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7672747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秦安县云山乡中心小学 高良花 一、教学目标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内容。 2、了解课文内容,能比较透彻的理解课文内容。 3、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并受到情感教育。 4、练习联系生活实际的学习方法。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课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读、说、思等方法逐步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学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合

2、作意识较强,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学习任务。本节课竭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将课堂完全教给学生,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完成学习内容。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将民主意识贯穿于其中,始终体现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2、让学生在细微处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3、通过自主交流,有感情朗读课文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综合素养。 4、让“情”贯穿于课堂,成为本节课的主线。 5、通过将人的成长比作一棵树等方法化解难点,教给学生简捷正确的学习方法。五、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 通过出示幻灯片,将教师、学生、媒体和教材有机的集合起来,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化解文章的重难点,

3、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深刻体味文章思想。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一、节目导入,激发兴趣。 哪位同学给咱们表演一个节目?师:请大家评一评。师:巴迪也做了一件事,却获得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十五课,大家齐读课题。(出示幻灯片) 二、巧设疑问,理解内容。 师:课题中的引号怎样理解?师:“精彩极了”是谁的评价,“糟糕透了”又是谁的评价?生:是巴迪父母的评价。(生回答,师板书)师:巴迪做了一件什么事,却获得了这两种评价?生:他在七八岁时写了一首诗。(出示幻灯片)三、自读自悟,初触情感。1、找出母亲和父亲评价的话语及巴地迪的反应,试着同自己喜欢的方法有感情地读一读。(出示幻灯片)2、指名读

4、,师进行简单的指导。四、各抒己见,体会思想。同学们,下面请大家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想想,假如你就是巴迪的母亲或父亲,说这句话时是如何思考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出示幻灯片)1、学生自探或小组交流。2、班级交流。 师:当时“我”理解父母话语的意思吗?那么到底谁更有利于小巴迪的发展呢?我们接着往下看,看看小巴迪是如何理解的?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阅读相关内容。五、分解难点,升华感情。 (出示幻灯片)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师: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巴迪长大后的体会。师:看来母亲和父亲的评价都饱含着深深的爱,缺少其中一个都不行。作者把自己比作一条船,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发展比作一棵树的话,那么生:如果只有母爱,只

5、能长成一棵小树;如果只有父爱,也只能长成一棵小树,只有两种爱同时哺育我们,才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请学生板书)六、拓展延伸,转化思想。1、分析材料: (1)你作文竞赛没拿上奖,老师说不要紧,你继续努力。你如何理解? (2)你的作业没有完成,老师找你谈话,你怎样理解?(出示幻灯片)2、结合自己,谈谈学习课文的体会。生1:我又一次理解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含义。生2:通过巴迪父母的评价,我对外国人的说话习惯也好像有了一定的了解。生3:我们要正确理解别人的话语。生4七、总结内容。爱默生说:“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 杰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

6、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开花生长。”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光要接受鼓励,还要接受警告与压力,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的发展。(出示幻灯片)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诗。(出示幻灯片)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空间,又巧妙的导入课文内容。设计意图:用几个简单的问题,考察了学生的预习情况,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很自然的过渡到了课文的重点部分按问题步骤出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有感情地读课文,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自主能力,为下文内容也做出了铺垫。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谁对谁错难以确定时,教师抓住学生的

7、求知欲适时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设计意图:通过文字与乐曲的结合,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设计意图:对北方山区孩子来说,船的影响不是很深刻的,教者把孩子的成长比喻成一棵树的生长过程,既直观,又形象。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思维由课文引到自身生活。设计意图:通过谈体会,培养了学生了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概括能力。设计意图: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处处留心皆学问。 七、 板书设计 15、“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母亲 父亲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鼓励 严厉 爱 八、练习设计 学完课文后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和你的父母、老师或朋友说,那就赶快行动吧。出示幻灯片 九、教学过程流程图 (一)、

8、节目导入,激发兴趣。 (二)、巧设疑问,理解内容。(三)、自读自悟,初触情感。 (四)、各抒己见,体会思想。 (五)、分解难点,升华感情。 (六)、拓展延伸,转化思想。 (七)、总结内容。反思:本节课主要从情感出发,引导学生进行不断的情感深华,自我感觉优点是把文本作为了学生思维和情感发展的一部分,摈弃了“为教课文而教”的传统观念。但听完讲座后觉得只做到了“备课本”,一心只以自我为中心,过高的备了自己的期待,把整个课堂理想化,在备情境时,只做到了备问题情境,而没有考虑还要备活动情境、思维情景、媒体情境等,在“备学生,备设计”上也做的不够,对学生的基础、情绪顾及的太少,方法过于单一,缺少趣味性。只是简单的做到了用问题促情,却忽略了用情促读,把提高学生基本的语文朗读能力放在了一边,有点思想品德课的味儿。学习了这个专题我觉得备课不光要备课程,也要备学生、备情景、备设计、备自己,而且这五方面宏观的思考,灵活的运用、结合才能备好一节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