师:“信里到底写了什么内容?让我们打开其中的一封。学生们对老师感激,祝愿之情是如此强烈,但又是如此深情,细腻,发自内心。那么在这封信里,学生最想对老师说的又是哪句呢?”(生:回答老师)。(教师在听到这一句的时候要有个肢体动作辅助,暗示学生) (问候、答卷;回答老师) 听原唱师:“一句回答老师重复了几(三)次,分别有什么不同呢?”力 度: f p f *旋律线:听范唱、品自唱(通过对比力度变化,感受

10、不同的情绪变化。)师:“力度强(旋律上行)是表现了怎样的心情(情绪)信?反之然后请你也来试一试。”(追问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你有没有?”) f:激动; p:思念 ; mf:感激 小结:师:“音乐作品就是这样通过各种音乐要素的显现与变化来传递不同的情感,而在这所运用的就是力度的变化。”(四)完整欣赏作品(视频)1.第一段 师:“这首飞来的花瓣由望安作词,由曾经为我们创作过听妈妈将那过去的事情的我国著名的女作曲家瞿希贤作曲。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知道歌曲的演唱形式由齐唱转为了混声合唱;情绪由平稳的倾诉转为了激动的表达,所以我们知道,作品可以分为?作品以真挚的情感,如诗的意境感动了无数的人们,作

11、为经典曲目,它成为了许多合唱比赛和音乐会的保留歌曲而广为传唱。让我们随着合唱队的现场演唱再一次完整感受这份对老师的浓浓深情。” 2.第二段 师:“让我们也跟随合唱队一起演唱,特别回顾一下刚才我们参与过的几个片段,也用歌声来抒发我们对老师感激之情吧。”三、拓展延伸如此经典的合唱作品是哪位作曲家创作的呢?其实这位作家我们都并不陌生,她曾经创作过大家所熟悉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她是我国著名的合唱写作大家,创作体裁丰富,题材多样,音乐语言清新生动,刚柔兼备,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同学们,请带着我们对瞿老师的敬仰再次聆听歌曲。四、结束课程作为老师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同学们慢慢长大,长大以后成为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到那时,虽然老师已经两鬓白发,但心里都是甜蜜的。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向祖国,向社会,向老师交上一份最优秀的答卷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