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670275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泰工业走廊区域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一、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背景加快推进吉泰走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是吉安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构建高效畅通的交通网络体系,明确走廊区域今后5-10年交通一体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和对策措施,分步推进走廊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对我市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将吉泰走廊建设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对加快我市进位赶超、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范围根据吉泰走廊核心区域范围的初步规划,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课题研究的范围也应包括三区(吉州区、青原区、井开

2、区)三县(吉水、吉安、泰和县城)三十个乡镇(京九铁路、赣粤高速公路、105国道沿线部分乡镇)。三、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目标切实贯彻“优先大力发展城市公交”的城市交通政策,坚持以人为本,规划建设便捷、安全、舒适、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成为城市道路上靓丽的风景线,一方面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辐射带功能;另一方面:引导、支撑组团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与其他交通方式相协调,满足城市客运绿色环保的要求。发展目标:建立以大站快车公交和骨干公交为主体,公交为辅助,城乡公交、旅游公交等其他公共交通为补充的公共交通系统。(1)95%居民公共交通出行时耗不超过40分钟上。(2)公共交通车辆达到810标台,(

3、3)公交站点覆盖率达到65%(300半径)。四、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根据吉泰工业走廊区域城市空间格局来看,赣江、禾河在中心城区交汇,将整个城区自然划分为三大片区:河西片区、河东片区、河南片区,各片区内部又被河流、绿地、主干道、过境公路等分隔为若干组团。整个城区呈现“一城三片、两水三岸,多中心多组团”的城市空间格局。因此在吉安城乡公交一体化线网发展模式采用由大站快车线、骨干线、支线及其他形式公交方式组合的特色公交网络来促成城市发展。在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经营管理方面:坚持公共交通的公益事业性质,坚持公车公营、特许经营,打破城市公交和城乡客运班二元分割管理局面,理顺城乡客运市场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基

4、础设施一体化、管理主体一体化、经营主体一体化等城乡公共交通统一管理的发展模式。五、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思路切实贯彻“优先大力发展城市公交”的城市交通政策,根据吉安城市公交的现状,逐步从公共交通一体化交通枢纽、公交线网结构,公交站建设规划建设、公交车辆优化和公交组织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全面发展。1、城市公交枢纽的确立,公共交通线网优化,吉安城乡交通枢纽的确立,根据吉安组团城市的特点,从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区、城市远郊市域范围三个空间层次进行规划和建设。中心城区范围包括:吉安市汽车客运北站、汽车客运中心站、汽车客运东站、汽车客运南站、文天祥纪念馆和人民广场为城乡公共交通的六个大型中转换乘枢纽。通过六大换乘

5、枢纽,加强近郊乡镇和中心城区、近郊区乡镇之间的联系(近郊公共交通线路)。对于吉安市远郊城乡公交线路,作为近郊公交线路的补充,将根据城市经济的发展,逐步完善,建立起公共交通与城镇布局相互支持的良性发展链条。2、加快公交站场规划建设,公交站场作为公交运营的设施支持,对提高公交服务、完善城乡公交体化设施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将公交站场设施分为中途站、首末站、枢纽站、停车场、保养场五类。吉安城市公交站场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决定了站场建设是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1)公交枢纽的规划建设结合吉安城市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吉安城市组团分布

6、的特点,吉安城乡公交一体化枢纽的规划建设,今后5-10需要完善三级公交枢纽站即:第一,吉安火车站吉安汽车客运中心站、吉安高铁站、吉安火车南站等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建立完善的对外交通衔接;第二,吉安客运东站、北站、南站和人民广场等主要服务于城乡近郊的一级换乘枢纽;第三,城南圆盘、吉安县文天祥纪念馆、余家河等服务于中心城区的二级换乘枢纽站。(2)公交首末站的规划建设根据吉安市公交线网规划、公交车辆发展规划、公交首末站的布局原则,吉安城区范围必须设置10个公交首末站,总用地面积达50亩,以保障公交线路运营的正常需求。(3)公交保养场的规划建设今后5-10,服务公交车辆高达730标台,需要在吉安市

7、中心城区范围内设置4个公交停车保养场,即:吉安汽车客运北站西侧、余家河、青原区井冈山大学附近、吉安汽车客运南站。(4)中途停靠站台的规划建设公交中途站纳入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统一规划、建设。3、经营管理体制优化。随着公交线路发展,公交将增加到730多辆按人车比1.5:1 责备工作人员,公交服务员工规模达1200多名,因此,城乡公交一体化经营管理的经营机制创新和管理手段的创新,成为必然。改造和招聘原有社会客运班经营人员,开展公交服务,顺利完成对城乡公交与客运班线二元管理的局面统一管理,建立“公车公营,独立核算、线路自负盈亏”经营机制,总公司加强对公交服务的质量考核,确保实现公交服务的社会效益与

8、经经济效益的均衡发展。六、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1、开通吉泰工业走廊公交线路(吉水吉州,青原泰和)根据吉安城市总体规划、吉泰工业走廊建设规划、城市中心区与泰和县澄江镇、吉水县文峰镇之间的道路条件及客运需求,工业走廊核心区公交优先发展的可能轴线为贯穿三县二区的105国道线。因此,开通吉水-吉州和青原泰和县两条公交线路对促进右泰工业走廊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吉水吉州线路,途径吉水县工业园区、吉水县城、青原区、吉州区;青原泰和线路 ,青原区、吉州区、吉安县城、凤凰工业园区、泰和县工业园区、泰和县城。2、公交站场建设,完善城乡公交基础设施今后5-10需要完善三级公交枢纽站等重点公交设施建设。吉安火车站

9、吉安汽车客运中心站、吉安高铁站、吉安火车南站;第二,吉安客运东站、北站、南站和人民广场等;第三,城南圆盘、吉安县文天祥纪念馆、余家河等服务于中心城区的二级换乘枢纽站。在吉安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建设4个公交停车保养场,即:吉安汽车客运北站西侧、余家河、青原区井冈山大学附近、吉安汽车客运南站。3、科学管理加快对驾驶员等技术人员的培养,加强对新增线路新聘人员的服务质量培训和管理,建立完善的薪酬及激励机制,以适应公交一体化快速发展的需求。七、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城乡客运与城乡公共交通管理体制二元结构的矛盾。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必然要对现有城乡客运班线进行改造,触及现有经营人员的经济利

10、益,城乡客运与城乡公共交通管理体制二元结构的矛盾,是当前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关键问题。对策:从行政体制上改革现有管理体制,逐步收回到期的客运班线经营权,未到期的城乡班线,其经营车辆可以按正常折旧后由公交公司收购,其经营人员,经公司培训后,可参加与线路的管理;对于车辆比较多的客运线路,组建公交分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2、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保障问题。城乡公交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建设土地涉及城市管理各个方面,政府的主导,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是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主要问题。对策:专项城乡公共交通规划,以地方法律法规等方式,确保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用地。3、城乡公共交通公益事业部分损失的财政税收政策的落实问题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是社会公益事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对于新增城乡公交线路,线路在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社会公益性损失,政府从财税等税费方面进行补贴,是保障部分城乡客运班线顺利改造,公交线路正常经营的主要经济问题。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